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全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时,隐藏在或被遮蔽于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的家庭伦理尤其是代际伦理问题,常常不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但它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很不和谐的因素。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精神,尤其是家庭代际伦理。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期,重建平衡互惠的养老代际"责任伦理"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重要条件。晋陕两村举办群众活动与全村性节日庆典的实践,显示出农村社会重构养老代际"责任伦理"的探索与创造。新的养老代际"责任伦理"较好地契合了农民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养老代际互动需求,成为一种易于实践的责任伦理,也使农村家庭养老中的代际关系更趋均衡互惠。村域社会内部紧密的良性社会互动,是养老代际"责任伦理"生产与重建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程向阳 《考试周刊》2010,(53):252-253
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人口问题,而且是伦理问题.人口老龄化导致了社会重心过度前倾、代际价值观趋向断裂、代际公正缺失、老人缺乏伦理关怀等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给社会和谐带来了一定的不和谐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政治伦理与伦理政治--析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本,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政治理念之一,表达着一种非常好的政治伦理,却与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官本"--一种非常不好的伦理政治并行而不悖.深入到民本学说之中去考察,就会发现传统民本学说的内在理论缺陷民本的政治伦理所建基于其上的"伦理结构"是内在冲突的,从而导致民本学说空有美好的政治伦理,却不可能发展为如何把这一政治伦理落实为政治制度的政制学说.进而,民本学说的政治哲学天命说及其道德理想主义更是从根本上弃绝了任何政治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以金融危机是综合性危机为立论基础,指出消费主义是金融危机的伦理文化根源,并循着这条思路,提出了当代中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伦理文化对策.作者认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组合拳"来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思路.要以"适度消费"为消费伦理原则,引导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社会消费风尚和加强消费伦理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6.
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使代际伦理的建构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作为反映代与代之间伦理关系的伦理形态,代际伦理的理解可以从两个向度把握,即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其中代内公平是现实性问题,代际公平是理想性问题,二者在理论上实践中都有优先选择性问题.本文从代内公平优先于代际公平的角度论述了代际伦理的建构以及公平伦理诉求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假托春秋之义,从"屈君而伸天"推导出"限君"与"伸天"的政治伦理制衡机制.在这里,他的第一重意思似乎已经完成.循此设计理路,他进而以阴阳五行说与中央政府的基本组织结构相比附,设计出第二重意义上伦理制衡机制.至此,他完成了"以天限君"与"五行生克"的政治伦理逻辑的推演与建构,试图以此为汉武帝的改制提供新的政治伦理思想和范式.  相似文献   

8.
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加以发展,就必须以现实提出的问题为对象,研究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新领域和新问题。代际伦理这一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突出的问题就是这样的新领域和新问题。它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代际伦理支持问题、道德价值观的代际及其代际沟通问题、代际公平和代际正义问题、家庭代际伦理问题、现代科技所带来的代际伦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先秦社会剧烈变迁的过程中,以"孝"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和以"忠"为代表的政治伦理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在先秦传世文献中,尊亲和事君、私情和公义时而统一,时而冲突。考察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关于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的关系的论述,发现早期儒家关于忠、孝所分别代表的政治伦理和家庭伦理的关系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政治伦理逐渐强化并取得对家庭伦理的优先地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根据Liesheth Korthals Altes,Nussbaum,Chinua Achebe三位学者对叙事伦理伦理的思考,本文对任碧莲的短篇小说《谁是爱尔兰人》从叙事伦理角度进行解读。根据Korthals Altes叙事伦理探讨世界面临的困境,并为走出困境提供解决办法的观点,本文指出《谁是爱尔兰人》中第一代华裔在美国面临着后代伦理选择困境。根据Nussbaum的文学评论有责任考虑伦理问题以使社会更加公正的观点,本文认为多种族的美国,各族裔应该尊重他族文化,这是社会应追求的公正之一。本文另一个思想来源于Chinua Achebe,他的思想启发了本文对于多种族背景下的美国社会中第一代华裔在族裔伦理选择问题上的思考,即第一代华裔应选择开放地对待异族,不歧视异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