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材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2至7页。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壮荣  韦雨露 《广西教育》2012,(21):58-59,61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12~115页。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们县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要求我上一节研究课。我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斟酌选题,最终选择了六年级数学活动:鸡兔同笼问题。当我提出选题时,却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否定。概括起来就是3个核心问题。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案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首先,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多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塔、二七纪念塔等)上面的这些建筑物,你们都认识吗?  相似文献   

5.
【总评】本节课教学,教师能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从中学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了学数学、用数学的需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昌乐县城的孤山路上正在干什么?生:整修道路。师:老师通过调查,知道整修长度为2千米。假设你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工程队?生:速度快;质量好的……师:现在就有两支这样的工程队:一个是甲队,预计10个月完成,此队的设备比较先进;一个是乙队,预计15个月完成,此队信誉比较好,工程质量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吴老师的报告,欣赏了她的“估算”一课(本课教学实录请参见本刊2007年第9期——编者注)。在她的报告里滚动着一个“情”字.她的一字一句像阳光照亮着每一个人:在她的课堂里流淌着一个“爱”字,她的一言一行像磁石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听她讲课,你会被感染、被启迪、被同化;与她交谈,你会被带动、被温暖、被提升。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杂志中看到:新加坡中学数学教材中,结合课本的具体内容安排有不同形式的活动(In—Class Activing).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对此我们感触颇多.数学不仅是科学知识,而是一项技术——数学技术,在数字时代的今天,这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结合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以及讨厌单调说教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课堂  相似文献   

9.
一、提供信息,创设情境 屏幕显示:三、四年级要组织一次迎国庆画展,由于场地有限(每人只展一件作品),参展的作品总数不能超过280件.设计了四个方案,请大家根据要求选择、尝试、探究.  相似文献   

10.
“鸡兔同笼”是公元1500年就出现在我国经典名著《孙子算经》中的数学名题,编入小学数学教材的目的,不是就题解题,也不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的意图在于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亲身经历并建立数学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学会思维和推理,借助模型结构分析的方法提炼数学教育的精髓,渗透数学思想和掌握解题策略。只有把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育才是有生命的教育,学生的生命成长才是理性的,智慧的。  相似文献   

11.
王伟红 《广西教育》2006,(3B):30-30,33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想看魔术吗?今天老师来耍两个魔术给大家看。(气氛活跃,翘首以待)  相似文献   

12.
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角的乐园”去游玩,你们想去吗?  相似文献   

13.
顾尧根 《云南教育》2005,(31):20-21
片段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师:老师第一次到你们学校来,谁来介绍学校……小朋友们,你们也想了解顾老师所在的学校吗?  相似文献   

14.
蒋守彬 《山东教育》2005,(10):45-45
镜头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神秘的样子):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生(非常好奇)说、想。  相似文献   

15.
【总评】纵观本节课,教师能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收集数学素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教师把课堂当作学生学知识的展示台,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16.
17.
最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杨晓荣执教的“找规律”一课,感受颇深。现选取几段,与大家一起赏析。 片段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数学游戏,感受到了找规律的重要性;同时,还体会到在解决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的时候,先把问题放一放,从简单的问题想起,这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规律。  相似文献   

18.
活动一:创设情境师:今天我特地请咱们学校食堂的师傅们精心制作了一些蛋糕,带到这里请同学们品尝。不过蛋糕的数量不多,一人分一块不够,只能两人吃一块。你能把蛋糕分开吗?(生亲自动手切蛋糕)活动二:建立模型1.认识12。学生分好蛋糕后,请他们分别说一说是怎样分的。(1)学生首先演示了平均分的情况。教师提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能吃到多少呢?从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4、5等数字能不能表示出一块蛋糕的一半?你能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吗?像12这样…  相似文献   

19.
李秀莲 《山东教育》2003,(16):49-49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之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也应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怎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以下两个问题情境:情境一首先出示一张表格水糖甲杯25克9克乙杯20克7克然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请同学们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想办法比较出两杯水中哪一杯比较甜,看哪一个小组想出的…  相似文献   

20.
洪发林 《辽宁教育》2004,(1):126-127,121
“圆锥的体积”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2——45页的内容。它作为立体图形的一节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有关知识以后教学的。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于认识立体图形已经有了方法上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以实物为研究素材,试图通过“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