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新课标教材删去“短除法”的做法,本人一直不敢苟同。因为,个人认为“短除法”是保证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简捷正确的核心技能。属于不宜删去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短除法”不补教为好,理由有三: 一是“短除法”是恭于分解质因数的,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时技巧性太强,尤其是求3个数及以上的。学生人人掌握“短除法”要花费大量精力,容易形成机械性训练。结果反而不利于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科书上都强调先用三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再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除到三个商中每两个数都互质为止。也就是说,用公有质因数去除,不能用合因数去除,否则易出错误。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发展的过程。在《数学课程标准》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词语来刻画数学活动水平过程性目标的动词。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只有这样做,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材改革后,从减负的角度出发,在因数和倍数这一章节进行了部分内容的删减,其中也包括短除法这一内容。非常可惜,因为掌握短除法能使解题步骤非常简约,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约分通分等其他相关知识做铺垫,所以有必要教学。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导入过程】 一、初步感受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1.出示正方形,师问搭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2.师:老师这里有8根小棒,可以搭几个这样的正方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新《数学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机智,注重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设计教学,根据课堂实际,合理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体现课堂真实、自然的一面,再现师生间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学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第一、第二学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一、案例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数学的学习活动应该是学生探究、合作、体验的过程。经过主动探究,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经过体验、合作,才能集思广益、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由于受旧的教学大纲的影响。我们给小学数学简算教学的要求定位是:简算要用上一些运算定律、性质或把一些数拆、合来计算,否则不是简便算法。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这样的简算要求有必要淡化。理由是: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学习学习数学的基本载体,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探求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思想的重要资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的抽象过程的理解,它影响着学生潜能的发展,决定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12.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必修模块数学5》中的第二部分“数列”是高中阶段传统的教学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与原《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对数列进行了改革,课程内容安排有一定的变化.本文就《标准》和新课标教材对这一内容的改革和变化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数列”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谈一些设想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课堂场景]学生学习通分,懂得要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一般先应找出原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而学生对于最小公倍数只会用短除法,如果要一眼就看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生觉得相当困难。该如何让学生拥有一双能快速看出几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慧眼”呢?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数学课要关注学生,就要心中有学生,曰中有“人”。  相似文献   

15.
孙志勇 《山东教育》2005,(19):81-82
分数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解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②分数除法应用题;③比的初步认识。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田奇述 《云南教育》2005,(32):16-17
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在我国还是首次,足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思考”的重视。那么,为何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数学思考”包含哪些内容,又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呢?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还是首次,足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思考”的重视。那么,为什么要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数学思考”又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规律探究题是中考常见题型.由于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且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趣味性强,因而深受命题者青睐.这类题目看似变化无常.无规律可循.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种类型的规律探究题。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应注意体会.现介绍一类与整除或带余除法有关的规律探究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孕育铺垫 1.游戏:摘苹果(将题印在苹果上,学生口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活动.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