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文化转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文艺学方向文学理论学科出现了诸多困惑。学术界面对现实展开讨论,重新审视文学理论的本质,重申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建制,探求学术史中形成文学理论的整合范式,遵循审美化、总体化、系统化、深刻化的原则,综合创新重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哲学范式』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嬗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库恩所谓的"完全哲学意义范式"关照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转变轨迹,可以将之分为"工作范式"、"学科范式"、"实践范式"、"批判范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研究视域更加复杂化,研究者研究旨趣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化和体系化,高等教育学研究逐渐向"整合范式"转化.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出场是在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总结和评价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学科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进行宏观探讨、鉴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归宿不同而进行范式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实践活动范式等几个方面。但从整体上看存在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还是以“传统教育学范式”为蓝本、对“社会哲学范式”与“人学范式”的非此即彼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的阐释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以深化其范式研究,勾勒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的内在逻辑及其具体演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范式内涵,贯穿主线、问题域以及境界层次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自从“范式”一词出现以来,对它的研究与探讨便成为诸多学者孜孜以求的一项论题,对其内涵的界定也在诸多学术流派的争论中日渐清晰与深化。“范式”最初由科技哲学家库恩提出,随着人们对各项学科理论本源的深究而不断的发展应用到了多门学科当中。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理论范式的科学界定日渐实用化,理论范式也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构建学科理论基础的一个参照系。本文从宏观上研究并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的趋势与必然,对规范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概念、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体系均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学科范式”是指某一时期学科共同体成员所共同分享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元素的集合.学科范式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历史性.随着人类知识形态由“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变,作为“某种知识理论体系”的学科必然会发生重大转变,学科范式转型不可避免.在新的学科范式尚未形成之前,高等教育学研究者要坚定学科信念,坚持学科内部承认;高等教育研究要面向高等教育实践,坚持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要取众学之长,坚持多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6.
2023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设立40周年。回首四十年,高等教育学相继踏上“体系范式”与“问题范式”的发展道路,“学科交叉范式”很可能是第三范式。学科交叉范式表现出问题导向、交叉思维与体系化追求的总体特征,是对前两种范式的迭代,其在类型学上包括多学科交叉、跨学科交叉与超学科交叉三种形态。为强化学科交叉范式,高等教育研究需要实现三大转向:在研究主体上,从“个体研究”转向“集体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模糊要求”走向“操作规程”;在研究成果上,从“零散知识”迈向“整合知识”。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学对象、体系与范式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的职业教育学学科建设中,就研究对象而言有“现象论”、“关系论”、“问题论”、“规律论”;就学科体系而言有“逻辑起点论”、“问题系统论”、“范畴水平论”;就研究范式而言有“问题研究范式”、“基本研究范式”、“工作过程研究范式”和“技术学研究范式”。这些理论各有优长,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基于对上述观点的理性批判,可以认为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职业教育存在”,应建立基于“范畴”的学科体系,构建“要素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8.
论学校课程范式及其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敏 《教育研究》2005,26(7):38-43
库恩的“范式”概念是建立在复杂性思维基础上的,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范式的不同层面。当前学校课程的范式包括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它们无法独自解决学习主体与内容客体相互对立的问题,将逐渐被在课程信念、课程价值、课程技术等方面完全不同的新型学校课程范式,即整体课程范式所取代。促进学校课程范式转型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有待于哲学层面的剖析与探讨。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哲学观(课程价值观)的改变,而课程观总是一定哲学思想下的产物。回顾中外教育史,在纷繁哲学思潮影响下主要有两种课程范式和课程观:一是课程开发范式及其课程观;二是课程理解范式和经验课程理论,但两均未能有效解决形态上“学生中心”的经验课程和“学科中心”的学科课程之间的矛盾。因此明确高师音乐教育的特殊目标,立足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借鉴中外其它哲学思想和课程观的合理内核,以实现上述两种课程范式的科学整合,理应成为当前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从认识论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软”性的、“应用”度较强的学科;从社会学角度看,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分散”度较高而“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学科。鉴于这些属性,为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应当整合多样的研究范式,继续关注实践问题,充分吸纳各类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1.
文学理论共同体普遍认可的文学活动模式构成文学活动范式。文学活动理论的演进史不过是文学活动范式不断革命的历史。在西方和中国当代文论史上,发生了从“世界-作家-作品”范式到“作家-作品-读者”范式再到“世界-作家-作品-读者”范式两次文学活动范式的重要革命。文学传媒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地位的显聊.,为文学活动范式第三次革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外语教学的范式转换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理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于学科建设的元理论高度来探索和考察外语教学学科和教育技术学科的学科交叉和发展问题。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发展,使外语教学形成了新的教育信息化教学范式。按照库恩的范式学说,新范式的形成和转换意味着一门新学科的形成。实践证明,以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外语教育新范式,构成外语教育技术学科成立的前提和理据。  相似文献   

13.
傅敏 《早期教育》2006,(2):I0001-I0001
在近半个世纪的课程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分别体现两种课程范式的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彼此对立与分离,逐步走向借鉴与融合。依据范式的观点。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必将为一个崭新的课程范式所取代,这预示着当前的课程正处在旧的课程范式向新的课程范式转型的时期。这种新的课程范式应强调融合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于一体,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学生获得经验的完整性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把它称为“整体课程范式”,它所代表的是当前课程领域追求的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范式其实就是完整意义上的研究方法。迄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依次经历了准范式、普通教育学科范式、准高等教育学科范式与多学科范式等四个阶段,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将从多学科范式向跨学科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回答何为学科成长、如何成长为一流学科的基本问题是“双一流”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理论前提。学科成长有其内在“生成”逻辑与外在“建成”逻辑。实然层面,中国大学学科成长以政府和大学为践行主体,体现“建成”逻辑的强制输入;应然层面,学科的知识建构和社会建制过程表明:大学学科成长有其内在“生成”逻辑。学科建设思维从分析重构向系统整合的转变,是“建成”逻辑向“生成”逻辑转变的重要渊源。在澄清两种逻辑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是一流学科成长的基本思路。转变思维范式,尊崇成长规律,孕育独特性资源成为世界一流学科成长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6.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两大基本范式。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质,日益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整合”,希望通过两种方法的整合来消除单纯一种研究方法带来的偏蔽,以更好地把握教育活动本质。但问题首先在于二者能否“整合”。其实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明显不同的两种研究范式,有各自的活动边界和独特的品质追求。性质不同的研究范式是难以整合的;教育研究的独特性要求二者的“结合”,即综合运用两种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的条件下,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社会化过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领域也受到终身教育体系“四个支柱”和“学会关心”等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涉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身份角色和社会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学科视野是前提,而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是关键。从教育社会学视阈出发,运用整合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把实证、描述的方法与人文的、理解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学生社会性发展问题研究范式发展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18.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中主要存在着研究取向论、入学范式论、文化范式论和社会学范式论等几种类型。按照库恩范式理论,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论存在着知识信念论证不足、价值主体不清、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不深入、忽视范例研究等问题,这些问题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尚处于“前范式学派”阶段。走进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坚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范式”一词从原义上考察是与研究行为活动相联系的,所以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提法,从严谨规范的角度,应完整表述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或“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范式”。从库恩对“范式转移”的阐释来看,范式转换的发生是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作为惯常在表征传统性意域层面使用并已广泛沿用的“社会哲学范式”并不属于库恩所言的“原有危机范式”;人学范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界里是客观既有的事实,并不存在“转换”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并不能得出人学范式“去意识形态化”的结论,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能也不应存在“去意识形态化”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以研究范式转换理论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理论依据,审视既有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认为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根植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而形成;基于教育学科及高等教育学科的相关理论而建立;学术共同体的专业化水平及稳定性程度均不高。进而从“发展多维价值取向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构建独特的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和“建立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三个方面提出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趋向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