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时间管理倾向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作为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之一,伴随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过程.时间管理倾向,即在时间运用方式上表现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不仅反映了一个人在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差异,也影响着个体心理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某种程度上,时间管理倾向决定着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好坏.  相似文献   

2.
略论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的后殖民主义倾向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研究领域对文化殖民主义理论反应滞后的原因在于研究方法论上对教育研究文化特征的忽视.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后殖民"倾向,文化殖民主义理论有助于提高对这种殖民主义倾向的认识.但是,文化殖民主义理论中也存在着将"殖民主义"概念泛化和滥用的倾向.正确处理教育研究国际传播中向发达国家学习与反对殖民主义倾向的关系,有助于我国教育和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价值取向由来已久是人们不断追寻与探讨的问题.将教育作为人们生存的手段与目的无可厚非,然而过度功利化倾向则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当代社会充斥着浮躁与功利的气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过度功利化倾向.现代教育面临着功利价值取向与生命价值取向的尴尬境地.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和融合与教育的发展休戚相关,关乎教育的改革与走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转型期农民政治认同的弱化倾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认同与政治合法性和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国家来说,执政党能否成功领导并实现现代化,农民的政治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政治认同程度较高,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弱化倾向.这种弱化倾向在行为上表现为不合作与疏离、维权抗争、越轨、自暴自弃,并表现出与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相关的特征.弱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在于农民在社会公正观念支配下产生了被剥夺感、被歧视感、被抛弃感和挫折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乐观倾向与自尊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乐观-悲观量表中文版、自尊量表对5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乐观-悲观量表各维度与自尊呈显著相关;不同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在乐观-悲观量表各维度上呈现出显著不同.结论:大学生乐观倾向与自尊水平之间关系显著,即高乐观伴随着高自尊;大学生乐观倾向能够显著地预测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6.
媚俗已成为当代消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大众文化将媚俗倾向演绎得丝毫不爽.文化媚俗倾向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它是在世俗化语境中由历史的、现实的、文化的多个原因所造成的一个结果.媚俗倾向被精英主义者视为大众文化的"原罪".在价值论范畴中它是作为一个悖论而存在的,其负面性同其积极性一样显著.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应对媚俗倾向共担责任.大众社会疏于理性思考而耽于世俗欲望的群体心理好尚为大众文化的媚俗倾向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同时也证明着媚俗倾向是一种有赖人文精神注入而加以修正的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15  
本调查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中学生自卑心理自我检测问卷>对75名聋哑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聋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焦虑程度高于普通学生,焦虑倾向集中体现在对认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聋哑女生的焦虑倾向比男生更为广泛和强烈,恐怖倾向突出;不同年级的聋哑学生,其焦虑倾向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对20世纪美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福克纳早期作品《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殿》和《八月之光》中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体现着诸多自然主义的主题.如它们通过作品标题及人物结局体现的悲剧性观点,通过众多人物命运体现的决定论倾向,作品中渗透着"适者生存"思想,反映着暴力、死亡、恐怖等等主题.福克纳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自有其源头,他明显受其成长经历的影响,也颇受英法书籍及医学书籍熏陶.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代派作家,他又远远超越了自然主义的局限,体现了他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初中英语教材中存在的性别倾向问题.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英语教材中女性出现在职业领域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教材中仍然明显存在着性别倾向问题.本文认为,变革这种现象,应将性别角色问题纳入初中英语教学与教材中,同时充分发挥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五四科学思潮并不等同于科学主义思潮,但其中确实包含着科学主义倾向,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五四科学思潮中之所以出现科学主义倾向,既与中国社会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关,又与五四知识分子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联系.它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思想启蒙以及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觉醒与困惑--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爱情抒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始于"五四"时期。从历史纵向上看,它打破了男性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初步觉醒的女性情怀,发出了步入社会、创造人生、追求爱情、人格独立的呼声,为中国的女性文学打开了道路,具有开拓意义;从横向上看,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男作家所无法替代的女性心理情怀和艺术气质,加入了"五四"文学的大合唱。本文从创作实际入手,着重考察"五四"女性文学中关于爱情的抒写,突出其"觉醒而又困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圣经》是欧洲文化的主要源泉之一,这样说几乎肯定是低估了《圣经》的重要性。也许更恰当的说法是,《圣经》是欧洲文化最初的和主要的来源。借助于各种译本,《圣经》不仅对所有重要的欧洲和北美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也为人类思想、文学和艺术中某些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作品提供了灵感。《圣经》被引用的范围极宽极广,从伟大小说、音乐,再到诗歌,以致人们无论是否意识到它出自《圣经》,都几乎无法逃避它的影响。笔者旨在通过引用经文来评析圣经文学中亲情与友情这一主题。基督教主张博爱,彼此相爱,甚至爱你的仇敌。同时,作者列举欧洲和北美著名文学作品来论证圣经文学中的亲情与友情。  相似文献   

13.
女性代表着时尚。对女性美的关注,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诗经》中与女性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305篇的三分之一,与女性爱情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经》是我国女性文学史的第一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对女性的关注。这些篇章对女性形象、女性爱情、女性命运的描写,都折射出周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研究这种现象,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女性及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才子佳人"小说--林译小说--"鸳鸯蝴蝶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明清之际盛极一时的“才子佳人”小说开创了我国言情小说“大团圆”模式的创作传统,一直到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崛起,这种“大团圆”喜剧模式才被打破。“鸳鸯蝴蝶”模式之所以能将“才子佳人”模式取而代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翻译的外国言情小说尤其是林译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史记》中的人物描写作出了探讨,认为《史记》中的人物描写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人物描写非常细致,语言生动活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非裔作家,发表于1987年的小说《宠儿》是莫里森最震撼人心、最成熟的代表作,一直被评论家视为"黑人文学历史的里程碑"。本文以二元对立为视角对《宠儿》进行文本解析,通过对《宠儿》中四组二元对立的分析:人与鬼、反抗与压抑、黑人婚礼与白人婚礼、塞丝母爱的缺失与对子女的宠爱,分析出是奴隶制社会以及塞丝本人性格中的对自由和平等的追逐导致了塞丝弑女的非偶然性。  相似文献   

17.
冰心散对五四新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体的创新上,从对体影响最大的相互关联的体裁、语体、风格这三个要素来看,主要表现在:最大限度地将她的“爱的哲学”及其女性意识这一丰富的思想内容,比较完美地纳入到散这一体裁之中;对散语体光彩照人的创新;体裁、语体同体的其它因素完美结合形成其散的风格特色,这都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学活动一直以来面对着教育产业化和知识市场化浪潮的持续冲击,也受到那些重视语言阅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的不断束缚。英美文学教学应超越传统的语言阅读观念,在重视跨文化通识教育的同时,关注文学本身的价值趋向,在重视文学和美学教育的同时,探讨通过各种现实途径,进行比较视角和批判意识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类由外力干预造成的爱情悲剧,由于它的反复出现构成了"棒打鸳鸯"原型。它在现当代文学中也有不少变形,但出现了三种变化:"棒"的虚化、"棒"的异变(由礼教枷锁变为政治压力)和幻化结合的消失。这说明了现当代文学对反封建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对极左政治的反思和否定以及悲剧观念在中国的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不少小说中的性爱描写呈现人文精神与审美价值的双重缺席的态势 ;文学既然是人学 ,就必然与性爱有缘 ,但人文关怀与价值追求应当成为内核 ,作家既要对性爱的存在根基发出本体论的追问 ,又要对性爱的价值与意义保持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