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治通鉴>以"周封三晋"开篇,原因是司马光认为"礼之纪纲"得失,关系天下治乱.他通过总结"周封三晋"的历史教训,强调治国必须"责君严"、"倡德政"和"讲一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资治通鉴》隋纪部分删省时间、官职、人物、史事过程与原因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资治通鉴》删省时间、官职、人物、史事过程与原因方面,有承上部分删省、归类删省或完全删省几种情况。大体说来,司马光《资治通鉴》大部分删省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一些删省不当或失误,这在阅读和使用《资治通鉴》时必须加以注意的。  相似文献   

3.
司马光在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同时,亦完成了记载其对史料辩证取舍的《资治通鉴考异》,逐条汇集了异同的史料和说明了去取的理由。这种完整的考异体例,在中国史学史上实是创造。因此,《通鉴考异》不仅对研究《通鉴》的撰修有着极大帮助,而且在中国史学史上亦有着独特的地位。本文试图对《通鉴考异·唐纪》的史料价值加以阐发。就《通鉴》的史料价值而言,唐、五代部分是第一的,最重要的。相应地说《通鉴考异》亦是如此。《通鉴考异·唐纪》的史料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都概说(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旧史所说割据分裂时期诸政权的都城(一)战国时期诸国都城战国纪年的肇始年代,曾经有过不同的说法,司马迁《史记·六国表》始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司马光《资治通鉴》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这一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国为诸侯,吕祖谦《大事记》始于周敬王三十九年,亦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因为《春秋》纪年止于这一年。也有始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的,林春溥的  相似文献   

5.
"侧尊"是《仪礼》中经常出现的动作,常与"房"相连出现,多出现于行礼时的器物放置之处.唐贾公彦的《仪礼疏》和清张惠言《读仪礼记》作为对《仪礼》经注作出独到的见解的经典注疏,对"侧尊"的讨论存在互相矛盾之处.贾公彦认为《仪礼》中与"侧尊"有关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偶、独一",另一种是"旁""边".张惠言认为《仪礼》...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的司马光(1019—1086),用了十九年的时问,编撰了一部《资治通鉴》(通常简称《通鉴》)。这是一部有代表性的编年体史书。这部史书,对我们当代的史学研究仍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鉴》上起公元前四○三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公元九五九年(后周显德六年),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共三百余万字,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这样一部史学巨著,是在北宋皇帝英宗、神宗的支持下编写而成的。宋英宗和宋神宗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赵一民 《阅读》2014,(8):10-11
<正>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笔者认为进行有效提问很重要。一问"写什么""写什么?"看似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有些课文"写什么"显而易见,而有些课文就需要师生去探讨了,如苏教版第二册《司马光》一课,很多教师会总结课文写了司  相似文献   

8.
《日本刀歌》分别见于欧阳修与司马光文集中,从版本角度,及与日本刀主人钱君倚、歌咏者梅尧臣的交游角度考证,认为此诗为司马光之作可能性更高。梅尧臣、司马光所作两首《日本刀歌》为后人提供了新的歌咏题材,并在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成为后世以日本刀为吟咏对象的诗歌范式。  相似文献   

9.
从两汉到五代,我国古代最古老的编年体书载自由不受史家青睐而走上衰落境地,为了重振编年体史籍,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司马光在编著《资治通鉴》时,自觉地把长编法作为一种编纂方法引入史学领域,从而使史学界“弃编年而行纪传,史体偏缺者五百余年”的著史状况得到了彻底改观。  相似文献   

10.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早期所作的一篇关于探讨"体育"的文章,其中折射了青年毛泽东的"体育"理念.同时更蕴含了青年毛泽东的武术观念.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年毛泽东的武术理念进行探讨,认为:<体育之研究>中充分表现了青年毛泽东对武术的价值观念,包括:一,武术的强身健体之价值;二,武术在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