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识读能力是审美和感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奠定学生的识读基础;引导多元观察,降低学生的识读难度;引领有效鉴赏,提升学生的识读能力;进行图像对比,提升学生的识读品质,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59):7-8
面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热潮,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如何把传统文化演变成富含情感和文化内蕴的深层知识构架,进而转化成根植于学生内心的民族情怀,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思考。在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美术教材里的许多内容都是传统文化的生动再现,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往往是分离的。本文旨在通过美术欣赏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由于现代话语的多模态性,传统语法教学“讲授——学习”的单一模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培养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势在必行,合理利用各种多模态资源,从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学习者的语法学习以及实践中充分发挥各种模态的优势,从而达到多种模态协同表达信息,最终实现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多模态识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交际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语言模态已受到其他符号模态的挑战,话语世界已呈现多模态特征。单纯的语言文字识读能力已不适应多模态话语的发展,多模态化的外语教学核心思想是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而多元识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兴起的,研究方面仍处初级阶段,尤其在对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方面极为欠缺。本研究将探讨在多模态环境下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多元识读能力,给外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表明:课堂多模态教学与课外多模态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学习者多元识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图像运用能力是学习和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本文分析了图像运用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图像运用能力的现状,探讨了提升学生地理图像运用能力的策略,提出了以创新图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成绩考核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多元读写概念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将多元识读教学法引入英语语法课堂能够有效活跃语法课堂气氛,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多元识读能力。从多元读写理论出发,阐述了如何将这一新型教学法与语法课程的结合,从教师思想意识、教法、学生学法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现状的冲突着手,揭示出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英语识读能力的培养才是整个英语教学的核心和最终的目标。然后文章讨论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识读能力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模式以及该模式在专业英语识读能力培养各环节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图像使用广泛,教师需要加强对图像运用的重视和关注,在此意义上,针对图像运用存在的不足,优化图像运用策略和注意事项。具体而言,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课前对图像的收集、选择、分类,课中通过图像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适时运用,以不同方式恰到好处地出示,引导学生感知、体悟、比较,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多元识读教学法在探讨表意资源间整合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课程设计的概念,即根据话语意义选择合适的模态或模态组合的过程。影响课程设计的因素包括设计的资源因素、设计者的修辞立场及课程的目标因素。基于多元识读教学法的课程设计把教学过程按照阶段进行划分,学生在显性指导与批判性框定的基础上参与情景实践与内化式实践,在意义协商中发展表意资源、丰富意义潜势。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目标为课程设计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包括教学评估系统的新设计、学生情感因素的新考量及教师发展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学习能力培养是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要求。听、说、读、写是小学生英语学习进程中应掌握和具备的根本能力。教师与学生在交流、对话、沟通等互动过程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升。本文笔者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体会,对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运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王曦 《中学生数理化》2004,(3):30-31,34
生物是一门综合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这其中不乏一些微观方面、生理过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用文字表述难以理解的知识,如果通过运用生物学科中的图像(生物课本中的彩图、插图、图解等合称为图  相似文献   

13.
对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从让学生处于自然的条件下观察、精心挑选材料、指导学生边思考边观察、及时记录和交流发现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初中是英语语言学习的进阶阶段,在学习期间有许多基础语法、单词等都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积累,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那么教学效果可能就不会令人满意。目前,实践运用是初中英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高。本文以《少年王冕》(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从理清顺序,把握文本线索;聚焦语言,引导自主感悟;着眼朗读,体会文字意境;发挥想象,填补文本空白等方面谈谈指向培养语用能力的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马云 《文科爱好者》2023,(5):182-184
优化以多元识读能力培育为目标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与人文素养。文章基于多元识读能力的内涵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7“At Weekends”为例,阐述指向多元识读能力培育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运用不同图像史料不仅能够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史料分析意识,还能极大地拓展知识面,在巩固历史知识的同时揭示历史的内涵,进而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质的提升。随着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化,教师对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灌输不断加强,并逐渐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历史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史料素养的重要性,在课程中运用不同的图像史料,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史料实证素养。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数学在高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只有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高中教育。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相关的培养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睿 《科幻画报》2022,(10):273-275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美术学科的关注度较之前相比也更高,初中美术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更加全面。开设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审美判断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图片信息是现在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图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学生借助图片的识读、理解就能够快速的获取信息。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图像识读能力等,教师要借此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进行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微课展开教学,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利用微课能起到翻转课堂的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先学;利用微课能促进问题引领,帮助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利用微课能有效链接各种资源,促使学生突破认知的瓶颈;利用微课能融入时事新闻,促使学生升华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