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就业能力可解析为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5个维度35个要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工资报酬、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率等4个方面比较高校学生毕业就业质量,得出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并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研究区域一体化战略对地区就业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京津冀一体化为例,探究区域一体化战略对就业的影响。由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于2014年实施,本文选取30个省级层面2010—2017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PSM-DID模型进行政策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一体化显著且稳健地提高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改善了就业结构;基准模型中,一体化战略显著降低了地区失业率,但在控制固定效应后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北京市失业率显著降低,并未降低河北省的失业率,说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劳动力要素资源分配不协调,存在一定程度的虹吸效应。本文研究能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对改善地区就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随着河南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河南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尤其是在河南区域内的就业上也面临外省高校毕业生竞争。通过优化高校课程培养,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完善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对于实现河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实现就业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区域稳定性智能评价与控制的模型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建设的意义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质量是反映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应树立现代市场观念、加强就业市场调研、找准目标市场、科学设计人才规格、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切实加强就业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6.
汪小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130+137-130,137
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明显高于本科及其他学校,而在高就业率的同时,就业质量并不乐观。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不外乎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等方面,就业质量的提升也相应从学生自身、学校及社会等方面入手。本文初步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原因,并给出了提升就业质量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深刻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进程。文章以2001—2016年劳动力和制造业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模型,分析了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与结构变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减少有利于倒逼制造业结构升级;供给质量的提高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产生了积极作用;供给结构的变化正向促进了制造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8.
提高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对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建设体育强国至关重要。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最小二乘回归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分析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等显著促进了退运动员就业质量的提升,其中,社会资本的促增效应最强,心理资本次之,人力资本最弱;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影响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着就业质量水平的提高,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愈加强烈,“强关系”社会资本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基于研究结果, 提出了确立“更高质量就业”的运动员保障政策目标靶向,加强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建设和劳动合法权益保护,实现退役运动员更高质量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较强、就业需求大,却呈现出“高风险、低就业”的趋势,已连续两年被教育部亮红牌。本文基于南京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2011—2014届毕业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情况的相关调研数据,尝试阐述实习实训对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并试图从高校、学生及用人单位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加快转型。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TPB理论,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主体态度、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主观规范、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感知行为控制通过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主体意愿进而影响其绿色技术创新行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主体态度、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主观规范、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感知行为控制均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主体意愿的部分中介效应影响其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发生。基于以上,提出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加强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750万人,与2010年630万人相比较,新增加了120万人,毕业人数再创新高。而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越发的突出。本文站在政府的角度,对目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政策因素,提出了促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财税政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差异显著的发展中大国,在其地区经济差异的背后实则是教育水平的差异。高等教育本身既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又是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笔者从分析内蒙古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入手,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寻找内蒙古与其他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探讨就这种差异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相应地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在做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时,还要审时度势,立足于本地区的特点,提高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整个国家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对制造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院校作为制造业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之一,应响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企业需求的智能制造人才,这将从根本上要求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建设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专业课程服务于智能制造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悉尼协议》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提供了标准,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悉尼协议》的研究和借鉴,结合高职院校现状,明晰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要素,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力资源大国除了经济的影响外,最致命的影响就是对就业和再就业的影响.面对金融危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及相关建议;各高校应该怎样不断寻求新办法,倾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们应怎样从实际出发,迎难而上,最终实现自己的就业.笔者从上述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旨在引导社会和大学生正视困难,破解金融危机下的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及就业制度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就业难”现象。大专生相对本科生的学历劣势,使就业人际沟通对大专生的顺利就业显得更加重要。大专生必须掌握熟练的就业人际沟通的技巧,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的就业人际沟通,才能顺利地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7.
张平  谢东宝 《职大学报》2013,(5):106-109
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其内容涵盖工作性质、聘用条件、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五方面.高校应在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上,推动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本研究以广州三所高等职业院校为样本,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获得有效数据,并与数十家用人单位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加入党组织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从毕业生党员自身优势、综合素质、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等主客观因素对调查结果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18.
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1999年的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扩招对毕业生的直接影响是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供需总量的矛盾加剧;扩招也导致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失衡;同时,扩招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了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积极性;而且扩招加剧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投入,使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税收政策与扩大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良性的互动影响机制,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对扩大就业具有特殊的作用.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收效显著,但在合理性和公平性方面存在的某些不尽人意之处日渐显现出来.有针对性地调整现行税收政策,以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步骤地统一城乡税制、鼓励举办各种形式的教育作为今后税收工作的重点,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云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制定 ,一方面要站在全国的高度 ,充分认识云南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在全国的位置 ;另一方面更要立足于云南的实际 ,正视云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此 ,通过云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认识云南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进行区域经济差异调控 ,对促进云南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