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申国雯 《内江科技》2011,32(3):31-3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拔河比赛的起源及其衍变进行阐述,并对其不同阶段的特征予以描述,以文化学视角对拔河运动加以解析。研究认为拔河对促进个体和谐、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生态美学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清硕 《潜科学》1994,(6):33-35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者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强烈的扩张性和排他性.这是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断发生的根源.同时,各种文化将在冲突中相容,在冲突中发展.师生之间产生矛盾也是必不可免的,现有的教育方式总体上可以划分三类模式:1)刚性教育模式;2)松散管理模式;3)循序渐进模式.文化学认为,不同文化及同种文化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在互相排斥、互相溶合,相互观照、相互借鉴的.而文化就在这排斥、容合、观照与借鉴中,得到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安全文化,作为概念,是国外的一项发明;作为社会历史存在,是中国学人的发现。安全文化学,是以安全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安全文化学的研究实践先于学科建立;学科建立后,官方对安全文化理论研究的促进却远不及对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的推动,难见有突破性的理论成果问世。文章建议学人深入社区、企业调研,加强安全文化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使安全文化学成为对安全文化建设有用的东西;并提出将现行安全文化测评改为基于各项安全的工作及各项有关安全的事务是否落实和落实效果的综合测评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是人类变革自然的过程中 ,不断进行心智创造活动的结果 ,对人类文化的进化与变迁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文化的科学系统、社会学系统、意识形态系统三个层面来看 ,技术进步通过对技术工艺理论与技术工艺过程的构成要素的选择 ,直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技术进步以间接的方式 ,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意识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沈勇 《大众科技》2011,(9):231-233
从人类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宏观视角审视,艺术生态批评介入全球性生态运动,倡导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人类精神生态,构建生态文化,营造和谐的生态社会。从艺术批评学科自身发展的角度审视,艺术生态批评在本国萌芽诞生、开花结果,散发着浓厚的本土气息,为中国艺术理论界平等参与全球对话夯实了基础。艺术生态批评拓宽学科视野,增添新的批评尺度,具有阐释一切艺术文本的功能,参与价值重建,使批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7.
冯永福  凌灏 《内江科技》2013,34(1):64-65
柔力球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衍生出来的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观赏等特点于一身,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从文化学的角度探寻柔力球运动的传承与发展,认为柔力球运动可以通过制度文化、教育文化、传媒文化、竞赛文化等途径进行更好的推广普及,以促进柔力球项目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社会生活的休闲化已经处于重要的“成长”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休闲已经成为更有价值的一部分生活内容,也将成为人们应该珍视的一种生活品质。而体育在休闲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休闲社会的“成长期”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休闲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平台是和谐,并进行社会文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态伦理学     
  相似文献   

11.
人的一切生态行为都由意识所控制,那么对人的生态意识的培育和提升就成为了生态德育的重点。生态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见解,也是把环境保护化为每个人自觉践行的前提。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具备基本的生态意识。本文通过以生态体验为侧重点,通过体验式干预设计,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教育模式,通过主题式探索、对话反思等各种形式的方法,有组织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影响,丰富其生态情感,激发其生态意志,并对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技术生态:生态伦理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生态伦理学(Ecothics)的概念体系形成于本世纪的中期,1923年法国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施韦兹在他出版的《文化哲学》一书中最早提出生态伦理学的构想。1949年英国哲学家莱奥波尔德发表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后相继有斯通的《树木应该有它的位置——论自然物体法律的权利(1972)》、弗恩贝尔格的《动物的权利和未来的生殖(1974)》和本恩的《个人自由和环境伦理学》等等著作的问世,在西方社会形成一股生态伦理学的热潮。生态伦理学的崛起对许多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及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73年美国“绿  相似文献   

13.
郑郁 《科技风》2015,(7):182-183
文章分析总结了我国森林公园建设中业已发挥生态文化的多种作用,是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的先锋,是生态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和引领者,是把自然与人结合得极其紧密的可视窗口。本文结合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探讨森林公园在生态文化中的作用,提出在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的同时提出如何突出生态文化品味、加大生态文化投入、树立生态文化榜样意识、开发生态文化产品、加大生态文化队伍人才培养及培育特色生态文化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得源  李彦青 《科技风》2015,(6):228+230
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日渐成为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标志着旧的的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生态文明将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将之取缔,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村居民生态意识不强,个人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草场退化、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在生态伦理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环节.建设生态文明要认真区分作为价值理性的生态文明和作为工具理性的生态文明,坚持弱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统筹生产生态和消费生态,实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依靠科技但要破除对科技的迷信,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有益成果的基础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补偿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是关系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生态补偿能惩罚生态破坏行为和奖励生态建设行为,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分析显示实行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我国生态文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迅速发展,校园公共环境的内容、形式日趋丰富,使其作为文化精神载体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日益增强。校园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与城市一样,是由人化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共同组成。一个符合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校园应该在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融入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思想,具有合理的布局结构;科学的功能区结构的划分与合理的数量分配;有足够的绿地系统,丰富的适应本地生存环境的物种,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环保节能的建筑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走向生态纪元的社会!这种创造产生手布莱恩·斯维姆和托马斯·柏励所撰写的宇宙故事:“地球共同体的未来,在某种意义上,依赖于人类所做出的决定。人类已经把自己纳入地球过程的遗传密码之中,而且其程度是如此之深。推崇技术纪元的人,把地球看作资源,未来应该增加对地球的利用,所有一切都应该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推崇生态纪元的人,提倡一种新型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地球共同体的整体安宁是其根本的关注。生态纪元的未来可以解决这两者之间所产生的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供应链管理的生态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考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9):154-156,159
先论述了生态供应链中各伙伴企业建设生态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对生态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伙伴企业创建生态企业文化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20.
生态赤字下非再生资源对生态空间的替代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评估生态空间占用和生态承载力,发现我国的年人均生态赤字从1980年的0.275hm2增加到了2000年的0.548hm2,伴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生态赤字区不断扩大,1980年,我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处于生态赤字区,2000年生态赤字区扩大到了26个省(市、自治区)。说明我国已长时间处于大范围生态透支状态。这让人们对于我们未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感到担忧。生态赤字表征的是某个特定区域所有资源消耗所需要的生态空间面积与该区实际具有的生态空间面积之差,也就是说它是支持特定区域内一定人口在现有生活水平下生存的生态空间短缺。生态空间基于可再生性的生物生产面积,我们目前所消耗的自然资源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此类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生态赤字中化石能源消耗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如果将这部分不可再生的资源也考虑在内并折算为我们可消费的生态空间,那么我们实际拥有的生态承载力就会明显扩大,非再生的自然资源基础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生态空间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