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初年的司法体制在制定法律法规以确保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严禁司法党化、重视法官队伍建设、律师制度的实行及大理院造法确保司法统一等方面,有促进司法独立的进步性,同时也存在兼理司法法院、特别法院等对司法独立的反动性,但民国初年仍进一步发展了清末已经开创的司法独立体制,其进步性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国的司法一直处于或依附或受制于行政的从属性地位,形成"行政兼理司法"的模式。这不仅是古代中国的司法形态,也是当下司法改革和探索的历史条件。我国尽管经历了从"行政兼理司法"到"司法独立"的探索过程,但是当下的司法改革仍然无法摆脱"行政兼理司法"权力关系格局的影响。这也是当下研究古代中国"行政兼理司法"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古代中国的司法一直处于或依附或受制于行政的从属性地位,形成"行政兼理司法"的模式。这不仅是古代中国的司法形态,也是当下司法改革和探索的历史条件。我国尽管经历了从"行政兼理司法"到"司法独立"的探索过程,但是当下的司法改革仍然无法摆脱"行政兼理司法"权力关系格局的影响。这也是当下研究古代中国"行政兼理司法"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媒介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自由为由干涉司法独立,以道德审判取代司法审判。“媒介审判”的产生归结于司法的缺位,新闻界的越位等。防治“媒介审判”,新闻界重在明确媒介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定位,司法界则应在增大司法的透明度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司法独立的司法屏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司法独立是现代国家司法制度中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制度,但现实中我国司法独立不尽如人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司法改革的原则和目标,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我国应该建立垂直的司法领导体制,完善国家权力之间的制约机制,深入司法机构内部的机制改革,在我国真正确立司法独立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中存在“司法独立的制度虚置、理性司法制约的缺位”这一普遍性结构缺陷,形成了司法制约与司法独立自我关联的“悖论”,因此应建立司法公信与司法独立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司法独立是近代西方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准则。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定和不断推进,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司法机关为之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司法独立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入手,对中国司法独立面临的问题,司法独立应该正确选择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保证司法独立的实现,并力求对我国的司法改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司法不独立,必须导致司法不公正,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妨碍了司法独立,从而使司法难以公正,。因此,要实现司法独立,必须改革现行的司法制度,要理顺司法与人大的关系,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司法机关内部即审判和检察的关系,并改革法官制度,提高法官素质。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我国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保障,而司法独立的实现需要检察功能的重新定位。长期以来,我国检察机关功能庞杂、效益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刑事诉讼的要求,理应随着刑事诉讼制度的变革作相应的改革,加强其侦察功能和探诉功能,同时将其司法审判监督功能剥离出来,移交人大机关。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司法独立实现的一般途径,即体制独立,经济独立,法官独立,结合中国目前的状况,实现司法独立,必须解决在西方法治国家早已解决或不存在的一些前提条件,即司法独立意识,司法队伍素质,人大保障司法独立,检察尊重司法 独立。司法独立的最终实现,离不开对法官的适当监督。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审判制度自产生以来,一直是行政和审判合一,审判从属于行政。法官非职业化现象严重,特别是法官管理的官僚化现象十分严重。20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行一系列司法改革,但囿于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司法独立,特别是法官独立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因此,我国的司法改革要想达到公平公正的目标,不仅要从形式上保障司法独立,而且还应从实质上保障司法独立,特别是法官的独立。彻底摒弃法官的官僚化,还法官职业化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在“法治”的实施过程中,司法的功能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司法存在着一些抑制其功能发挥的缺陷,现行的司法难以适应法治建设的需要。因此,建构合理性的司法已刻不容缓。从分析我国现行司法的主要缺陷入手,分别从司法独立、司法程序、司法文化三个方面尝试提出建构我国合理性司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司法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焦点之一。司法独立的基本内涵要求司法权独立、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法官独立。现代化法治国家是以司法的现代化为基本条件的 ,司法独立是司法现代化的核心 ,法院机构独立又是司法独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司法独立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司法独立的内涵入手,指出司法独立的重要性,提出在我国特定的国情和司法环境下应该改革法院体制和法官制度,调整政治与司法的关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上下垂直的监督机制和严密的司法体制,以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法律经过“礼入于法”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礼法合流”、“礼刑并用”的基本特征.造成中国古代法律与道德不分,将家规族法纳入国家法律体系,产生了古代行政兼理司法和重刑轻民的特点.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司法的公正性是司法的永恒主题,也是司法的初衷所在和社会所终极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司法利益的局部化,司法独立的脆弱性,司法体制的不科学,司法人员中的某些腐败行为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司法的公正性,为此,本从改革法院管理体制,完善法官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司法独立是实现新时期"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司法作为法治建设的最前沿,其制度建设深刻影响着"法治中国"新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文化建设等途径,健全和完善我国司法独立制度,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传媒与司法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媒体对司法机关的监督.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推动司法进步;但如果媒体监督不当,又会对司法独立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要以促进司法公正为契合点,建立新闻媒体对司法监督的相应制度,使得媒体对司法权的监督有章可循。只有这样,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才可能达成一致,从而实现二者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略的产生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从未单独而孤立地提出“以德治国”方略 ,而是将其作为“德法兼治”方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来的 ,因此也就不存在以德代法的问题。“法治”与“德治”是两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历史范畴。“法主德辅”是“德法兼治”及其法治本质的属性规定 ,明法分教是初级阶段“德法兼治”的现实规定 ;依法领导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司法独立”是“依法治国”的保障 ;官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关键 ,德政建设是以德治国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司法的公正性是司法的永恒主题,也是司法的 初衷所在和社会所终极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正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司法利益的局部化,司法独立的脆 弱性,司法体制的不科学,司法人员中的某些腐败行为 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司法的公正性.为此,本文从改 革法院管理体制,完善法官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 进行了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