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加之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载人航天尤其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更加浓烈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风险航天路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太空运行了16昼夜之后,离返回地面仅差16分钟时,于63千米的高空突然发生解体,致使7名宇航员遇难,造成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个大悲剧。这件骇人事故,再次说明包括载人飞行活动在内的航天事业,是一项高投入、高科技、高风险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潘惠敏  常阅  覃宁波 《大众科技》2021,23(3):152-154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与人民日常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保障.此种环境下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代社会发展中,为了确保航天事业稳定而有序的发展,质量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针对航天军工企业质量精细化管理策略相关措施,文章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航空航天的辉煌历史中,人们经常注意的是各式各样的飞机、飞船、太空站,还有航天员神秘而奇特的太空体验。 而航天人首先要面对的却是看似空无,却又变幻莫测的一个现实,那就是空气,研究这个领域的学科就是空气动力学。 从中国最早的空气动力试验基地的开拓建设者,到现在载人航天事业的技术把关人,庄逢甘,这位中国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一生都在为中国推动着一个飞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它虽然充满了对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指责,但还是建设性的,没有任何敌意。  相似文献   

6.
2002年2月21日和22日,布什总统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带来了诸多领域的合作机会.航天事业的商业发射再次被双方科技总人士提及.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类发射的“星际游子”中飞得较远的有四位:“先驱者”10号和11号、“旅行者”1号和2号,它们都是人类派往银河系的大使。其中“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是名副其实的先驱者,它不仅是4位“星际游子”中发射最早的一位,而且是人类发射的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探测器。  1972年3月2日,“先驱者”10号在美国发射升空。1973年4月5日,美国又发射了“先驱者”11号探测器。“先驱者”10号探测器于1986年6月飞出太阳系,目前它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10亿公里,如果顺利,将在200万年之后抵达金牛星座。“先驱者”11号探测器在1995年9月因为…  相似文献   

8.
吴季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1):1635-1641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的指示,我国航天事业在近年来出现了可喜的发展。空间科学成为越来越多从事航天事业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关注的对象。然而,对于空间科学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和科学卫星这三类任务中如何发挥其作用,仍然有不少疑问和困惑。文章从空间科学发展的起源,以及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和科学卫星各自的特点,探讨空间科学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今年10月4日,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升空40周年纪念日,它开创了人类航天事业的新纪元,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40年来,世界各国发射了4800多颗形形色色的卫  相似文献   

10.
庞之浩 《科学中国人》1997,(3):32-32,34
1996年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有许多航天新记录相继诞生,许多新型航天器进入“天宫”,它们掀起了开发太空的新高潮。然而,在这一年里人类也吞下了不少航天失败的苦果,使人们再次领教了航天事业的高风险与高价值并存是什么滋味。 在1996年里,美国航天界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大部分航天发  相似文献   

11.
典籍中的星槎,敦煌的飞天,明代的万户……航天梦,是浪漫的传说、血色的尝试。上世纪50年代,周总理主持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成为我国新时代飞天梦想的宣言,也是航天事业向空白迈出的第一步。航天是一种情怀,一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爱国,强国之情。  相似文献   

12.
“哥伦比亚号”坠毁的原因尚未查明.但由此导致的所有航天飞机停飞的局面给航天界出了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国际太空站怎么办?航天飞机一直是国际太空站项目中的主角.担负着往来运送航天员、补给和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22,(23):44-44
从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从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到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从神舟十四号开启新的“问天”之旅到梦天实验舱成功会合空间站,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遨游、“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风采。  相似文献   

14.
太空城堡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小小的成员,探索宇宙秘密、发展人类的航天事业,是地球上所有公民所肩负的共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5.
1986年,灾难降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很难对其后果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为确定辐射对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全面影响并协助减轻这场灾难的后果、仍需要深入的国际研究。五年来,切尔诺贝利悲剧一直是世界关注的集点。今天,我们在评估这场灾害的程度时可以肯定地说,切尔诺贝利事故在如此广泛的地区内对环境、人类生命及健康造成的危害甚于本世纪任何一场事故或自然灾害。时至事发几年后的今天,要想对降临于我们的不幸做出最后的判断仍属为时过早。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区域感到遭受其害,这场史无前例的核事故的医学影响越发严重。切尔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展航天事业30多年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的方针指引下,创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畏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包括科研、生产、发射、测控、应用在内的配套齐全的航天体系;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工作程序、程式、条例和规范;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17.
左敬华  罗欣  郝莹  鲁长国 《科学中国人》2009,(8):F0002-F0002
热爱航天事业的人们都不会忘记: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许.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科技》2003,(5):12-15
美国东部时间2月1日早9点(北京时间2月1日晚10点),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上空碧空如洗,在圆满完成16天的太空旅程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正以时速21000公里(约合18倍音速)的速度重返地球。就在这时,地面控制中心突然与航天飞机失去联系,“哥伦比亚”号在62000米的高空解体,和她所载的7名宇航员化作一道白烟,永远地留在了天空中。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升空,是美国  相似文献   

19.
张黎洋 《科技风》2022,(2):154-156
在新形势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实现了迅猛的发展,在航天军工企业发展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进步,航天产品越来越呈现出高精密性、高可靠性和高技术性的特点.因此,在航天军工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对于产品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成本核算等相关方面也需要与时俱进,更有效地应用多种类型的管控方法,其中作业成本法就是比较典型的方法,在航天军工...  相似文献   

20.
浩瀚宇宙,无论你如何探寻,月亮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它不同于太阳的霸气,热情。它安静,淡雅。它与太阳只一暮之隔,同时遥望人间,但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世俗,月亮与人类就有了更靠近的渊源,使得万世千秋对月亮的歌颂和崇拜也不在太阳之下。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即开始了对"月亮女神"的膜拜。月亮是人类早期的神话对象。不论是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柔美幽怨还是吴刚折桂的锲而不舍,不论是诗人笔下"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的豪气万千,还是中秋赏月,拜月祭祀等民间风俗的渊源流传,人类对"月亮女神"的爱慕已是流传千古的文化了。但是,梦想总是离现实很远,这种停留在梦幻般的追求直到1961年4月12日,被27岁的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打破。他乘坐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在离地面181000米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周,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自此结束了人类对"月亮女神"只限于精神层面的上的遐想,由此开始了人类探寻月球奥妙的征程,也揭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篇章,真正实现了从幻想到科学的旅程。人类航天史,是一本厚重且耐人寻味的书从原始的羡月幻想,到如今的登月成功,已千年,又岂能用三言两语将其说清,遂将选题分为上下两期。本期焦点将着重介绍"人类太空行走十六个第一次","载人飞船篇","宇航服篇"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