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解答某些几何问题时,常常会遇到根据已知条件不能通过演绎推理直接求解或证明的情况.此时,若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大胆设元,让方程(组)去大显身手,往往能出奇制胜,事半功倍.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等量代换法     
林楚 《红领巾》2009,(6):24-25
有些竞赛题数量关系十分隐蔽,如果用一般的分析推理,难于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求出要求的数量。如果我们能根据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相等的关系,使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就能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使问题迎刃而解。这种方法叫做等量代换法,是解答竞赛题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有些分数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总是间接地相互联系着,乍一看,找不到突破口.如果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就能搭起一座由已知条件通向未知条件的"小桥",使所求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4.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掌握以下几种基本的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角、一边作等腰三角形;已知两角、一边作三角形;已知一角、两边作三角形。只要掌握这些作图的原理那么学生对于有明确要求的尺规作图题都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但是还有部分提高类的题目看似与尺规作图无关实际它们是尺规作图思想进一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解答计算题需读、看、联三步.第一步,读题目,要读到对题目条件心中有数,用时能随时从心里提出;第二步,看求量,确定被研究对象属于力、热、光、电、磁、能量哪一板块的内容;第三部,找联系,找待求量和已知条件之间的联系;找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  相似文献   

6.
有些应用题,从直接给出的已知条件中不容易找到简捷的解题途径,这时,如果将某一个(或一组)已知条件扩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这样就促使其他条件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能找到简便的解法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放缩法。  相似文献   

7.
解答好生物试题,提高表达的准确率,需熟悉正确的解题程序,学会并运用一般的解题方法,如避免思维定势;排除迷惑条件;避免概念混淆;找出隐藏条件;简化已知条件;找到简捷条件;找到关键词、词组等。  相似文献   

8.
<正> 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已知条件与所求结论之间难以建立联系,总感到缺少一些有关量.这时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维方式或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具体的条件大胆设置一些变量,作为联系题设条件和结论或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桥梁.这  相似文献   

9.
推理法     
林楚 《红领巾》2010,(9):29-29
竞赛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可以从对条件和问题的分析推理中,找到解题方法,这就是推理法。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叫顺推法;  相似文献   

10.
有些物理习题所给的条件似乎不足,无法求解.这些习题一般都含有若干隐含条件,若能认真分析题意,列出已知条件,寻找挖掘出隐含条件,根据相关物理规律,选用适当的方法就能求出正确的答案.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处理具有隐含条件的题目时,常用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角的度数,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题型.本文就三角形中角度计算问题的解题方法作一归纳. 一、转化条件、直接求值例1 已知,如图1在△ABC中,∠A=38°,∠B=70°,CD⊥AB于D,CE平分∠ACB,DP⊥CE于P.求∠PDC的度数.  相似文献   

12.
向量是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的运用处处渗透几何图形.在用向量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增设辅助问题,给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搭桥牵线,能使问题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一、“题眼”突破法 析法 “题眼“突破法就是利用“题眼”做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行层层突破.这种解题方法适用于环环紧扣且有凸显的已知条件的推断题.解题时只要抓住这个凸显的条件,也就是所谓的“题眼”,即可得出直接的结论.然后利用所得结论和其他已知条件,便能层层递进地推导出其他结论.  相似文献   

14.
<正> 有些几何题初看似乎无从下手,但设出适当的辅助未知数,便可以将已知条件用式子表示出来,再借助方程思想,就可以使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下面举例说明: 例1 如图1,已知大圆的周长为  相似文献   

15.
有些应用题直接解答比较困难、比较抽象,但是根据题意假设一个适当的数据作为已知条件,便能使解题途径变得十分顺畅。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设值法。  相似文献   

16.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但隐含在题意中的那些条件.在解题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这些隐含条件,或做好条件的转化,将不明显的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化隐为明;或根据题设,把隐含在题意中的条件挖掘出来,化未知为已知,从中找出内在联系.这样既能避免因忽视隐含条件而造成错解,也能使一些束手无策的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7.
这类习题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由已知条件证“至少”;另一种为由已知“至少”去求相应的条件,解答这两类问题,通常采用目标等价转换法、逆向思维法、反证法、列举法及等同法.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几何问题证明中,当条件与结论问的逻辑关系难以沟通时.加适当的辅助线,呵实现由已知条件向所求结论的过渡,达到解决题的目的.那么,如何添加辅助线呢?通常有以下几种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角条件等式证明的过程,实际上是如何合理使用所给条件的过程。它的主要证题类型不外乎三种:变换已知条件,直接证得结论;穿插使用条件,证得结论;使用已知条件,结合运用特殊技巧去证得结论。一、变换已知条件,直接证得结论。这种类型直接由已知条件变形为要证的结论形式。已知条件变形时,要注意向要证  相似文献   

20.
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需要解答的中间问题。而复合应用题已知条件较多,数量关系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就给学生找中间问题带来许多困难。教学中,我尝试一种新的教材分析方法,从读应用题开始,每读完一些条件,只要能求出一个基本问题就在下面画上横线并标上序号进行分析作答,学生很容易发现隐蔽条件、找出中间问题,顺利求出所求问题。 例如,培智小学校办工厂原计划16天做玩具7728个。实际提前4天完成任务。比原计划多做多少个, 通过上面画线标序容易看出:①能求出原计划每天做玩具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