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研究以国内外7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案例,对社会科学领域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培养目标方面,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注重跨学科性,兼顾学术性和应用性,在尊重学科知识逻辑的基础上形成各自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识类、公共类、专业类、发展类课程紧密结合,国内相对注重专业教育,国外相对关注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表现出课程模式多样化、课程内容差异化、课程设置特色化特征;在培养过程方面,国内外高校注重构建体系化、常态化的学业学风机制,国外高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制度相对更加规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已形成特色化的实践教学设计.未来,我国高校应平衡三种高等教育哲学观,重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定位;关注通识素养与通识教育,构建嵌套型课程体系结构;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呼唤从"教"到"学"的范式转换;拓宽实践平台与活动模式,构建有机融通的要素链.  相似文献   

2.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成果集聚的重要场所,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依托,对促进高校人才资源开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实践项目知识库,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依托,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3.
高校交叉学科组织模式及其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组织形态的交叉学科是指围绕知识形态交叉学科而构建的组织体系。交叉学科的组织模式种类繁多,在高校中表现为跨学科学院、跨学科研究(所)与研究中心、学科群、跨学科计划、跨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多种模式。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系统特征,即:持续发展性、前沿创新性、开放流动性和灵活多样性。交叉学科的组织模式在学术创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鉴于黑龙江省地方高校的平均综合实力较弱,建立人才培养联盟势在必行。从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人才培养联盟的雏形模式和较为一般的组织模式,以期为黑龙江省地方高校建立人才培养联盟奠定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实施博洛尼亚进程以来,瑞典大学灵活教育发展模式颇具特点。瑞典大学的灵活教育模式涵盖了以攻读学位为目的国际化灵活教育和基于自主学习的灵活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瑞典建立了灵活学习中心和大学网络联盟两个灵活学习机构对灵活教育进行管理,以此服务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而基于灵活教育的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个人学习帐户的支持。借鉴瑞典高校经验,为了促进我国灵活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可尝试构建高校人才逆向供应链、实行灵活多变的学分体系、建立高校个人学习账户、推行大学网络联盟模式,同时加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国际化语境。  相似文献   

6.
朱惠娟  韩照祥 《考试周刊》2015,(35):131-132
卓越人才教育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大改革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型技术人才。本文在大类培养背景下,通过分析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当前高校科技人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构建适合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建立校企联动和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建立卓越人才的教育联盟、拓展卓越人才培养经费渠道和加快卓越人才教育资源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构建的以“研究生领域”为核心、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主修和辅修学科相结合的制度、建设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以及组建导师特别委员会等有效措施,建立了完备的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认为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应该借鉴康奈尔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敢于打破体制障碍和学科壁垒,推进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机构建设,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机制,建立面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组建交叉学科导师团队,探索出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有效路径,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发展交叉学科对于提升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有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受传统管理体制及单学科组织体系的影响,我国高校交叉学科建设面临不少困境和障碍。当务之急是将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规范建立跨学科的基层研究单位,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管理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多元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应社会进步与发展需要而采用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策略体系及运行方式。在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的培养理念、教育定位、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一样的转变。而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既有利于其在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同时也对其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地方高校在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地方特点及需要,对所设专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本文从对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现状的研究出发,尝试探索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一般路径,旨在为地方高校整体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出发,结合自身嵌入式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经验,立足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针对"基础、核心、重点"这三大问题深入探讨,提出了在交叉学科视角下以"目标""应用""能力"三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给出了高校转型试点中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面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中文师范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因此,加快高校中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了高校中文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交叉学科对于提升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和有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受传统管理体制及单学科组织体系的影响,我国高校交叉学科建设面临不少困境和障碍。当务之急是将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到战略高度,规范建立跨学科的基层研究单位,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管理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多元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校高新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教、学、研融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实践型实训基地,引进国外办学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建立虚拟研发联盟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技术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是体现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关键要素,是高校最为关注的和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一个典型代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IT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借鉴先进的CDIO国际工程教育模式与方法,构建了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该体系体现了东软教育的最高关注。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和特点,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应协调配合,共同构建起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涯规划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其内涵在于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从而探索建立自主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和需求导向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优化教育机制、提升教育对象针对性,同时通过保障智力支持、丰富教育形式、科学构建课程、搭建各类平台等措施,达到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高校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质量和构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培养农业与GIS融合的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是智慧农业、黑土地保护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针对GIS与农业交叉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探究交叉学科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框架,创新GIS与农业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既满足GIS学科发展要求,又具备农业区位理论与农业应用思想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逐渐重视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因此面对着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应用型人才也是高校的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重点,成为近几年来高校追求的目标。然而,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并没有成功地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也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逐步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育思维,开展探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更深层次的教育改革。本文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阐明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最终提出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交叉学科的定义、学科交叉融合的使命和交叉学科的设置需求,并探讨了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困境,提出了建设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该研究对于了解交叉学科的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促进交叉学科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实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产生、发展现状、合作模式以及在合作中的问题,提出了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的和原则:发挥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当中的作用,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建立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平台,加强高校主导型的战略联盟组建模式,明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的责任与义务等对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才能更加持续有效地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