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饭店里端菜送饭的叫“跑堂的”,行商到各地做生意叫“跑生意”或“跑码头”。记者“跑”新闻,说明这是一种忙和累的行当。陆诒80高龄脚上仍穿的是旅游鞋,仍旧是方便跑路的鞋。  相似文献   

2.
从3月3日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开幕到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人民大会堂里几乎天天都有新闻,或举行大会。或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如何从这些程序化的公共新闻源中找出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相信与会的各路记者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作为首次采访人大会议的记者,我按新闻规律对此类报道做了一些探寻,并略有所获。现把它罗列出来,  相似文献   

3.
都说新闻是跑出来的。这个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种解释是为某种事物而奔走。这里所说的跑则取其基本含义:两只脚或四条腿迅速前进。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和国家级马拉松运动员,我时常在长跑过程中睁大双眼,掠过奔跑的人群和繁杂的表象,努力发现、捕捉潜藏的新闻,成为  相似文献   

4.
5.
一张报纸的社会新闻,从新闻来源上,热线新闻和司法类的案情报道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大类.在传媒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要把社会新闻做成独家新闻,已经成了不少都市类报纸新闻抢夺战的核心武器.读者希望从这则新闻中了解到什么?这则新闻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如果把这几个因素考虑进去,一则普通的案件报道或者热线新闻,就可能做出胜人一筹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刚做新闻干事时,凭借自己有点文学写作功底,我信心百倍地坐在办公室“造”新闻。每逢单位有重大活动或上班时听到某教研室、学员队有什么新举措,我先是想像好框架,然后将电话核实的一些数据填进去,一篇小稿成功了,自己挺得意,寄出去,没被采用,心中颇不自在,觉得编辑们不识货。有这么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次我采写院校教改措施的稿件时,为了突出特点,体现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的实绩,我借题发挥,未经严格核实查证,就写进去一个数据:数年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3万余人。稿子发出去,我颇有些得意,这么一篇内容扎实、数据确凿…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跑出来的。看起来这是一个老话题,似乎也有些偏颇,但依笔者多年的新闻实践之见,唯有跑,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才能发现更多的新闻线索,抓到更多鲜活的东西,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而且有深意的新闻。前不久一次聚会,一位长期在郊县从事宣传工作的朋友酒后  相似文献   

8.
每到报社、电台等新闻单位,一些熟悉的记者、编辑一见面就问你:“近来跑哪去了,抓了点什么……”当初,我对他们的问话不怎么在意,后来,经过工作实践,我才渐渐明白了他们问话的涵义。我从1974年开始,就在基层搞通讯报道工作。当初写稿,对采与写的关系处理得不够好,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跑到下边深入采访,往往是了解到一些情况后就忙着写稿,结果一连写了20多篇稿子,都是“泥牛入海”。当时,我认为主要是自己“喝的墨水”少。于是我就关起门来看书,练笔,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稿子还是发表不了。后来报社的一位老编辑给我写来了一封诚恳的来信,信中除鼓励我,还指出我写稿中的毛病,并让我多  相似文献   

9.
“鲜活”二字对新闻而言,犹如空气和水对人体那么重要。新闻一旦失去鲜活性,就吸引不了读者,就无价值可言。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做“跑新闻”。意思是说,新闻是跑出来的,不是关在屋里冥思苦想出来的,也不是人家送上门来的。又鲜又活的新闻更是如此。这个“跑”字用得好,很有动感,反映了记者工作的特性,更形象地把鲜活新闻的特点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鲜活“二字对新闻而言,犹如空气和水对人体那么重要。新闻一旦失去鲜活性,就吸引不了读者,就无价值可言。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做“跑新闻“。意思是说,新闻是跑出来的,不是关在屋里冥思苦想出来的,也不是人家送上门来的。又鲜又活的新闻更是如此。这个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目前不少媒体中“跑”新闻的记者多,“想”新闻的记者少,要提高媒体的整体素质,就要下功夫改变这种状况。有人说:“年轻人是‘跑’新闻,成熟了就应该‘想’新闻。”“跑”新闻的记者只会“报告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想”新闻的记者“能够预见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该发生什么,怎样让它不发生。”前者是事实的记录者,后者是观察家和预警者。记者由“跑”新闻型向“想”新闻型过渡是成长的必由之路,又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记者年轻时缺乏经验,大多数业务功底不厚,以“跑”新闻为主。要紧的是要早日养成在跑新闻中自觉地把“跑”与“想”有机…  相似文献   

12.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13.
鲜活新闻是“跑”出来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鲜活新闻问题,首先是个采访问题,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主动出击,二是亲临现场。应该着重抓那些最生动的事物,抓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事物,抓那些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从事党政系统的报道对于晚报记者来说是个“苦差事”。我四年前毕业到《宁波晚报》工作,便接手了这一行。四年的实践,体会了跑党政系统的难处,不过也找到了一些窍门。 我觉得晚报记者从事党政系统报道有“三难”。 一、两头为难。一般来说,由于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普通读者喜欢简洁明了、短小精悍的报道,而一些领导比较关心的是自己出席的活动报道位置有多高、讲话有多长。特别是遇上工作性、程序性的活动和会议,如果不写报道,活动主办单位不高兴,可这样的活动稿件写起来又容易生硬,读者不满意。有时稿件写得短了,读者满意了,可是主办单位或领导往往认为报道不全面,觉得没有一长串领导名单,体现不出会议的重要性。二、出好稿难。人们普遍对报道会议的稿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跑出来的",在法国搞了10个月的中国文化年报道,出手近百篇相关稿件后,对这句话有了切身体验. 10个月间,中国文化年有370多个项目,分散在法国各地举办.尤其是在开幕、春节和闭幕的三个高潮阶段,每天都有几项活动在不同的地点进行.法国媒体较为关注大项目,而作为通讯社,新华社则力图报道好尽可能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蔡骐 《青年记者》2002,(11):54-55
分工视野与“跑口”制度的功能“跑口”制度能够产一并成功运转这么长的时间一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笔者以为,如果想理解“跑口”制度的本质,必须回溯到社会分工的有关理论。社会分工的细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达到了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对于新闻媒介来说.这种分工细化的趋势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简称"走转改"。"走转改"活动开展几年来,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积极落实,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头汗两腿泥"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写出了大量的鲜活的好新闻。  相似文献   

18.
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好新闻是用脚板跑出来的。只有走下去:基层一线"抓活鱼";融进去:贴近百姓"接地气";沉下去:带着思考"解难题",才能跑出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说:“我希望这个报纸好好地办下去,多载些生动的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就是说,我们的新闻要千方百计地引起受众兴趣,以增强报纸、广播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