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课堂是活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因为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的起初、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的状态决定。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是丰富而具体的综合。这些活的情境向教师的智慧与能力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也许,还可列出无数个这样的问题,但却不能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我在实践中尝试着用自己的智慧与耐心激发孩子的兴奋点,但又抑制着空洞的热闹,让那一只只高举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处于教育实践的第一线,每天都经历着纷繁杂多的教育问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3.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描绘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境: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  相似文献   

4.
初入学的小学生,正处于语言、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利用口语课进行交际训练,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那么,怎样让学生喜欢口语课,并通过口语课丰富学生的说话内容,增强表达能力呢?我认为要用活教材,扎扎实实上好口语课,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锻炼,轻松地加入到与人交往的行列中去。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动机是激发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教师要根据每次口语训练的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生动具体、新颖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交际情境来激发学生兴…  相似文献   

5.
韩炳辉 《考试周刊》2010,(39):83-83
"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创造?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这是叶澜教授的一段激情而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变成"能",那么数学课必定魅力四射;如何让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变成"能"呢?解放学生,释放个性,人文关怀为我们诠释出数学课最动人的课堂之美。  相似文献   

6.
一、注重实效,认识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三个层面:广义性生成、过程性生成、即时性生成1.广义性生成——有效即生成。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也  相似文献   

7.
紧张的考场上,学生在静静地答题,忽然,一位学生偷偷拿出课本,奋笔疾书;讲台上,教师的课正酣,讲台下,学生的觉也正酣;一位学生原本十分聪明,但他甘做思维懒汉,作业总抄别人的;学生明知早恋不允许,但他仍然控制不了自己……你是教师,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当时是怎样处理的?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厉制止他,大声叫醒他,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他错了。你这样做,效果怎么样?你可曾想过,你这种“明目张胆” 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一方面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致当事人于众目…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堂,新的面貌。课堂活了,学生动起来了,学生亲历学习全过程。张扬了个性。听了不少的课改教学大赛课,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思考。很多课堂上,当学生起来读书时,教师总要让该学生先站一会儿,让其他同学给他提提建议。如:我希望你读得流利些;我希望你读得有感情些;我希望你读正确:我希望你吐字清楚……结果呢?这一折腾,这位同学的  相似文献   

9.
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在低年级的课堂上,你常会面对一群完成课堂自由练习或小组合作任务而忘记静下来的学生,你也常会面对一群当你一转身写板书时,他们在下面做各种小动作的调皮鬼……作为教师,面对这些课前没有预设的但经常会冷不丁地出现的情境时,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外校教师执教的品德与生活课“生活中的困难”。在课上,有一句话反复响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教师一直在重复这一句话,这似乎是他心中的“标准”答案。教师问道:“遇到困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体会?”学生都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老师也不忘满意地表扬学生一句:“你说得很好!”我在思索,学生在这样的课上究竟能收获多少?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可能仅仅是教师常挂在嘴边的那几个“高尚”口号似的词语。当我们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真能做到这些吗?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有克服困难的决心?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所谓“活”,活在学生的情绪、兴趣,更活在学生的思维、思想。“活”,是形式,是过程,也是状态。那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怎样才能“活”起来呢?我认为因素很多,但问题情境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在我看来,问题情境,是历史课堂学生情感与思维活起来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假如你是一位教师,当你正在讲课或正在指导某一小组活动时,突然你看到有几个学生在大声讲话,互相传纸条,交头接耳或做着其他一些课堂中所不允许的事情。你对这些行为是视而不见还是绝不姑息?是一意识到问题就立刻去处理还是等到事态发展到严重时才去处理?是停止教学专门去处理还是两头都不误?在做出选择时,你还需要考虑到,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违反纪律的学生。还会影响其他的学生,重要的是还会影响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情况,你该如何作出行动?希望读了本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3.
波浪效应与课堂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如你是一位教师,当你正在讲课或者正在指导某一小组活动时,突然你看到有几个学生在大声讲话,互相传纸条,交头接耳或者做着其他一些课堂中所不允许的事情。你对这些行为是视而不见还是绝不姑息?是一意识到问题就立刻去处理还是等到事态发展到严重时才去处理?是停止教学专门去处理还是两头都不误?在做出选择时,你还需要考虑到,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违反纪律的学生,还会影响其他的学生,重要的是还会影响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情况,你该如何作出行动?希望读了本文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一、波浪效应的含…  相似文献   

14.
<正>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无头绪时,你能否给学生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在现代情绪心理学中,情绪是指与人的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案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师教学提出:“教师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那么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在实际课堂上有关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现状如何?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堂诗歌鉴赏课。 课的内容是白居易的《琵琶行》。当讲到用各种比喻来描写音乐时,老师启发学生说:“你们平时都喜欢听音乐,那么能否学学白居易,说说你听所喜欢的音乐时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17.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呢?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经以追问的形式,描绘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情景。——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中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本来是中学里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课,语文也应当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可是不少学生对语文课却产生了‘兴趣危机”。但为什么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老师的学生们就那么爱学语文呢?他们是用什么秘诀吸引学生去学习的呢?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通过对“三老”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我顿悟这几位教师真正诱人的课堂魁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在于课堂上他们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入迷入痴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精心设计导语 良好的导语设计会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兴趣盎然,使学生的激情倍增,对课堂教学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在四年级品德教学中有这样一课《今天,你安全吗?》。在这节课中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天我们上学时,背上书包离开家门时,关心你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要对你说什么?他们希望你安全,因为你是他们的希望,你的健康平安就是他们的快乐幸福。所以对于你们而言健康平安地长大尤为重要。”当孩子们听完了这段导语,顿时求知欲猛烈增强。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特级教师之所以有诱人的课堂魅力和不同凡响的教学风采,缘于他们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情境,那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那种使学生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