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宣传《民法典》不仅是高校法律基础课和民法专业课教学中的基本目标,也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青年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和素养的基础要求.为实现对大学生的正确思想政治引领作用,需要在《民法典》专题教育教学中明确总体目标、教学方式和内容选择.  相似文献   

2.
《民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是维护民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准绳。民法相关的课程是法学教育的重点,尤其在法学教学以及司法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民法实践课程的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中笔者以日常教学经验为依托,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本文以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以及其司法解释为基础,对民法中"推定"、"视为"两词在不同条文中的具体规定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通过对两者的准确把握,加深对民法条文的理解。同时初步探讨和分析"推定"与"视为"所衍生出的法律推定与法律拟制问题。一、我国民法中的"推定"经过检索,《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法律条文中共有12处用到"推定"一词,包含于9个法律条文中,具体  相似文献   

4.
《罗马民法大全》与罗马妇女法律地位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民法大全》不仅是西方民法的母法,而且就其提高罗马妇女的法律地位而言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罗马民法大全》在人身处境、财产及婚姻等方面提高了罗马妇女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5.
对胎儿权利损害的情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增多。《民法总则》第十六条的规定有限度地承认了胎儿在遗产继承和接受赠与等方面的民事权利能力,然而,当前法律关于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规定尚未体系化。提高法律适用水平并在《民法总则》第十六条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当前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胎儿应受保护的权利范畴,完善胎儿权利行使机制,同时重视胎儿民事权利保护过程中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是充分实现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德国民法是世界立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德国民法对中国民法的重要影响已是法学家的共识。德国民法在以下方面对中国民法产生了影响:翻译德国法律、《中华民国民法》编纂模式及主要内容;德国民法的思想精神影响了我国民法的发展;我国民法在祖国法律的统一问题、法律移植问题、抽象物权行为理论问题、民商分立问题、五编制问题上借鉴了德国民法。  相似文献   

7.
论案例教学法视角下的民法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理论、法律规范处理案件和纠纷,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民法教学是民法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但在民法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应注意案例的选择及课堂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民法教学工作,尤其是民法本科教学,在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民法本科教学中,应以让学生了解“民法是什么”为主要目标,使其系统掌握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与基本理论,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任课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法思维,从“实然”层面准确解读民法典所设置的基本规则,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法典》的颁行,对于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宣讲普及任务艰巨,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包括"民法思维意识"有待提高.将《民法典》融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提高大学生"民法思维"的重要途径.高校现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安排未体现《民法典》相关内容.因此要就与此相关的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表现出扩张和受限两种不同的趋势.晚近国际私法立法一方面对意思自治的方式、时间以及其适用范围规定得越来越宽松,另一方面,强调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排除强制性规则,并将特殊合同与一般合同相分割,限制意思自治在特殊合同中的适用.意思自治在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的这种发展趋势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我国民法《草案》第9编扩大了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范围,增加了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合同,还将意思自治延伸到国际合同形式的法律适用.但是,参考国际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发展,借鉴国际立法经验,我国民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还存在缺陷,应当对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9,(2):87-93
国外的民法(典)鲜有民事责任的专章规定。我国《民法总则》在第八章以专章形式规定"民事责任"。这是我国民事立法的重要特色,是对《民法通则》有关"民事责任"章规定的延续和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时代创新,是中国法律智慧对世界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贡献。从应然性角度,我国《民法总则》"民事责任"章在"民事责任形态""责任竞合""归责方式"等方面仍有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民法学教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思维能力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民法学教学创新的关键;民法学教学应当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3.
《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中职法律相关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课程,其教育教学有效性直接影响着专业学科的教学。同时,对于《法律基础》教学的革新也是近年来中职法律专业教学的热门话题。参与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引入,使得《法律基础》教学有了新的理念和改革方向。然而参与式实践教学存在的弊端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期促进《法律基础》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人的生命权、健康权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利形式。中国传统法律中常常用杀人偿命的方式解决人身损害的问题。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大清律例》关于人身损害的民法救济问题,即从人身损害的用途分析了《大清律例》中关于人身损害的民法救济的内容,从关于人身损害的所有法律规定及相应的处理手段探讨了其特点。从惩罚、补偿及赎罪等方面论述了民法救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生效实施,我国进入民法法典化的时代。法学专业的教学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培养,处于法典化时代的民法课程教与学也应当反映民法法典化带来的深层次变革。我国民法典的颁行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与国情实际,民法教学必须深刻理解并反映民法典颁行的重要意义,应当以教义民法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对法科学生进行严谨的民法思维训练,使之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民法知识,并具备运用民法典的能力,在工作中实现法律理解与裁判案件的统一,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合格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民法总则》第十条将习惯确认为民法法源,是我国法律适用的一大进步。但并未对法理作出规定,致使法理并未成为我国民法之法源,而我国司法实践中也存在法理作为民法法源之典型裁判。本文即针对这一情况,对《民法总则》第十条的规定展开反思,从比较法的视野结合案例论证法理能否成为民法之法源、如果法理可以作为法源又如何具体适用、民法法源中缺失法理会带来哪些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行政法理论和民法理论的研究,运用民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体育彩票销售管理暂行办法》,从法律角度分析了体育彩票买卖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及其法律关系,以便于解决体育彩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国体育彩票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学校在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应不断改革《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求取得教学实效.本文在分析《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步入"选考"时期已将近两年。本次考试制度改革除了考试时间、考试次数的变化外,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和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两大模块成为所有政治选考生的必考部分。对绝大多数非法学科班出身的一线教师而言,选修5的教学和备考过程存在诸多难点和疑点。面对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弄懂教材、吃透教材,传递法律知识、培育法治意识成为广大教师的一项既有挑战又极为重要的任务。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材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令人起疑,使人困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法律基础》是高校"两课"中的一门重要公共必修课,依据《法律基础》课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以及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在《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实践.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