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剖析文本说教材翻开语文课本,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今天,让我们把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一起走进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这篇课文。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然而长征年代久远,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很陌生。在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多媒体让情景交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抓重点词句感悟,悟出文中之情。二、依据课标说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语文第七册第二主题单元“明月”中的两首唐诗:王维的《鸟鸣涧》和白居易的《暮江吟》。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相似文献   

3.
4.
5.
李锦兰 《辽宁教育》2003,(7):114-114,89
教材简析: <我的家>是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课.图上画着刘平平小朋友拿着照片向王飞和李小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图下的文字是三人之间的对话内容.省略号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介绍自己的家.由于本课是首次口语交际,教学时既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让学生由模仿到创新,扶放结合,循序渐进,学会交际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取得即时而全面的反馈信息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难题。所幸的是,今天,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优化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在课堂教学引进技术的过程中,继传统的单向演示技术之后,即时互动反馈技术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这种人手一机的手持设备不仅直接体现了信息技术"面向学生,进入课堂,服务教学"的根本要求,也预示着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某些新走向,在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采集、形成性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北京大学林建祥教授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角度出发,揭示出信息反馈与课堂教学关联的逻辑起点。来自台湾中央大学的陈德怀和梁仁楷两位专家则通过即时互动反馈技术在台湾中的应用,进而勾勒出1对1增强学习技术加强社会文化发展的蓝图,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互动反馈系统的应用与研究正在全球各地蓬勃开展。我们还特邀马宗振老师从教学功能和应用设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明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反馈系统的特定环节及所实现的具体目标。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形成数字化学习信息的高效采集和处理?如何发挥技术优势,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和评价的深入开展?我们的课堂仍有巨大的潜力,存在巨大的探索空间,需要去积极发掘满足课堂教学需求的技术手段。这也正是本期专题的要旨所在。  相似文献   

7.
春光明媚,鲜花盛开,自然界洋溢着勃勃生机,固然逗人流连;秋光晴好,景色秀丽,田野上充满着丰收气象,更能使人赏心悦目。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秋游》一课,从“秋”字落笔,着力描绘了秋天郊外的迷人景色;以“游”贯全篇,表达了孩子们的欢乐心情。情景兼备,真切细腻,突出了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读”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时 ,如何体现这一要求呢?一、初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1 听读 ,感知情感。学习课文前 ,安排学生看课文 ,借助多媒体的声像效果 ,演示美丽如画的四季景色 ,配以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使学生整体感知文字所负载的情感 ,训练学生的听力。2 自读 ,感知内容。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 ,感知文章的内容。在学生自由读前 ,提出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 ,仔细读课文 ,不丢字 ,不加字 ,难读的字、词、句画…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读"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家》是苏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韵律和谐,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受学生的喜爱。通过浅显的事物入手,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深一步联系自己的生活,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相似文献   

11.
12.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运用学到的方法读懂课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3.情感和态度: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感悟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  相似文献   

13.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册《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歌手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的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  相似文献   

14.
《猫》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美文。全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流露出了作者美好的生活情趣。该文行文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拟人手法运用得当。依此特点,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5.
1.(播放本课课件)瞧,天上的白云,躺在蓝天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飘来飘去,多么自由自在;树林问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在林中飞来飞去,多么幸福快乐;……蓝天就像是白云的家,树林就像小鸟的家。你们还想知道谁是谁的家吗?  相似文献   

16.
一、通读 :读出问题 ,使学生自发感知李时珍对医学的巨大贡献1 .读通课文(1 )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反复练读 ,把课文读通顺 ;借助工具书解决不认识和读不准字的字音。(2 )以问促读 :学生每次读完一遍课文后 ,教师可让学生合上书 ,用一两个问题问学生 ,激发学生认真读 ,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李时珍。如 :李时珍是什么样的人 ?《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2 .读出问题(1 )自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怎么学”等抽象问题读 ,尽可能自己读出问题。(2 )自定目标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质疑 ,形成…  相似文献   

17.
18.
一、猜谜揭趣,导入课题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都不见。"  相似文献   

19.
20.
课前预备:预先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或上网,或查阅书籍、影碟,或向专家咨询,搜集有关猫的资料(读物、图片、影碟)。课前5分钟开资料展示会,介绍猫的属种、习性、与人的关系,讲述猫的小故事。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学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了哪些预习任务。课始,教师相机以“开火车”、“猜词游戏”等形式来检查、巩固预习所得。(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既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