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攀春荣 《江西教育》2005,(12):33-33
在班级人际交往中,批评与表扬一样,是对学生的一种理性的关怀,是健全学生人格、加强班集体建设的一个必要途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尊和维护面子的需要,一段来说都乐意被表扬和受奖励,不愿挨批评。如果你既想对学生的错误提出批评,又不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及强烈的对抗,那么就请你给批评裹上一层“糖衣”,使得学生在批评中如拂春风、如沐春雨,从而顺利地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里.我们所面对的是天真活泼但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学生,要使批评达到良好的效果,更要注意批评方式,要将批评艺术化。为此我们就要给批评的“苦药”包上一层“糖衣”,使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  相似文献   

3.
制药者在良药外加糖衣制成了甜口良药,使病人不再忌怕服药。在教学中,如果你既想对学生的错误提出批评,又不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或强烈对抗,那么就请你给批评裹上一层糖衣,让批评的良药能顺利地进口入肚,医治疾病。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大多是苦味的,被批评的学生往往产生抵触情绪和强烈的不满,从而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而聪明的制药商在难以下咽的药丸外面,包上一层糖衣制成甜口良药,使病人不再惧怕服药。如果班主任给苦味的批评裹上一层“糖衣”,效果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5.
批评有法,但无定法.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性格各异且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学生,要想使批评达到一定的效果,就要善于给批评穿上“糖衣”.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对学生的批评变成对学生的表扬和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  相似文献   

6.
批评与鼓励一样,都是对学生的一种理性关怀,但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期望被表扬、奖励,对于批评都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所以,不妨给批评的“苦药”裹上一层“糖衣”。  相似文献   

7.
某日黄昏。高三教室旁的篮球场上。晚自习铃已响过一阵了,十几个学生球兴正浓,你争我抢,玩得挺开心。某班主任走过来,甩下一串叮叮的“冰雹”:“混帐!耳朵长到肚里啦?这几个球不打还能死人?……”两个胆小的学生逃之夭夭,剩下几个照打不误。内中有人小声鼓捣:“老师发指示啦,快点打几个,等到人死了,想打也来不及了。”班主任语重声威似乎未见奏效。于是另一班主任嗓子冒烟,揣着“冬天里的一把火”烧过来,可话到嘴边那  相似文献   

8.
在班级人际交往中,批评与表扬一样.是对学生的一种理性的关怀,是健全学生人格、加强班集体建设的一个必要途径。但是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有保持自尊和维护面子的需要,一般来说都乐意被表扬和受奖励,不愿挨批评。如果你既想对学生的错误提出批评,又不想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及  相似文献   

9.
糖衣批评     
批评可以是甜甜的,甜甜的批评就像甜甜的甘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因为甜甜的批评里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善意。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真情善意时,他们就会欣然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感谢式”批评周一升旗仪式上,学生们都在操场上站队,晓明没戴红领巾,班长要他戴上,他却说等老师来了戴也是一样的。班长把情况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老师来到晓明跟前,摸摸他的头,笑眯眯地说:“谢谢你啊!这么尊重我,在老师来时就戴红领巾。如果今后你能牢记自己是一个少先队员,自觉地佩戴红领巾,我会更感谢你的!”这个总是不愿意戴红领巾的孩子惊讶地望着老师,飞快…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免不了要批评某些学生,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表现不好的学生,并且在批评时,我会说或会想:我批评你是为了你好,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然而,饱含良苦用心的批评对那些“坏学生”却往往见效甚微。为此,我感到疑惑不解,直至我看到了卡耐基《挑战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这样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年轻的牛仔想把一头小牛赶进牛棚里喂食,可是这头小牛不愿意进去。年轻牛仔用力地抓住牛角,想把牛拉进牛棚,可是拉不动。牛仔的爸爸见到了,也出来帮忙,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可是这小牛发了狠,抵死不从,无论两人怎么费劲,小牛都不肯进去。这时他们家的保姆出来,轻轻地吹了一声口哨,然后把大拇指塞进了小牛的嘴巴里,小牛含着保姆的大拇指,乖乖地跟着她进了牛棚。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生活中,闻过则喜的人并不多,因为忠言大都逆耳。然而,尽管忠言逆耳利于行,但自古以来,不少人认为忠言还是顺耳的好,就像良药被包上糖衣后,患者服用起来不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惩罚”包含了教师望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如果这苦心不能为学生体察、接受,就可能致使少数学生产生误解、抵触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但是.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又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只要教师适当地讲究一些惩罚策略,裹一些“糖衣”,让学生理解、接受并感激教育惩罚的目的还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惩罚"包含了教师望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如果这苦心不能为学生体察、接受,就可能致使少数学生产生误解、抵触甚至怨恨等消极情  相似文献   

15.
我刚进办公室,班里几个同学就涌了进来。“老师,李超把班里的常规评比表给撕烂了。”他们都抢着对我说。一听又是李超,我的气顿时不打一处来:他可是班里最调皮的学生,今天不惹事,明天就捅篓子,大事小事接连不断,怎么批评都无济于事。我气冲冲地随这几个同学来到教室,想给他点“厉害”尝尝。  相似文献   

16.
批评也有“肤色”吗?当然有!而且不同“肤色”的批评带给人的感受大不一样呢! ——“黑色批评”。有一个叫小冬的学生,有经常流鼻涕的毛病。一次,老师上课时点他起来回答问题,可他吞吞吐吐硬是答不上来,紧张尴尬的他只有不停地用手抹鼻涕。  相似文献   

17.
批评是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批评作为一种评价的手段,反映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言行或思想的否定。常说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仿佛批评时的态度除了“严肃”便是“严厉”,其实不尽然。一个讲求教育教学艺术的人是善于给“拉着长脸”的批评来点“美容术”的。一、用表扬做“面膜”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逆耳忠言,听者往往是不喜欢的,尤其是小学生,但如果苦药包上糖衣“,逆耳”往往变成“顺耳”,这样更容易被人接受。给批评敷上表扬的面膜,就是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从正面引导他,修正他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解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德,小学时因想看清狗的内脏是怎样的而无意中偷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虽然恼火,却十分冷静,觉得这样的学生好奇心强,应予以保护,于是罚麦克劳德画一幅人体骨骼图,就此了事。这位校长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拿来”。  相似文献   

19.
批评是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批评作为一种评价的手段,反映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言行或思想的否定。常说批评是一服苦口的良药,仿佛批评时的态度除了“严肃”便是“严厉”,其实不尽然。一个讲求教育教学艺术的人是善于给“拉着长脸”的批评来点“美容术”的。  相似文献   

20.
王勇 《课外阅读》2010,(1):53-53
2008年8月,温总理看望了钱学森。当这个消息传到海外,一位75岁的菲律宾老华侨写了一封信,回忆她50年前与钱学森在马尼拉轮船码头的一次谈话。那是在钱学森回国的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