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电视台《观众中来》专栏,很受观众欢迎,被称为屏幕上的“来信版”。上海电视台《观众中来》专栏是从1984年5月创办的。两年多来,“版面”在不断扩大,开始时每周只播放五分钟,七个月后,延长到二十分钟。观众还希望增加播放时间和次数。同报纸上的来信版相比较,屏幕上的“来信版”有其独特的长处。报纸上的来信版,一般是摘登读者来信,读者的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看了几张小报,发现许多版面变了,尤其是一些专栏的牌名换了。有家市报的一版言论专栏,由《杂谈》换成了《小论坛》;有家县报的《说长道短》变成了《读者论坛》。据了解,这些栏目的牌名也是前两年才改的。专栏的牌子年年换,据说是为了创名牌专栏。专栏,有人比作报纸上精心制作的“盆景”。没有专栏的报纸,可以说是一份“五脏不全”的报纸。专栏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看了几张小报,发现许多版面变了,尤其是一些专栏的牌名换了。有家市报的一版言论专栏,由《杂谈》换成了《小论坛》;有家县报的《说长道短》变成了《读者论坛》,据了解,这些栏目的牌名也是前两年才改的。专栏的牌子年年换,据说是为了创名牌专栏。专栏,有人比作报纸上精心制作的“盆景”。没有专栏的报纸,可以说是一份“五脏不全”的报纸。专栏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报纸的质量,一般来讲,没有一家报纸不想精心把专栏办好,  相似文献   

4.
看几分钟《还珠格格》,再看几分钟广告,《还珠格格》第二部在全国各地一开播,播放时段的插播广告就显得超乎寻常的拥挤,惹得观众议论纷纷。据笔者对某市有线电视台一晚上播放两集《还珠格格》第二部(以下简称“格格”续集)广告情况的统计,不包括口播加字幕的57家特约播出单位名单,总共播放广告147条(次)。以该台播出的“格格”第41集、42集为例,广告具体情况是:特约播出单位名单后便是16条广告,节目开始后字幕广告也开始在屏幕上滚动。笔者计算了一下,第41集电视剧在剧情关键处一共中断4次,分别插入广告21条…  相似文献   

5.
每星期四晚上9点10分,萨格勒布电视台播出称为《克维斯》(KVIS)的智力游戏节目。贝尔格莱德电视台和其它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播音的电视台都进行转播。虽然同一时间另一频道正在播放外国电影,但智力游戏节目却吸引着更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这种“克维斯”游戏起源于美国。最初,有个大学教授每次在散课前的几分钟,总要出一些知识性的间题,让学生迅速作答,这就叫“克维斯”。后来,在美国一个叫埃奇沃的小城市里,有位夫人用这种智力游戏来增添家宴的欢乐气氛,在场的一位新闻记者即在当地报纸上报道了这种游戏。从此,“克维斯”同新闻结了缘。当电视出现时,“克维斯”游戏便迅速地发展起来了。萨格勒布电视台播放这种游戏节目是在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中的镜头是指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摄取的一段连续画面。镜头是由画面构成的,但镜头并不等于画面。“在电视屏幕上,有时一个画面就是一个镜头,有时一个镜头由许多画面组成(傅桃生《电视新闻采编技巧》)”。不难理解,所谓电视新闻“第一镜头”是指在电视屏幕上播放的电视新闻片中出现的第一个画面或者属于一个镜头的多个画面。读者阅读报纸杂志,首先阅读的是文章的标题,不管文章写的怎样,一个新颖、形象、深刻的标题就会引起读者的注目。同理,观众收看电视新闻,进人观众眼帘的“第一镜头(画面)”恰恰具有文章标题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11月9目,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旧报沉浮》,把常熟市档案馆保存的晚清、民国时期常熟百种地方报纸搬上屏幕。“常熟老报纸”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8.
《章氏七日谈》署名专栏在《南方日报》第七版(“都市生活”版)刊出半年多来,受到各方面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在党报上打出个人署名的专栏,不仅在广东报纸中是新鲜事,即使在全国报界里也为数甚少。这就引起新闻界朋友普遍的兴趣。《章氏七日谈》刊出时间虽然不长,但以其独到的题材和构思,以及别具一格的文风,已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们高兴地看到,继《南方日报》开辟署名专栏之后,省内其它新闻单位的署名专栏纷纷出台,《粤港信息日报》一下子就冒出了3个。正是“一花引来百花开”,这是岭南新闻界同行互相促进、锐意经营报纸的可喜现象。无疑,《章氏七日谈》是一个众人瞩目  相似文献   

9.
《前卫论坛》是在济南军区《前卫报》一版固定的一个言论专栏,至今已存在十几个年头,可以称得上是报纸的“旗帜”和“脸面”。该栏目主要刊发配合国内外、军内外形势指导部队经常性工作的言论,兼有一定的政论性和时评性。在报社几茬同志的精心经营和广大读者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前卫论坛》专栏在济南军区部队上下和军队新闻界有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在近年来的全军和山东省好新闻评比中,该栏目刊发的稿件多次获奖。下面,就军区党委机关报如何经营好言论专栏,精心打造报纸的“旗帜”,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古人作诗、读诗或评诗,都很看重“诗眼”。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后人认为它用得生动、鲜活、传神,为全诗的点睛之笔,称之为“诗眼”。一则电视新闻中也应当有一个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关键镜头,如同一首诗军的“待服”。1981年3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突然遭到枪击,美国广播公司所属电视台播放的新闻里有“中弹”这一现场的关键镜头,使观众有如临其境之感。1995年间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中央电视台播放这条新闻时没有“遇刺”的镜头,也没有“刺”后的镜头,而是用“刺”前的镜头来代替…  相似文献   

11.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12.
专栏,是支撑报纸版面的“三大件”(头条、言论、专栏)之一,是报纸的名牌产品之一。所以,办好一张报纸,专栏是举足轻重的。《泰安日报》自1985年一创刊就推出了《农业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9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艺术品投资》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旧报沉浮》,把江苏省常熟市档案馆保存的晚清、民国时期常熟上百种地方报纸搬上了屏幕。  相似文献   

14.
读过李平云同志写的《故事片镜头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载本刊第7期)以后,我认为在编创的电视节目或某些专题节目中,运用故事片镜头是完全许可的。但是,在电视新闻中却万万不可运用故事片镜头。李平云同志的文章开头就写道,“电视新闻报道同报纸新闻报道一样,都是以事件的真实性为依据的”,这是正确的说法。但是,文章列举中央电视台1981年12月29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放的一条国际新闻:一个名叫伯伦的青年12月19日在  相似文献   

15.
略论报纸专栏评论———兼谈美术报《艺坛漫笔》专栏评论是报纸言论中的“轻骑兵”,近年来在各报宣传中发挥了它特有的作用。《美术报》近年来,在一版开辟了“艺坛漫笔”专栏,连续刊发个人署名评论文章80余篇。这对提高引导水平,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知名度,起到了很...  相似文献   

16.
办好小专栏     
小专栏似乎小眉小眼,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值得一谈。但在我国报林中,却有许多报纸的小专栏名声赫赫,成为著名报纸的一个特色,有的甚至超过报纸本身的声誉。像50年代初《长江日报》一版上马铁丁写的“思想杂谈”,《人民日报》多年来一版上的“今日谈”,都是一事一议,就实论虚,短小精悍的小言论。它所举事例极富新闻性,议论尖锐泼辣,一针见血,时代性强,政策性  相似文献   

17.
专栏在报纸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专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群众性的专栏,接纳作者的自由投稿,如人民日报的《每周论坛》《今日谈》;另一类是个人署名的专栏,如新民晚报署名“林放”的《未晚谈》。本文着重谈谈后者。打开今天世界主要国家的报纸,可以发现专栏占有大量的篇幅。比如美国各大报,几乎都有一支庞大的专栏作家队伍。大家都知道的美国最负盛名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专栏作家李普曼,在世界各地拥有几千万普通读者。他1974年逝世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称他为“也许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家,他曾帮助引导美国三代人认识外交和内政方面的复杂问题。”我国报纸上的专栏是有传统的。韬奋主持的《生  相似文献   

18.
专栏是报纸版面的“三大件”之一,它不仅具有活泼版面、调节视觉、吸引读者的作用,还直接影响着报纸的质量。创办一个名牌专栏,可以提高一整张报纸的质量和知名度。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宜昌日报十分重视创办名牌专栏特别是时事专栏的攻创工作。 创办时事专栏要有精品章识 地市报的时事专栏要得到本地读者的承认、欢迎,是一件不易的事;要得到专家权威的肯定、认可,更是一件不易的事。1993年以来,宜昌日报坚持把攻创名牌时事专栏当作“精品工程”来抓,连续5年每年都有时事专栏在中国时事好新闻,湖北省时事好新闻专栏评比中获奖,其中《但愿宜昌无此事》、《天天文摘》等专栏不仅受到读者和专家的欢迎、肯定,而且成为宜昌日报的名牌专栏和拳头产品。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向来以他人为目标,今天发消息,明天抛特写;而新闻界自身也在发生许多很让人开眼界的事情。我们不妨来做一个扫描。开个个人专栏如何? 海外港台报纸都有很多固定的专栏作者。他们定期为报纸的专栏写文章,每个人拥有不少的读者。对于大陆的编辑记者和作者来说,在报刊上开个人专栏,不说绝无仅有吧,也是凤毛麟角。最近“火爆”地做一回的,是经济日报的几个“大腕”记者。 1992年初《经济日报》扩大版创刊,一版责任编辑毛铁倡议筹划个人专栏并付诸实际,该报的“冯并专栏”、“詹国枢专栏”、“范敬宜专栏”令报界为之一振,也使读者耳目一新。此后,专栏之风渐渐吹开。《新民晚报》秦绿枝(吴承惠)早先的“休息时断想”和后来的“不拘小记”专栏,使该报《夜光杯》副刊更加情趣盎然,意味深长。鸡年伊始,《羊城晚报》推出“花地专栏之页”,梁凤仪、伊始、迟轲等人的“勤十缘”、“落草集”、“说美谈情”  相似文献   

20.
倘若10年前让我们来解释“读者”这个名词,对于报纸而言,最直接、最大众化的说法,大抵就是“阅读报纸的人”。 然而,时过境迁。今天如果仅仅用“阅读报纸的人”来定位报纸读都显然是不准确的。 不妨先跳开报纸说事。自从中央电视台崔永元开了个《实话实说》的头之后,一时间,让观众直接参与的、现场直播式的节目风起云涌;如《朋友》《对话》《聊天》等节目的现场除主持人、嘉宾之外 当然离不开要说话、想参与的观众,更不用说时新日异的互联网上的“聊天”贴“帖子”了。 在新媒体互动式专题的策动下,报纸的读者对于社会现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