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试验证明,空气在自由状态下能对物体作功,所以空气也是一种能源,可以利用。 第一,空气在自由状态下作功的规律。日常生活中以力移动物体,是机械力对物体作了功,空气对物体不能作功,因为物体移动的正反方向与空气压力相平衡抵消了。那么为什么机械力不能与物体一个方向的空气压力相平衡抵消,把物体另一个方向的空气压力替换出来对物体作功呢?原来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在起作用,就是说,物体正反方向空气压力相平衡抵消状态,不会因为机械力作用在物体正反的任一面上而受影响,物体正反方向与空气压力相平衡抵消状态依然存在,机械力并没有与空气压力发生相互作用,而是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能与空气压力发生相互作用,就不能平衡抵消空气压力。针对这一原因,采取分离物体正反方向的空气压力相互作用,即分离活塞与圆筒的端面空气压力相互作用,改变了活塞、圆筒的端面空气压力及机械力三个力的作用关系,能由日常生活中以力移动物体的“空气压力-空气压力相平衡〈机械力“机械力作功力系变为”空气压力〉-空气压力+机械力相平衡”空气压力作功力系,可导致空气压力作功。这就  相似文献   

2.
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力测量装置,能够测量在水面运动的微小水生昆虫腿部由于毛细效应而产生的水面浮力,并以蚊子腿为例测量了其水面浮力,从而对该装置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实验和理论验证。该装置测量微力的量程为1~2000μN,精度为0.1μN,并且能够精确地控制和改变待测物体与水面接触的速度和角度。该测量装置和方法也能直接应用于仿生水面微型机器人的腿部浮力、微液滴黏附力等一些微小表面力的测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且,本装置的设计与研发也为新型微流体器件、微型传感器等相关装置的设计制作提供了一定的灵感。  相似文献   

3.
肖君柏 《百科知识》2022,(28):15-17
<正>“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飞天,一直是深藏在人类心中的一个梦想。因为这个梦想,我们逐渐有了纸鸢,有了氢气球,有了现代飞行器。不论你相信与否,截至目前,人类飞上天的方法其实只有三种。变得比空气更轻在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只要物体的分子量比空气更小,它就能在空中飘起来。如果某个物体足够轻,甚至能把人带飞,如氢气球、氦气球等。在人类的飞行器发明史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风洞那些事     
<正>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贴近地球表面的大气层里,有许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值得研究的现象。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风对物体的作用力以及物体运动时所受的力。呼啸而过的大风可以折树倒屋,掀翻航船,造成严重的灾难;而利用风能的风车又可以提水发电,为人类效力。车船在空气中前进,会受到阻力;而飞机又靠在空气中前进所引起的空气动力,才能够飞行。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地球的引力突然全部消失,我们可不会只是飘起来这么简单。相反,人类和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会变成滚得飞快的"风滚草"。因为地球自转并不会停止,将地表物体和地球联结在一起的纽带却被切断了。失去引力后,空气、水和大气层也无法继续停留在地球表面,将会造成灾难性后果。由于气压突然消失,所有人的内耳都  相似文献   

6.
李小蓓 《知识窗》2008,(10):59-59
这是由于直升飞机的“头”上有一个螺旋桨,它不停转动会使空气产生一种向上的浮力。当这种浮力和地球对飞机的吸引力相等时,直升飞机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停在空中了。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洛伦兹力和安培力的量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力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就安培力与洛伦兹力的相互关系,从功能关系与参考系两方面进行讨论,通过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结合,从而得出对于在磁场中运动的通电物体,其中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合力与物体所受的安培力虽然在数量上相当,由于产生机理不完全一致,两种力不完全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邮购书讯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人们也许会认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外界的压强有关。例如,我们用有盖子的杯子泡茶时,水会慢慢变凉,而茶叶就是不沉下去,而当把盖子打开,让空气进入到杯子里,茶叶立刻就下沉了;煮饺子时,盖着锅盖煮一段时间后,掀开锅盖,饺子就会立刻浮起来……这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外界压强影响了浮力;  相似文献   

9.
浅议流动力     
申然 《科技风》2012,(23):52
本文主要围绕浮力与万有引力等物理现象展开阐述。浮力:物体在气体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气体的重量。布朗运动:在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的碰撞下,产生一种作用力。热胀冷缩:气体在膨胀时吸收热量在缩小时释放热量。热粒子的不规则运动。分子有排斥力、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的翱翔是人类由来已久的心愿,严格地说,飞机只是部分实现了人的心愿。可是,荷兰内伊海根大学的海姆博士却说:“我们能令所有的东西,包括薄饼、青蛙和人类,都能在空中自由飞翔。” 怎么回事? 原来,海姆博士是利用的一种“反重力机器”来实现人类这个心愿的。 1846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某些物质具有“抗磁性”现象,因“抗磁性”产生的磁场力方向,与物体重力方向相反,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物体即可“悬浮”起来,看起来就像“飞”起来一样。 其实,众所周知的高速悬浮列车就是利用“抗磁性”原理制成。磁悬浮列车本身并无磁性,是设在铁轨下面超导体磁铁的强大作用,使列车产生了极大的“抗磁性”,列车即悬浮在铁轨上做高速运动。同样的道理,尽管薄饼、青蛙和人类等物体也不具有磁性,但当它们遇到足够大的外界磁场作用时,其体内的每一个原子都宛若一个小磁铁,它们组合在一起如同一个大磁铁。这个大磁铁的磁场将全力抗衡外磁场,即产生了“抗磁性”。而且外部磁场越强,抗衡外磁场的力就越强大。正是这个道理,荷兰科学家在自己的高磁场实验室中创造了强大的磁场,能令质量较小的青蛙飘浮在空中,且能自由活动。 如...  相似文献   

11.
正物体漂浮在液体中,其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漂浮物体的重力就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排开液体的重力G=mg=ρvg。如果忽略g的变化(g取10N/kg),则G=10~4V(ρ=10~3kg/m~3),V的单位为立方米(m~3),只要测出排开的体积V,就可以得出物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在初中学习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2005年8月修订,第7次印刷版)第124"阿基米德原理"一节,对阿基米德原理(Archimedes principle)的表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我又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了其它版本的教科书也是这样描述,而我们正学习的高中物理教材有涉及到浮力的地方也是直接应用这个结论。但极具探究精神的我,却认为物体在液体中(或者气体中,以下全部以液体为例)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相似文献   

13.
你问我答     
《知识窗》2008,(10)
为什么直升机可以停在半空中呢? 这是由于直升飞机的"头上有一个螺旋桨,它不停转动会使空气产生一种向上的浮力.  相似文献   

14.
游泳的力学     
游泳是一种在水中前进的运动。人在水中借助于水的浮力克服身体的重力,而浮在水面,用肢体向后划水和打水,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身体前进。这里就釆談談这些力。浮力当我們身体浸在水中的时候,会感到有一个支撑着不使我們下沉的力。这个向上的力就是浮力。  相似文献   

15.
严乐洋 《科教文汇》2013,(4):166-167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材用浮力和密度描述了"孔明灯"升空原理和过程。实际制作放飞过程中发现当孔明灯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时孔明灯依然能够升空。此实验证明了阿基米德原理不适用于孔明灯,初中物理用浮力和密度来描述孔明灯的升空原理是不正确的;验证了孔明灯升空原因是灯罩内气流运动形成的向上冲击力;采用配重方式测量了上升力。  相似文献   

16.
徐杰  赵德军 《科协论坛》2007,(11):47-49
淹没在流体(气体和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静压力向上的合力称为浮力。浮力的作用点被称为浮心,依据《水力学》的基本原理,运用《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对在水中的几个典型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了浮心的正确位置,证明物体的浮心在排水体积形心所在的垂线上,但很少与排水体积的形心重合;这就是说,一般浮体排水体积的形心不是浮心。浮心的位置与浮体被淹没在水下部分的表面形状和几何尺寸有关,因此改变浮体浸水部分的表面形状和几何尺寸,可以改变浮心的位置,并可提高浮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09,(12):F0003-F0003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指通过非接触的方式传输能量的一种技术,现有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主要有①辐射技术:通过某种独特的接收器接收空气中尚未散失的辐射能量,并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存给附近的电池中;②磁场共振技术:当两个物体在同一频率实现共振时,  相似文献   

18.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矩的作用后会发生转动。为了使线圈能在磁场中持续转动,自制的简易电动机是将它的转轴作为“自动通断电装置”。它可以把由电池供给的直流电改变为时有时无的脉冲电流,从而使线圈在转动的一周内,  相似文献   

19.
这种力名叫“科里奧利力”,簡称科氏力,是为了紀念法国科学家科里奧利(1795—1843)而命名的。当一个系統(如地球)在轉动着的时候,在它上面的物体,由于惯性,总是力图保持原有运动状态;这样,在轉动系統上的观察者看来,物体就好象受着力,这些力叫做慣性力。科氏力就是慣性力中的一种,它的产生条件是:系統轉动着,而物体又相对于轉动系統运动着。在自轉着的地球上,任何一个运动物体,都要受到科氏力。根据力学可以推知,在北半球,科氏力垂直于相对速度向右(即在前进方向的右边);在南半球,則垂直于相对速度向左。这是科里奥利在1838年证明了的。物体的质量、系統轉动角速度和相对速度越大,則科氏力越大。相对速度是物体相对于轉动系統的运动速度。由于地球自轉角速度很小,所以在地球上的科氏力并不大,但是它的影响却很广泛。知道了这一些,我們就可以解釋封三上画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李荫 《中国科技纵横》2010,(14):264-265
磁场力是自然界的基本作用之一,是电与磁相互约束、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的理解磁场力的概念,必须清楚洛伦兹力和安培力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作用过程。笔者从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对磁场力做功的过程的分析;磁场力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分析;以及安培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在电流元的相互作用时的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并得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