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公望的《溪山雨意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最重要的书画藏品之一。记载《溪山雨意图》相关信息的古籍文献约有27种,涉及题跋、铃印、评赞、记事等多个方面,角度不同,详略各异。文献记载最多的内容是题跋。国家博物馆藏本有黄公望自题、王国器跋、倪着跋三种,另有乾隆题诗一首。而文献中还记有张丑、陈嘉言、朱之蕃、李肇亨的题跋,均为国博藏本所未见。各文献所记载的题跋文字也多有异同。有些文献还记载了《溪山雨意图》的铃印和尺幅,亦与国博藏本存在异同。这些都是考察《溪山雨意图》传世版本的重要线索。由于文献所载之《溪山雨意图》差异较多,很难理清版本脉络,但可与国博藏本进行比较研究。此外,有些文献还记载了有关《溪山雨意图》的评介、诗赞和记事,这些都是研究《溪山雨意图》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
顺治十四年(1657年)醉耕堂刻《评论出像水浒传七十五卷》,附有翻刻陈老莲绘《水浒叶子》,其后重刊《水浒》间有依其图像传摹者。相沿翻造,鲜有精品,故《水浒叶子》向称无善本。及长乐郑振铎先生获单刻本《水浒叶子》,初以为明季原刻,收入所编《中国版画史图录》。而吴县潘景郑先生别藏一本,书口以《千字文》“天地玄黄”至“寒来暑往”纪叶码,凡二十叶,半叶一图像,共四十图像,于朱武图下书口处锲有“黄肇初刻”四字。两本图像相同,仅以  相似文献   

3.
<正>《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素有“纸上故宫”之称,现已出版绘画编、书法编、雕塑编、玉器编、善本特藏编等100余卷,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文物清点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三五”出版规划中的重要项目,在社会各界享有盛誉。其中《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书法编》占据着不小的比重,而《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书法编·清代卷》正是书法编的收官之作,共15卷。  相似文献   

4.
“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是近年来南京博物院,对其藏品的一次大规模的整理与研究成果,也是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南京博物院馆藏文物的出版工程.两年来,由南京博物院与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已推出六本,即《吴门绘画》《常州京江绘画》《扬州绘画》《清代官窑瓷器》《历代织绣》.即将面世的还有《金陵绘画》《清代帖学书法》.先期的出版计划,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艺术典藏部分,以彰显地域特色的内容为集合点,囊括了绘画、瓷器、织绣、书法等多个领域.丛书内容的选择上采取精选法,将那些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文物集中起来,以专题的形式对藏品资源进行整合,使其集学术性、资料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南京博物院馆藏的长期积累,并将持续出版.  相似文献   

5.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8,(2):123-128
耿文光《目录学》一书有九卷本和二十卷本两种,前者为刻本,后者为稿本,二者在内容上都与《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九卷本《目录学》与它在整体上体现为相互补充、彼此呼应的关系,所以读一书需要两本书互相参照方可见得全貌。而二十卷本与它则体现为互相融合的关系,即前者已经将内容基本融入了后者,所以观一书只要看后者便可。  相似文献   

6.
王灿 《中国出版》2017,(4):68-68
近三四十年,人们愈来愈多地关注起了图像这一媒介,并开始对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行讨论与研究,这些研究的范围包括了图像的概念、作用和强大威力等多个方面。近日,南京大学教授韩丛耀主编的通史类巨著——百卷本《中华图像文化史》(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期出版40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14ZDB129))与读者见面。  相似文献   

7.
东庄(Eastern Estate)位于苏州城东,为吴宽之父吴融所建。吴宽不仅请李东阳作《东庄记》,文学友人做东庄诗,还托请沈周为他绘制了一套《东庄图》册页。这些记文、诗赋和绘画都具有某种纪念性,纪念吴宽的父亲吴融,同时又展现出吴融及吴宽所拥有的财富、品行和修养。《东庄图》的意义还在于,它不仅成为现存明代最早的园林图像,直接影响到文徵明及其后的吴门画家,还建立起一种再现园林的图像模式。通过考察《东庄图》对城市空间、山川景物以及观看视角的处理方式,可以讨论明代以来"城市山林"的图像传统如何得以塑造成形。  相似文献   

8.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由于文字多是用梵文写成的,在我国古代有“梵本”、“梵夹”之称。从语言学角度看,一事物有两个名称是历史上常有的现象,但从图书史角度来说则颇不寻常。古代佛教文化活动曾在中国版本学、图书学上有着突出贡献,这其中就能昭示一二。 一、梵本 六朝时期汉文佛教著述里,“梵本”一词已经大量出现。在僧祐(445—518)《出三藏记集》中,“梵本”出现多达八十余处。如卷十三《安玄传》:“沙门维祗难者……赍《昙钵经》梵本来至武昌。”《祐录》(学人对《三藏记集》简称)卷六至卷十二共辑录了一百二十篇翻译佛经的序、记,这些序记一般是译经人在译事完毕所作的,其中一些写作年代在两晋,里面也往往有“梵本”之名,可见,“梵本”早在两晋就已是一个常见的名词,它直接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期以来,苏州成为江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出现了中国书画史上著名的"吴门画派"与"吴门书派"。而文徵明作为沈周之后"吴门画派"的领袖,同时也是吴门文人的代表和核心,事关他的一切,都将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近年来,身居台湾的无锡荡口华氏家族后裔向无锡博物院捐赠了一批重要的与华氏家族有关的古书画和古籍碑帖等文献资料,其中的行草书册《文徵明父子致华夏家族信札》就是一册新发现的文徵明、文彭、文嘉父子和华夏、华世桢、华泮等华氏家族人物交往的新史料。该信札原为华氏后人经年秘藏,其内容虽非全部关涉书画鉴藏,且多以日常琐屑为主,但这也说明了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仅仅纯粹建立在对于书画鉴赏收藏的共同爱好上,也建立在紧密的其他利益基础之上。就书法本身而言,文徵明和文彭的书信字体皆为草书,且和二人常见的书风极为相近;而文嘉的字体则为行草,在现存文嘉书画实物中极为少见,略逊于其父兄。  相似文献   

10.
五谷  方群 《出版参考》2007,(9):38-39
六月初在《文汇报·笔会》上读到陈四益先生的《“陈文丁画”谢幕辞》,我即给四益先生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何时可以收到签名合订本?”他E回来说,把书从出版社运回家,签好名,再运到邮局寄出去,搬来搬去太麻烦也太吃力,开了一份名单给出版社,寄书由出版社代劳了。不几日。就收到文化艺术出版社寄来的沉甸甸的五卷本陈文丁画《百喻图》、《唐诗图》、《世相图》(上、下)、《竹枝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国内各博物馆的藏品标号方法不统一,而且仍然停留在口口相传的经验范畴。藏品登记号对藏品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论述了博物馆近现代藏品标号的基本原则及历史发展,概括了目前国博近现代藏品标号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近现代藏品标号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简称“百家注”)是宋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最为重要的注本之一,它上承《门类增广十注杜诗》的旧注注文,下启“千家注”系列的主体格局,是追溯注家来源,考察注文消长的重要依据.今存“百家注”卷四至卷五间有缺叶补刻现象.本文对缺叶补刻所据之本进行了推测,并力图归纳“百家注”与《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简称“分门注”)的注文关系,从而探讨今后“百家注”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总目》附录阮元《四库未收书目题要·琴操二卷提要》云:“隋唐两志有孔衍《琴操》一卷”,误,《隋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旧唐书经籍志》作“《琴操》三卷,孔衍撰”,宋本《新唐书艺文志》作“孔衍《琴操》二卷”,殿本《新唐书艺文志》作“孔衍《琴操》一卷”.提要又言此《琴操》二卷即陈振孙所见一卷本,亦误.玆辨析订正.  相似文献   

14.
《花坞春云图》是文徵明游吴宽旧居东庄后所作的一幅山水画,既有的研究仅将之作为青绿山水画来看待,并未注意到该作品的图像隐喻。本文从细读画面入手,结合文献,对画题从字源学的角度进行考释,并参以东庄地貌的图像相印证,认为该作品实为隐性的"桃源图"。画面以右侧洞穴为起首,将洞穴、白云、桃花、屋舍、溪水、山石等母题绘制在"N"字状纵深折叠的空间中,并横向展开,形成一稳定的图式,以此呈现桃源内部的景象。本文通过分析文徵明对先师吴宽的追忆及其数次游东庄的心态变化,探析该作品绘制的情景,并对该图式在明代的流布及其内涵作了相关考察。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社会化参与,除了博物馆积极地构建与社区、与民众的对话之外,以藏品为基础的公众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苏州博物馆的"文徵明特展"中可以看到,当藏品变为展品后,博物馆、志愿者、观众、媒体、微博粉丝等众多个人和机构都进行了热情参与,这正是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的一个鲜活案例。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七 :“《西野遗稿》十四卷 ,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李玑撰。玑字邦在 ,号西野 ,丰城人 ,嘉靖乙未进士 ,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是集前有何镗序 ,称玑文稿多毁于火。仲孙自茂掇拾其仅存者 ,裒为五帙授梓。此本多至十四卷 ,又崇祯中其曾孙九畴所刻也。”泽逊按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西野李先生遗稿》十四卷 ,明李玑撰 ,明崇祯七年李玉铉、李玉钺刻本”,河南省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两家有藏。河南省图本缺卷十。卷二以下各卷卷端均题“丰城李玑著 ,栝苍门人何镗校订”。半页九行 ,行十八字 ,白口 ,四周单边。前有…  相似文献   

17.
蒋晖 《档案与建设》2017,(12):59-63,55
《真赏斋图》是明代吴派画家文徵明的代表作.文氏两次以真赏斋为题展开创作,两幅作品中真赏斋室内外景物呈现、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创作意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比较嘉靖二十八年与嘉靖三十六年两幅图卷中器物陈设、家具样式、人物关系的变化,结合文徵明的创作思想及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文人群体的身份特征,能够看出文徵明对传统文人雅集绘画模式的突破、对文人身份理解的视角转变.通过辨析文氏借由器物塑造具有个性化、差别化的明代文人形象的意图,从而探究器物对于明代中晚期文人身份建构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告小议     
1982年3月15日《光明日报》第四版的头条广告,为商务印书馆“日出一书”的本周书目。排在第一本的是《辞源》修订本第三册,现在,已经过去半年了,我这个预订者却还没有接到取书的通知。其故乃在于《辞源》分布面、纸面两种装帧,我所预订的是纸面本,而报道出书的却是布面本。看来,这则广告中的《辞源》之下,“布面本”三个字实属必不可少。如再添上一句“纸面本正在印装中”,当然更好。《中华大字典》两种印本先后出版的报道,也有类似情形。此书先出影印一卷本,定价26元,继出缩印两卷本,定价12元3角。这么  相似文献   

19.
景剑雄 《编辑之友》2023,(2):106-112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纸质地图出版物中,地图叙事特征体现在地图图像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探索,当纸质媒介转变成数字媒介,交互性则给地图叙事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文章以电子绘本中的地图图像为切入点,从单一地图界面中图像的互动数字叙事机制、地图界面切换中图像的互动数字叙事关联两个方面,分析电子绘本中地图图像互动数字叙事的特点,提出基于虚拟全方位空间融合的图像交互、依托虚拟与现实空间组合的人图交互、模拟手动翻页切换空间的视角变化、采用触感交互切换空间的大小变化四种电子绘本地图图像的互动数字叙事路径,旨在通过对电子绘本中地图图像的空间类型和空间关系的解读,为地图图像互动数字叙事的研究打开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马麟(款)《得春先图》卷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以梅花为主题的花卉画卷。最早对《得春先图》卷鉴定的是罗振玉和藏家方若,他们认为《得春先图》卷为宋画。但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则将其定为“明林尚古《得春先图》”,其依据是后人将祝允明题诗中的“林”改为“马”。本文经梳理考证,认定此画确实有修改痕迹,但题跋中的“尚古”应为收藏家华珵。此画流传有序,曾经华珵、沈周、祝允明、安国、张纯修、罗振玉和方若等人题跋或鉴藏。经与宋代和明代同类绘画比较,无论从收藏序列的逻辑性,还是从时代气息、画风等诸多因素,证明《得春先图》卷就是一件宋画。从绘画本身及文献考据等多重证据,无不显示将《得春先图》卷确定为宋代“马麟(款)《得春先图》卷”是信而可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