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红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4):60-62
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携手前进,它可以启迪心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对七至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要求就更加明确:“要学会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相似文献
2.
名著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起来的文化精华.阅读名著可以增长知识,引发思索,提高人文素养.本文就如何指导初中生进行有效阅读名著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激发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搭建阅读平台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4.
中学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使中学生掌握更广泛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来说,除了学好书本知识,还应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国家教育部门为此也指定了不少中学生的必读书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二部名著”,“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相似文献
5.
6.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名著是经过时间筛选的精品.阅读名著是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墨香”暑期社会实践小组立足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同水平的地区,以“初中生名著阅读现状调研——以甘肃、吉林、福建、贵州四个省份部分地区为例”为课题,对西部内陆的甘肃、贵州两省4所乡镇初中学校和东部沿海的吉林、福建两省4所城市初中学校,向初中生发放调查问卷725份,回收674份,采访家长、一线语文教师、校领导等相关群体,暑期支教,和走访当地图书馆、书店的形式进行调研.基于SPSS17.0和EXCEL软件数据分析,综述现状,对其反思,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9.
10.
读经典作品,是与高人对话,有如受教于名师,拓宽视野,开人心窍,启迪智慧,陶冶性情,获得审美享受,培养创造精神。因此,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把中小学生的阅读与鉴赏放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初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5万字;高中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不少于555万字。新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也增加了名著阅读与推荐的专项内容, 相似文献
11.
12.
读经典名著,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进取精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事实是什么样子呢?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很多学生"功利思想"严重,只懂拼命地争分数,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学生语文名著阅读能力,文章从借助影视,引导名著阅读;借助表演,延伸名著阅读;借助"写",感悟名著阅读;借助生活,指导名著阅读四个方面论述了初中生语文名著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同时也是一个阅读大国。我国的阅读传统源远流长。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初中阶段是同学们学习生涯的一 相似文献
16.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18,(1)
近年来,社会高速发展,网络和电子科技产品逐渐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电子科技产品吸引了大多数中学生的目光,以致他们对名著的兴趣越来越少,甚至敷衍对待语文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从这一现象出发,简要论述阅读名著对初中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状态渐趋浮躁,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传播方式迅速兴起,大众媒介信息造就的快餐文化大肆流行。而在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甚嚣尘上,一些教师急功近利,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导致学生阅读率下降,我们的经典文化——名著自然坐了“冷板凳”。因此引领学生阅读、名著迫在眉睫。文质兼美的名著比之其他教材有着更为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和大师携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启迪他们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19.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就像与大师携手,能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教材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尤其是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强化。但是,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学经典更是人类文化精粹的积淀,是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是一个时代文学成熟的标志,是垂范后世、历久弥新、被众多读者所传诵的文本,它总结并隐喻了一个时代,有恒定的文学价值。同时它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流动和发展,使文学经典又具有流动的特征。它的变动符合变化了的时代与人们重新审视经典作品的需求,并被多数人所认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