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天,我依旧按时走进教室,放下包,望了望在晨读的孩子,看了看教室的每个角落,什么也没说,不过心情特别愉悦。开始上课了,孩子们终于憋不住了,七嘴八舌地问开了:“老师,您昨天哪儿去了?”“您也感冒了吗?”“看医生了吗?”“吃药了吗?”……我顺势回答:“老师感冒了,看了医生,非常听话,也吃了药。你们想老师吗?”“想老师,想死您了!”“看不出来想的。”“老师,真的想的。您不在学校,我们好听话。”“老师也想你们!你们真懂事!”“老师,不准您感冒了啊!”“老师听你们的,不敢感冒了,天天和你们在一起。”“耶!”(教师在初入学学生的心中是依赖,是保护伞,是天使。)  相似文献   

2.
今天早晨,当我走出旅馆时,看门人问道:“将军,您上哪去?”一听说我要去西点,他说:“那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相似文献   

3.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4.
张营 《山东教育》2002,(16):37-37,38
一、情境导入电话铃响。师:对不起。电话铃响了,我去接一下电话,请稍等。师:喂。您好。请问找哪位?啊。是李老师呀,我就是。您找我有什么事吗?今天下午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是这样吗?好的,我知道啦,谢谢您。再见。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你听到老师说什么了吗?生:我听到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到教委参加班主任培训。师:你听得真仔细。那在老师打电话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老师很有礼貌。师:那我说了什么,你觉得很有礼貌?生1:开头说了“您好”,最后还说“再见”。师:你听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明白。…  相似文献   

5.
“老班”叫陈学武,是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我们总是叫他“老班”。“老班”老了,在电话里告诉我想看海。我说,中秋节来我这里吧,我带您去看海。“老班”犹豫了一会,说,路太远了,有三四千里吧?我说,您不是说年纪大了睡不着吗,您在火车上睁着眼坐二十五小时就到了,还有一车厢人陪着。“老班”笑了,说,那就去吧,带你师母一起去。  相似文献   

6.
林慧敏 《江苏教育》2007,(19):16-17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处理工作,听到门外有个稚嫩的声音问道,“林校长,有位外国老师找您,我们可以进来吗?”“请进。”只见四(1)班的钱沛升同学轻轻推开门:“林校长好!”说着鞠了一躬,“这位外国老师要找您。”随后转身对着外国教师说:“这位就是您要找的林校长。”  相似文献   

7.
杨老师,还记得我吗?我曾是您班上的一个学生。那时,您教我的数学,而且是我的班主任,有一些事情我早就想对您说,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我不敢。今天,我已踏入新的学校,终于鼓起勇气对您说,请您听听学生的心声吧。杨老师,您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每当我们班参加拔河比赛、体操比赛等活动没能拿到好名次时,您就会狠狠地责骂我们,但作为学生,我想对您说,名次是次要的,重在参与。参与角逐的过程对我们来讲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而活动后您的责骂却如同当头一瓢冷水,浇了我们个透心凉。记得有一次大…  相似文献   

8.
梅红 《教育文汇》2008,(9):34-34
2004年教师节前的一天,我因病请假在家。正当我昏昏欲睡时,电话突然响了。“您好!我是合肥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请问您是梅老师吗?”“是呀,我就是。”“梅老师,您记不记得您以前有个学生叫张XX的?”张XX?我迅速搜索着这个名字。“是这样的,张XX几年前因在校外参与一起团伙犯罪活动被判刑。在少管所里他表现突出,并且发表了好几篇文章。我们在采访他时,顺便问到他最难忘的人是谁,他提到了您的名字,并且想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对您说些祝福的话。请您关注一下今晚的‘直播合肥’。……”  相似文献   

9.
您不信任我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座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里去去就来,然后我们再朝前开。”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也许,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嘛,有人会溜,有人不会溜……”“哎,这就是说,您还是认为我可能会溜……那好!我把我的帽子押在您这儿。”“您说哪儿去了!”司机生气道,“我要您的帽子干吗?我信任您……您把公文包留下再走。”“”““啊,什么?”我冒火了,“行啊,我…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教师眼里,家访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无非就是到学生家访问而已。可是,亲爱的老师,您会家访吗?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家访吗?您了解家访的真正意义吗?您知道家访访什么吗?您知道家访有哪些禁忌吗?您知道一次成功的家访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吗?  相似文献   

11.
今年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恰逢周六。一大早,老公赶着问:“今天怎么庆祝?我请吃饭怎么样?”我说:“好11阿,咱俩上哪去?”他听了顿了顿,说:“只有咱俩吗?还是带着孩子一起去吧!”我瞟了他一眼:“庆祝结婚纪念日带孩子好吗?这日子,不都是两个人去浪漫。下吗?”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既然是庆祝,当然要带着成果了,没有成果怎么叫庆祝呢!”于是,我们就带着三个‘成果”一起去吃饭了。  相似文献   

12.
学生:老师,您常说我的作文写得很真实,但就是太平淡了,不能打动人。您能讲讲其中的原因吗?老师:你提的这个问题也是同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说你的文章写得“真实”,是因为你能把所见所闻如实地表现出来。但文章要能打动人,光靠“真实”还不够,还要在写“实”的基础上写“虚”。写“虚”,就是在客观地表现所见所闻时,注入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就是做到适当地抒情和议论。学生:许多时候我都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可是一提起笔又不知道怎么表达了,您能说说如何抒情吗?老师: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文章中直接表达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作文指导书中经常说要学会写实,什么是“写实”呢?老师:所谓“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人、事、物、景,它们都是我们能看到、听到、嗅到、触摸到或感觉到的。要学会写实,就是要求把所要表达的事物准确地描写出来。学生:您能结合本单元的作文练习具体讲讲如何写实吗?老师:好的。譬如,写“参观记”这篇作文,空格内容可以是活动,如展览、表演等,也可以是地点,如工厂、学校、景点等……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填写。学生:如果我参观兵器展,可以按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吗?如果对所展出的兵器都感兴趣,能不能全写下来?老师:写参观…  相似文献   

14.
中午,妈妈在厨房里做菜。我想老师说过要帮妈妈干点家务活。我跑进厨房说:“妈妈,让我和您一起做菜好吗?”妈妈高兴地说:“好,我教你怎么做凉拌黄瓜。”我照着妈妈教我的方法去做,先洗干净黄瓜,再把黄瓜放在菜板上,用刀背拍碎黄瓜,再切成段放进盘子里,放醋、酱油、大蒜末、辣椒油、葱,一份可口的凉拌黄瓜就做好了。我吃着自己亲手做的凉拌黄瓜,心里乐滋滋的。学做凉拌黄瓜$海口景山学校二(3)班@覃梧桐  相似文献   

15.
张老师到我家去过。”“张老师也到我家玩过。”孩子们边玩玩具边漫不经心地说着。这时吕倩茹走到我身边说 :“张老师 ,你为什么不到我家去做客 ,有好几个小朋友都说你到他们家去了。”我摸了摸她的头 ,让她坐到了我身边 ,又招呼其他小朋友过来 ,我们围坐在一起聊了起来。“小朋友 ,你们喜欢老师到你们家做客吗?”“喜欢。”“前几天 ,张老师已经去过好几个小朋友的家了 ,还有好多小朋友的家张老师过几天再去 ,你们欢迎吗?”“欢迎。”“那么 ,小朋友知道张老师到你们家干什么吗?”“做客。”“对 ,小朋友只说对了一点 ,还有一点 ,张老师…  相似文献   

16.
穆岩 《天津教育》2006,(3):45-46
“嘀嘀……”清脆的手机铃声过后,我收到了一个来自陌生号码的手机短信。“老师,你还好吗?我已经读大二了,又快到世界杯决赛了,还记得上届世界杯您和我们一起收听中国队的比赛吗?一起聆听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吗?我非常怀念那些岁月……”  相似文献   

17.
各种各样的石头 一次科学活动时间到了,令孩子们不解的是我只拿了部照相机。只听孩子们悄悄说:“照相机”、“老师要给我们拍照了”、“做游戏”……我说:“老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今天想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玩一玩,你们愿意吗?”  相似文献   

18.
“老师,我觉得您说的观点有问题!”一个胖胖的男孩对正在讲课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骨干教师司荣说。“好,你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司老师笑眯眯地问道。“老师,我能在黑板上边画边说吗?”“好啊!大家一起欢迎他来做‘小老师’!”在热烈的掌声中,小男孩一脸自信地走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19.
该不该扶     
户外活动时,明明不小心摔倒了,站在一旁的芳芳无动于衷。老师走过来说:“芳芳,咱们一起把明明扶起来吧。”芳芳却说:“您不是说,好孩子要勇敢,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吗?”老师愣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样解决呢?来稿在8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20.
张启建 《中国德育》2004,(12):40-40
在一次县级教研活动中,我和参加活动的30多位老师一起听一堂二年级语文课。上课前,执教的老师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今天,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们高兴吗?”“高兴!”学生的声音响亮而清楚。老师接着说:“那我们就转过身去,向客人老师问声好!”孩子们非常乖,齐刷刷地转过身来,十分认真地说:“客人老师好!”“同学们好!”在30多位老师中,仅传出了我一个人的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