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9年11月,藏北高原已是严冬了.我和记者陈忠传一起,到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麓的班戈县德庆区采访。我们骑着马,奔波了半个月,采访了3个乡和5个村,回到区公所时,已是11月22日了。在这里等了五六天也没有见到汽车影子,如果再呆下去,天气一变,大雪封山,那不知啥时候才能回去,倒不如骑马回县上。冒着风雪前进 11月28日早饭后,区里从拉江乡找来4匹马,两匹马我们骑,两匹马驮行李。拉江乡还派了一位青年牧民给我们带路。区里送来几张烙好的大饼、一包煮好的野驴肉和一些糌粑,让路上当干粮。此时,牧民早已搬到背风草场住了,牛羊也进入了冬窝子,天低  相似文献   

2.
8月(藏历七月),藏北高原接羔育幼已结束,羊毛剪下来了,新酥油加工出来了,牧业生产比较清闲,各地牧民纷纷举行传统的赛马会,欢庆丰收,祝愿幸福。 1984年,我和西藏日报的几名记者一起,采访了藏北牧区规模最大的赛马会——那曲地区赛马会,分享了草原人民的欢乐和幸福。赛马会在藏北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这些年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群众举办赛马会的兴趣越来越浓,那曲地区举办的这次赛马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8月15日这天,风和日丽。一大早,我们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向位于那由镇东南两公里处的赛马场赶去。昔日宁静的大地上,突然冒出了三四千顶大大小小,缀着飘带,画着吉祥图案的帐篷。一  相似文献   

3.
1982年6月下旬,我们在那曲地区班戈县采访以后,乘汽车冒风雪颠簸了两天,来到了可可西里山区。可可西里山区海拔5000米左右,气候异常寒冷干燥,虽然已是六月,可这里依然寒意未尽,水面结着薄冰,疏朗稀落的牧草一片枯黄,难得看见一顶牧民的帐篷。我们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多天,虽然吃不上热饭,喝不上开水,风吹沙打,嘴干唇裂,却饱尝了可可西里山区的特殊风情。奇异的沙马舍加可可西里山是昆仑山的南支,呈东西走向,东部延接青海省境内的巴颜喀拉山。它象一条巨龙,飞舞在藏北高原的西北部。资料上说,可可西里山的意思是“青色山梁”。想来,可能是牧草繁茂,一片葱笼,来到这里一看与想象的大不一样。可可西里  相似文献   

4.
西藏那曲地区北部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交界的地方,地势高亢,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长江,黄河都发源于此,人们称这里为万水之源”.一九八二年四五月间,我和西藏日报的一名青年记者一起,曾到位于江河源的安多县多玛草原采访,历时四十多天,行程千余公里,所见所闻,颇为新奇. 风雪唐古拉四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在藏北重镇那曲乘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多玛草原前进.过了安多不久,车速渐渐变慢了.我以为车子出了故障,忙提醒司机检修一下.司机笑着说:“现在汽车正在向唐古拉山行驶,海  相似文献   

5.
春节前夕,邮递员送来了一个鼓囊囊的大信封。打开一看,原来是西藏那曲地区的几位藏族朋友邮来的两条洁白的哈达。我知道,这是他们在相距万里的藏北高原上,祝贺我新春吉祥如意,祝愿我在新的一年里在工作中取得新成绩,表达我们之间的友谊情真意切、地久天长。在藏族同胞的心目中,哈达象征着纯洁的品格、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宽阔的胸怀和真诚的友谊。敬献哈达,是藏北牧区  相似文献   

6.
这只精致的酥油茶碗,这把锋利的藏刀,是我在西藏日报工作期间,一位藏族朋友特意送给我的牧区人民离不开的生活用具。它伴随着我,在藏北高原度过了六个春秋。1986年我回到河南日报工作以后,仍然一直把它带到身边。每当我看到这些物品。藏族干部和群众对新闻工作者支持,关怀的情景就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7.
在群山环抱的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有一块面积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平均海拔五千米左右,气候异常寒冷,千百年来几乎没有人涉足于此,人们称这里为“无人区”。长期以来,这里是一块神秘、奇特、难以想象的地方。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我国地质、水文、生物、畜牧等方面的科技人员,以大无畏的精神多次深入到这里考察,逐步揭开了“无人区”神秘的面纱。从1976年开始,申扎、班戈等县的部分牧民陆续来到“无人区”南部放牧牲畜,发展牧业生产,那曲地区在这里成立了“双湖办事处”,“无人区”已结束了无人的历史。从1980年到1985年,我和  相似文献   

8.
8月下旬,藏北高原大部分地方牧草枯黄了,百花凋零了,牧民的牛毛帐篷由平地搬迁到了依山傍水背风避寒的地方,牛羊也进入了冬窝子,辽阔的草原一片肃杀景象。可是地处高原南部的当雄草原却是另一番景象。牧草仍然郁郁葱葱,一层又一层,宛如起伏的波涛;小溪流穿过星星点点的牧民村舍,潺潺地流向远方;河边、湖畔、山坡、沟底,滚动着羊群、马群,牧羊女悠扬婉转的民歌小调不时传入耳际,我们不由得大声朗诵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来了。汽车在草坝子上行驶两个小时了,映入眼帘的  相似文献   

9.
江沂 《中国档案》2003,(11):57-57
上海市普陀区粮食局的孙林祥,与票证有着不解之缘,他的故事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票证人生吧:我是1962年参加工作的,到2000年退休,38年的工作生涯都是在与票证打交道中度过的。有幸从事粮食部门计划票证管理工作,让我对小小票证有比一般人更深一层的理解、更深一层的感情。我经常想,每一枚票证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如果把不同时期的票证都收集在一起,不就是一部生动的国家发展史吗?所以我参加工作不久,就开始把精力和业余时间都放在收集票证和票证档案这件事情上。收集票证不仅需要恒心和毅力,更需要有财力的支持。我是普通…  相似文献   

10.
1992年9月5日至12日,我国大陆17家新闻单位的18名记者,应台湾海峡基金会的邀请,正式组团访问了隔绝40多年的祖国宝岛台湾。此次大陆记者组团访台,受到大陆和台湾两地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大陆记者采访张学良、赵一荻女士,使这次赴台采访进入高潮。我作为工人日报的记者,根据本报的需要,及时发回了《小小瓶盖闯天下——台湾金属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见闻》、《台湾富豪王玉云希望能在大陆发展拆船业》、《何日两岸庆团圆》等电讯。这些都在工人日报上及时刊出。  相似文献   

11.
记者的职业充满风险,记者的工作充满艰辛。当一名记者,尤其是当一名称职的军事记者,不仅要有政治家的头脑、军事家的胆略,而且还很有一种特殊的职业素质——不畏强暴,不怕艰辛,勇于迎风击浪,踩着困难和艰险前进。这不论在昔日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今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都是不可缺少的。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个轻松的职业,其实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有人用“家庭当旅馆,孩子不认爹”来形容记者奔波不定的生活,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我任(解放军报)驻第二炮兵记者的10多年间,平均每年下部队采访都在7个月以上。下一次部队…  相似文献   

12.
徐熊从弱冠到花甲之年,一直坚守在新闻岗位上。在40多个春秋里,他从农村到城市,从军事到政治,从国内到国外,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或是安定环境下的和平劳动,无论是采访党和国家领导人,或是采访工农兵和知识分子,他都满怀激情,写出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的、鼓舞人心的新闻报道,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记者工作是神圣的,是令人羡慕和尊重的。新闻记者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哨,用他(她)紧张、艰苦的劳动去观察和反映历史前进的每一个脚步,从而参与和推动历史更快地前进。对革命的事业,无论是战争,或是生产建设,记者从来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予者。徐熊正是这样的一个哨兵,持久不懈地守在这个岗位上。《记者生活散记》一书,追述了作者40多年前初当记者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搭乘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的车子到前线指挥部去,途中竟受到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怎样当好一名记者的教诲。他把这番教诲一直铭记心头,成为日后做  相似文献   

13.
5月30日下午,全国记协的小客厅里,人们时而娓娓细语,时而侃侃而谈,笑语欢声,此伏彼起。这是港澳来京采访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的部分记者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广播电视部的记者在开座谈会。同行相见,分外亲热,难怪场面这样热烈。这次来京采访的港澳记者分属20个新闻单位。他们个个都很年轻,最大的不过35岁,最小的只有22岁。别看这些同行年纪轻轻,但他们已在新闻工作中崭露头角,否则怎么会被委此  相似文献   

14.
做记者十几年,总有些难忘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边境万里行”的采访也许还不是我们记者生涯中最华丽的乐章,但在100天的日子和15000公里的行程,如缕缕春风、点点新雨,激荡着我们的心,洗涤着我们的灵魂。它催促我们走向生活,走向基层,走向人民群众,去完成伟大的时代交给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最后两个西瓜7月20日清晨,我们告别了位于北塔山深处的乌拉斯台口岸和边防会晤站,按照预定的计划向400公里外的阿勒泰地区塔克什肯口岸进发。在一个三岔路口头,一天专程从奇台驱车送我们上乌拉斯台的县委副书记张洪运和我们紧紧握手道别。人民解放军驻疆某团边防营教导员吴志贵也要和我们告别,他说:“由此路去塔克什肯,要途经野马泉,那里有我们的一个线务站,这一段路虽不长,但岔道很多,我们特派通信连连长何国锁给  相似文献   

15.
艰难之旅的记忆──我的记者生活片断陈金松记者的职业充满风险,记者的工作充满艰辛.当一名记者,尤其是当一名称职的军事记者,应该有一种特殊的职业素养──不畏强暴,不怕艰辛,踩着困难和艰险前进。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个神圣的职业,其实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有人...  相似文献   

16.
所谓广,指的是兴趣的广泛,知识的广博和交际的广阔。这些都应是新闻记者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新闻记者需要这么“广”,是由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的。我们知道,新闻工作的范围包罗万象,广阔无边,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服务对象是全社会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台湾学者郑贞铭在《新闻采访的理论与实际》一书中,论述记者的条件时指出:“由于记者采访范围之广阔,接触事物之复杂,再加以新闻事业本身  相似文献   

17.
老友虞丹从遥远的广州,寄来了几篇老作家、老记者周洁夫的文稿复印件,使我们有机会重读了久违了的他的作品。尽管这些文章都是产生于40多年前的解放战争期间,我们过去就曾经读过,可是,今天重新读来,依旧使人感到那么清新,那么委婉细腻和引人。这里有一篇题为《送俘虏——一个战地记者的记事)的战地通讯,记叙的是一位记者在一次战斗结束后,准备离开跟随的连队,回后方司令部整理材料时,受团长的委托,和几个战士、几名抬担架的民工一起,押送13名刚刚俘虏过来的国民党兵到旅部去。这13名俘虏中,除躺在担架上负了伤的那人是连长外…  相似文献   

18.
两辆越野小车,穿山越谷,向全国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哨卡——神仙湾驶去。车上坐着6名记者和1名医生。这一次,新疆日报记者团去号称“生命禁区”的八百里喀喇昆仑进行采访,对我们一行的每个人来说,无论是肌体,还是灵魂,都将面临着一次透骨彻心的考验与熬练。记者们口出豪言,不求英雄一世,也要英雄一时那是1989年8月初的一天,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被军区一位领导拦住了:“新疆日报副总编辑兼副社长田玉棉带记者团来了,要上昆仑山采访。他一到就问你,快去见见吧!”16年前,我入伍时,就在那片荒凉缺氧的雪山上站哨。以后,当战士报道员,当新闻干事,隔三岔五,常往那山上跑。总起来,在山上  相似文献   

19.
磁带录音机记者从长期实践中体会到,电子传播工具磁带录音机,无论是与采访对象正式交谈或是在无拘无束中进行非正式的交谈,都是非常有用的。可有些较为保守的印刷传播媒介记者,仍习惯于沿用新闻记者的传统基本工具——作笔记。这是因为,他们耽心录音机会干扰他们的坦率交谈,或者认为录音会对他们讨论的主题造成某种妨碍,从而不愿使用它。事实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头面人物,不管是国内的或是国际的,当着他们有某些重大事情需要向记者发布的时候,为着准确起见,他们是  相似文献   

20.
接近采访对象没有哪一个专业记者,是靠不无学术,哗众取宠,搞阴谋诡计或其它种种恶作剧,从而博得名记者的称号的。毫无疑问,记者如同医院的护士,学校里的教师,保安部门的警察、消防队员,甚至侦探一样,都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详尽地占有第一手材料,才作出了受人尊敬的贡献的。记者在履行分派给他的采访任务时,只有当用直接的方式去接近采访对象行不通,才可以考虑改变策略,用其它方式去接近。许多重大新闻线索其所以能迅速被猎获,并不是靠记者在午夜时独居斗室冥思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