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约我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众多贫困家庭不堪负担子女上学的基本费用所致.据调查,仅三门峡地区2000年至2002年初中毕业生有89 959人,继续上学的为54 875人,因家庭贫困不能上学的达35 084人,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39%.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影响.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扭曲。在过去.每年来自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比较少,谁考上中专、大学.谁就跳出了农门.有个“铁饭碗”。学生家长砸锅卖铁也要拼命送子女上学读书。但是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本没有多少化知识的人却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成为“暴发户”.致使一些农村学生家长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因而不愿送子女上学。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普通中等教育负有双重任务,即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同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是少数,成为“劳动后备军”的是多数,在农村,这一“多数”尤其突出。问题是,这么多的“劳动后备军”只在课本上学到一些知识,要去劳动却不“合格”,因为他们没有学过什么科学技术和劳动技能。报载,建国以来,我国有410万大学毕业生,720万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也就是说,三十五年来,我国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与中级技术人才的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好贵州省教育厅提出的在农村初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职教)这一办学思路,培养出“一能种,二能养,三能经商办工厂”的农村实用型人才,改变初中毕业生“种田不如老子,喂猪不如嫂子,赚钱不如哥子”的现状,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新型实用技术人才,让这些人毕业后,在家能种能养,出外能经商办厂,能凭自己学到的一技之长谋到一份稳定的职业,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过上幸福生活,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因此,在农村初中开展职教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笔者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多年,近几年来,对农村初中如何走出一条…  相似文献   

5.
岳万江 《贵州教育》2005,(22):11-12
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目前,我国每年的农村初中毕业生除三分之一能升学外,三分之二的是没有职业技术而很难就业的“空”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至少有两千万这样的“空”军。这些“空”军要么走劳动力转移的路子,盲目外出务工就业,要么回到农村学习“原始”农业,要么浪荡江湖危害社会,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何利用好这支队伍,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的发展、市场化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构建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就业平台,是促进农村初中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在体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五华教育尤其是“两基”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人口基数大,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与梅州市其他县(市、区)相比还处于落后行列,尤其是高中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2003年,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49%,远不能满足农村孩子继续上学的要求。2004年,全县普通高中实际招生数占初中毕业生的比例为25.8%,比梅州市平均水平48.8%低23个百分点,处于末位;每万人口在校普通高中学生数为126人,梅州市平均189人,五华低于全市平均数63人,也处于末位。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汉川县每年有一万多名初中学生毕业,只有40%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余下大量的学生回乡参加工农业生产,他们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但缺乏参加生产劳动的本领。为了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农村生产劳动的需要,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1990年,县教委根据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开始对全县普通初中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渗透,实行初中毕业生的“双证制”,即学生必须取得初中毕业证和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才算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为了使普通初中职业技术教育渗透得到真正实施,该县认真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落实。一是抓教材的落实。…  相似文献   

8.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农村教育应走什么路子,一向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现在各乡镇基本做到了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接受义务教育。由于农村初中的生源状况日益多样化,学生的课业差距和志向差异更加突出,而过去以升学为目标的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导致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因升学无望而厌学、辍学或外出打工,另一部分学生虽坚持完成初中学业,但缺乏务农的技能和思想准备。因此,如何办好农村教育,特别是让70左右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成为有文化、懂经验、善经营的新一代农民,这是巩固“普九”成果,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9.
枣阳对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技术培训枣阳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自1990年以来对4万余名应届初中毕业生普遍开展了离校前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培训面达95%,使90%的毕业生掌握了一至两门农村实用致富技术,有9000余名回乡毕业生现已成...  相似文献   

10.
县以下的教育工作,应当是“农”字当头,一切要从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要为农民致富服务。我们从1985年中央发布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就首先从初中毕业生回乡后的职业技术教育入手,做了一些探索。一、广泛宣传,统筹发展1984年以前,我县每年都有近5000名的初中毕业生进入社会,绝大部分又是农村的学生,在没有兴办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年代里,他们陷入“升学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校被“升学率”指挥棒所左右,社会评价学校的标尺是“升学率”的高低,校内的评优是用文化课的成绩为依据,家长望子成龙的企望不断攀升,初中毕业生考上中专或高中,家长、学生、亲友、学校皆大欢喜,反之则被认为没出息,致使升不上学的同学思想压力大,感到低人一等。这样的教育环境,加重了初中学生的轻农厌农思想。从对150名初三毕业生(农村学生)的不记名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不愿回农村的学生有90人,占60%;可回可不回的有45人,占30%;愿回农村的只有15人,占10%。  相似文献   

12.
不再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是农村劳动力的新生力量,是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要承担起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如果这些人对发展当地支柱产业没有一定的技术,甚至一无所知,那不仅是本人受窘,对经济发展也极为不利。教育如果不能给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那是教育的缺失,是教育功能的弱化。所以,对初中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两门生产经营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追求高效率大批量生产式的工业化,基础性研究依赖欧美,热衷于应用性技术开发;企业喜欢有强烈忠诚性和合作性的人才,对具有独创性和个性的人才敬而远之;社会偏重学历,信奉经济至上主义。近些年,饱受“泡沫经济”之痛的日本开始对自己的“追赶型”经济进行全面检讨,与此同时开始重新全面审视明治以来标准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主要机构  在日本,目前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一是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三年制“专门高中”。2000年约有94万人,占高中生总人数的22.5%。二是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高等专…  相似文献   

14.
谈“三加一”培训教学的备课李绍平,毛焕顺,刘淑娥“三加一”培训是指对初中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它为广大初中应届毕业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就业之路,解决了多数学生的后顾之忧。同时,为农村造就了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劳动大军,对农村...  相似文献   

15.
面向农村办学受到农民欢迎本刊讯: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职业初中,以“服务乡亲,服务乡镇企业”为办学宗旨,改为职业初中4年来共培养实用人才256名,其中120人成为本地乡镇企业熟练技术工人,其余136人回乡后,有80%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带头人。从1992年...  相似文献   

16.
我县是贫困老区,属于陇东残原沟壑地貌,山大沟深,气候干燥,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比较困难。近年来,全县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花了很大气力,成绩是显著的。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巩固率还是不够理想。以我校为例,初中段学生巩固率最高为90%,有时仅为80%。究其原因,是因为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在我县最高为40%,大多数学生要走向社会。农民最重实际,最看重实惠。他们供养学生上学,实质上也是一种投资。走向社会的初中生没有一技之长,缺乏起码的谋生能力,这就挫伤了农民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所以,要圆满地完成普九…  相似文献   

17.
从2006年9月起,顺德五所职校将用三年时间招收清远市1000名贫困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此举是落实广东省委委政府部署,由省教育厅委托顺德教育局实施的一项行动,最终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转变思想观念,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现实生活中,持续的“普高热”和激烈的办学竞争压力,使不少职业学校陷入困境。部分办学者对职业教育的前途缺乏信心,认为办职校不如办“普高”。与此同时,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普遍认为读职校没有发展前途,因而对职业学校兴趣不浓,报考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比例不高,与持续不减的“普高热”形成强烈反差。从我市整个毕业生市场情况看,1998年全市初中毕业生35500人中有16000名流向社会。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有着较大的办学市场空间,关键是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人…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盟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牧区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 ,使得农牧民收入下降 ,经济面临严重困难。在农村每年都有近8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他们将成为农村的新增劳动力。如何提高这些劳动力的素质 ,是一个重要课题。盟教育局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狠抓“三教统筹”协调发展 ,“普职结合”,开办“3 1”职业班 ,在初中设置农业技术课程 ,全程渗透职教因素。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自编乡土教材 ,向学生传授一些农村用得着的实用技术知识和技能 ,提高初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广大初中毕业生既掌握一…  相似文献   

20.
一、回乡初高中毕业生是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建国以来,由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京郊农村中的青壮年文化程度起了很大变化。五十年代初期,文盲,半文盲占80-90%,八十年代初期,已普遍提高到高小至初中水平,1990年,16-40岁农村青壮年,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已达80%以上。据预测,全市郊区县在“八五”期间,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可达16万人。这些初中毕业生将成为建设京郊农村的主力军。农村建设的重担,历史地将落在青年一代身上,他们将左右着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巩固和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