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吕楼、前掌大、大康留、轩辕庄等地多次出土商代中期青铜器,本文选择其中12件器物简要介绍形制,并作铸造工艺描述及成分分析。大康留等四处地点均位于泗水支流薛河流域,出土青铜器时代特征鲜明,组合相对完整。这批青铜器的合金材质以铅锡青铜为主,兼有少量含铅的锡青铜,锡含量均较为适中,与同期郑州、安阳等地青铜容器的材质规律一致。大康留尊、轩辕庄斝等部分器物含银量较高。部分器物经过补铸,补铸材料包括红铜、低锡青铜及含砷、银的铅锡青铜等,材质较为杂乱。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殷墟文化时期的镶嵌绿松石方缶、钺与戈等兵器,这几件器物反映了殷墟文化时期镶嵌绿松石青铜器多为兵器、车马器等器类的特征。殷墟文化时期的绿松石镶嵌工艺既有精细、粗糙之别,也有等级高低之分。较高社会等级所使用的器物,其绿松石嵌片往往更为精制讲究。但绿松石镶嵌并不代表较高的社会等级,或者作为表达较高社会地位的必选物。这反映了镶嵌绿松石青铜器在中商文化之后已经失去礼器地位,绿松石成为青铜器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3.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栏目有考古研究、青铜器研究、佛造像研究、钱币研究、陶瓷器研究、玉石器研究、奥服研究、书画研究、奥图研究、墓志碑帖研究、文献典藏研究、近现代文物研究、近现代人物研究、馆藏文物研究、文物保护研究等。欢迎国内外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4.
刘树满 《大观周刊》2011,(5):108-108,60
商代晚期是中国青铜器的核心时期,它矗立于奴隶时代文化的巅峰,它的创造经验不但直接影响了当时各个不同的艺术门类,而且直接为西周前期所继承。尤其是商代晚期青铜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两周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使中国的青铜文化达到了第一次高峰。  相似文献   

5.
201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总共开放312天.接待观众总数8062625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26万人次,其中包括未成年人观众139万人次,占比17%i北京地区观众356万人次.占比44%:外籍观众77万人次.占比9.5%。  相似文献   

6.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200米处。2017-2018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现“甲”字形大墓5座(M1-M5)、长方形中小型墓7座(M6-M12)、车马坑6个以及灰坑5个,出土青铜器、陶器、玉石器、骨器等600余件(组)。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晚商时期的历史、礼制、文化和国家政治结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8.
唐代以前的铜器习惯上称为古代青铜器,其历史既久,发展变化也很大。从商代至唐代,各个时期的铜器在铸造工艺、花纹、铭文上各有特色。如商代青铜器的花纹,多为平纹、二层花纹、三层花纹;图案则是被夸张与改造过的各种动物形象,如四条腿的动物,在有的铜器图案中被改为两条腿,有的动物羽毛被代之以篆形纹等。平纹铜器的饕餮纹,在形象之间多以回纹填空,大空间填上大方空细回纹,小空间填上小方空细回纹,微小空间填上小点方细回纹或小长方空细回纹。二层花纹的纹饰多是窄而凸,常为夔龙纹,空间填上细回纹。三层花纹的纹饰在器物上凸起,旁边凹下去…  相似文献   

9.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栏目有考古研究、青铜器研究、佛造像研究、钱币研究、陶瓷器研究、玉石器研究、典服研究、书画研究、典图研究、墓志碑帖研究、文献典藏研究、近现代文物研究、近现代人物研究、馆藏文物研究、文物保护研究等。欢迎国内外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10.
解析商代青铜器饕餮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本文通过对饕餮纹的特点及饕餮纹的象征意义的分析来阐述饕餮纹的内容,以此来说明商代饕餮纹在青铜器上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两面鼎形铜镜,分别为双龙丹鼎镜、河澄皎月龙凤镜,以往其年代被笼统地定为宋代。通过对目前收集到的15面鼎形镜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南宋较为流行的双龙丹鼎纹饰做进一步考证,可知国博藏两面鼎形镜的年代约为南宋中期偏晚,铸造地点应是在南宋统治范围内的南方地区。两面鼎形镜的性质不同。双龙丹鼎镜的性质应与道教有一定关联;河澄皎月龙凤镜则属于世俗性质的铜镜,是文人尚古倾向的反应。鼎形镜的出现,是北宋朝廷礼制改革、古器物学盛行的结果。除鼎形镜外,南宋时期还出现了钟型、盾形等异形铜镜,皆可视作北宋金石学对南宋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物质体现。  相似文献   

12.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栏目有考古学研究、古代史与文物研究、艺术史研究、近现代史与文物研究、馆藏文物研究、展览评论与资讯、博物馆学、文物科技等。欢迎国内外作者惠赐稿件。来稿请按照如下要求:1.稿件一般不超过12000字,尾注。文前附400字以内的中文、英文内容提要,关键词2-5个。寄文字纸质稿件及光盘、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于2011年3月22日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简称国博基金会)。国博基金会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独家发起、北京市文化局作为上级主管单位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其主要业务范围为:(一)资助国家博物馆建设。(二)资助文物考古及遗址保护、文物保护及库房维修、文物修复及技术发展、文物及艺术品征集、文物及艺术品陈列、文物及艺术品研究、文物及艺术品数据库、文物及艺术品出版物。  相似文献   

14.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面向国内外发行。主要栏目有古代史与文物研究、近现代史与文物研究、艺术史研究、考古学研究、藏品研究与欣赏、展览评论与资讯、博物馆学、文物科技等。欢迎国内外作者惠赐稿件。来稿请按照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15年12月16日下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观看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等展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来到我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展厅参观了后母戊鼎和大盂鼎等镇馆之宝。在国之重器后母戊大方鼎前,梅德韦杰夫总理认真观看,详细询问鼎的用途和制作工艺,表现出十分浓厚的兴趣。当得知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如此高峰,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庄里西遗址历年出土大量周代文物,其中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青铜器已有简要报道。本次选择滕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出自庄里西墓地的18件周代前期青铜器进行简要介绍,以展现墓地连贯的年代跨度,并进行合金成分及泥芯材质检测分析。庄里西周代前期青铜器主要体现周文化特征,通过类型学及制作技术分析,也可甄别出少量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划时代意义。民国成立之初,中央和地方军政机构制作、颁发了不少辛亥革命纪念章。大部分辛亥革命纪念章的主图案为革命旗帜,主要有十八星旗或五色旗,还有不少是二者交叉兼用的。如果从纪念主题上来说,辛亥革命纪念章大体可以分为光复纪念章、中华民国纪念章和改元纪念章三类。辛亥革命纪念章的旗帜图案和文字主题虽然样式各异,但其中含有民国色彩的较为常见,如五色旗的背景图案、共和与改元的纪念主题,而带有浓厚"排满"元素的并不多见。这种差异性和集中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辛亥革命阵营中革命派与立宪派对民族主义价值理解的分歧,及其"排满"逐渐让位于以创建民国与五族共和作为主流宣传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提梁三足铜炉和两件龙首柄铜熏炉,通过梳理比较,提梁三足铜炉与湖北汉阳蔡甸、湖南攸县和安徽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三足铜盆形器最为相似,且承袭了东周到两汉时期金属炉常见的链状提梁,当属三国东吴时器,这类三足铜炉常与(镳)斗、(镳)壶(盉)和熨斗同出,内置木炭,可以为这类小型器适当加热和保温,功能类似暖炉,其...  相似文献   

19.
上林苑始建于战国秦时期,汉武帝时期对其进行了扩建,使其面积和功能达到最盛的规模。上林苑作为一处综合性的皇家机构,自有一套管理系统,它隶属中央少府,并设置有上林尉、上林三官等职能部门加以管理,其中上林三官铸造了数量颇多的铜器。国家博物馆藏有三件上林铜器,两件是出土于上林苑范围内的窖藏物,一件是自晚清就有著录的传世品,它们是研究汉代上林苑及其用器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三件铜器,可以看到上林苑铜器有着一套严密的生产与管理制度,而在具体使用中也存在异地调用的情况,包括调入和调出。本文旨在从国博藏上林苑铜器出发,系统整理出土、传世及仅见著录铭文的西汉上林苑铜器,并对器物制作、物勒工名、度量衡等问题加以讨论,这对于研究秦汉时期宫苑、汉代用器制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5年9月11日,由我馆主办的"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专题展"开幕。我馆馆长吕章申,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文博界专家孙机、杨泓、王连起、单国强,我馆领导李六三、陈成军、古建东等出席开幕式。吕章申馆长说,国家博物馆建馆一百多年来,在一代代国博人的努力下,才有了今天丰富的馆藏。近十余年来,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藏品总数达453922件。为使这些文物藏品让更多的观众鉴赏,特别策划了这个专题展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