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为司法公正,司法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如何,以及如何实现司法公正等问题,是目前诉讼法学界同仁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当事人是评价司法是否公正的主体。为了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提高法官素质和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
司法公正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程序公正;一是实体公正。理想的公正结果应是两种公正达到一致,但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程序本身的不完善性,两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章探讨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产生冲突的原因,提出当两发生了冲突时应树立“程序优先”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程序公正的演进逻辑看我国程序公正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阐析了程序公正发展的源流及其深刻内涵,通过梳理程序公正的发展脉络,认为程序公正的发展演进有其内在逻辑规律,并追循其逻辑轨迹提出了程序公正的标准体系,进而为我国程序公正的制度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和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4.
程序公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核心要件,司法公正应从程序公正开始。即使实体公正是司法的最终目的,达成它的唯一途径依然是程序公正。因此,程序公正不仅应当成为实体公正的必要前提,还应当成为司法公正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正是法律价值的评价标准,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实体公正是公正的本源,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手段。实体公正具有相对性,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实体公正优先论和程序公正决定论皆不可取,在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发生冲突时应该坚持程序优先。实现司法公正需做到以下几点: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建立能够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司法体系;建立健全司法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惩治司法腐败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考查课堂公正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检验课堂公正的二维结构:课堂分配公正和课堂程序公正的稳定性.采用纵向设计的方法,结果发现:课堂分配公正、课堂程序公正对学业成绩均有显著预测作用;课堂分配公正和课堂程序公正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学生的课堂公正感不高,尤其是课堂程序公正感较低.  相似文献   

7.
刑事审判公正是对刑事司法活动的理性和理想要求,包括刑事程序公正和刑事结果公正,其核心是程序公正。影响我国刑事程序公正的原因包括审判独立没有得到真正实现,定期宣判等,应以相应对策解决。  相似文献   

8.
程序公正体现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理顺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成本的关系,能为最大限度地实现程序公正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司法公正是法自身的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它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在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真正内涵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碰撞和冲突。本文试图揭示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对我国司法改革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杨晶丝 《丹东师专学报》2001,23(4):46-47,30
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程序,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核心内容,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司法公正,必须要从实体公正逐步转向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1.
杨晶丝 《丹东师专学报》2001,23(4):46-47,30
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程序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核心内容 ,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实现司法公正 ,必须要从实体公正逐步转向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大学制度公正性的重要内容,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性不仅是大学制度公正性的主要表现,更是大学制度公正性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中立、平等、民主、公开等价值取向是大学制度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保证了大学制度程序在整体上发挥最佳效能及更加公正、合理。我国现行大学制度在实践中所反映的制度程序过弱的民主参与性、过强的封闭性及中立性缺失不仅削弱了制度程序的权威性,更导致了大学制度的不公正,造成了负面的后果。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将中立平等、民主参与、公开的大学制度程序加以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以监督和保障大学制度程序的公正性,实现大学制度的公正。  相似文献   

13.
司法是司法机关运用法定的程序解决纠纷或争议的活动。司法公正是司法的固有之意,是依法治国对司法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所追求的核心价值目标。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程序公正不仅可以保障实体公正,实现其:工具价值,而且程序公正还有其自身独立的价值。即程序公正本身体现着社会民主、文明、人权保障和法治精神。司法能力和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实体公正的个体评价性决定了程序公正在司法公正中的优先价值。由于程序公正对司法公正能否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冈而有关诉讼程序的改革就成为我国司法改革的重点利难点。  相似文献   

14.
会计结果不公正一直是困扰企业、投资者以及政府的老问题,会计结果的公正性单从其本身很难作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评价。为解决此问题,从程序的角度来阐述,通过程序公正、程序正义的价值和会计程序公正的论述,认为保证会计结果公正的途径是程序公正。同时,从程序优先、会计程序的制定等五个角度论述了如何保证会计程序的公正。  相似文献   

15.
公正与效益是诉讼程序的两种价值目标。程序公正有其必要的构成要素。采取措施提高诉讼程序的效益也有其必要性。本文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二者关系具有;中突性、互动性和整合性的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必须兼顾二者.必要时遵循公正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正是人类社会的司法理想,其实质是法律公正的现实化,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不过是法律确立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现实化形式。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应当以整体公正为归宿。法律则是司法公正的唯一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程序,并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了美国刑事诉讼中辩诉交易的现实主义公正观;分析了美国刑事诉讼中辩诉交易的效率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的必要性: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是新型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正是实际解决当前不公正问题的必然要求。同时提出了完善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客,即坚持全面的论正观。  相似文献   

19.
程序公正与司法公信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法程序公正至少包括司法的中立性、平等性、公开性、参与性、效率性、终局性等主要构成要素。程序公正要求司法程序的每一个环节运作都应具有合理性,只有做到程序公正,司法的公信力才能得到提升,因此,程序公正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程序瑕疵是在保证主要事实明确、实体基本公正基础上的次要性程序违反,不会根本影响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实现,在法律后果上也不以无效或被撤销为必然。通过对一个程序争议的典型行政诉讼案例的分析,在论证程序正义的双重性价值的基础上,区别程序瑕疵和程序违法 (狭义 )的不同特征和法律后果,可使程序法在行政处罚中的适用更具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