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跷跷板     
小猪胖胖特别想玩跷跷板,可是它太胖了,没法儿玩啊!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想一想,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小猪胖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跷跷板。跷跷板@韩宝莉 @张虹  相似文献   

2.
一、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师:(出示蜡烛跷跷板)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在玩跷跷板时,有什么好玩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玩跷跷板     
老顽童看见小朋友们玩跷跷板,很羡慕:我真想玩一玩呀!可是跷跷板一个人玩不起来。老顽童就找小顽皮:"小顽皮,你同我一起玩跷跷板,好吗?""不玩不玩,我想回家。"老顽童抓住小顽皮:"你不玩,我就不让你回家!"小顽皮乘机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大人欺负小孩啦!"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都有过玩跷跷板的经验,玩跷跷板的两位同学,可能体重差不多,也可能体重差距很大,但他们都能想方设法玩起来,为什么呢?义务教材自然第四册第12课《平衡》就是以小学生玩跷跷板为例,认识平衡和不平衡现象,从而引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的要求:  1.通过本次活动,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有关平衡的初步知识。  2.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探究精神。  活动准备:  直尺、铅笔、硬币 (3种不同面值的 )、橡皮、胶带、跷跷板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做游戏吗 ?  生:喜欢。  师: (放录像:孩子们在公园中愉快地玩跷跷板的情景 )你们看他们在玩什么呢 ?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有谁玩过跷跷板,跟谁玩的 ?怎么玩的 ?  生 1:我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我们一人坐一头,一跷一跷玩得很开心。  生 2:我跟爸爸一…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平衡及杠杆尺达到平衡的条件。2 认识杠杆尺、支架、钩码。3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教具准备 :学生 :杠杆尺、钩码、支架(每组一套)教师 :杠杆尺、钩码、支架、实物投影仪、跷跷板活动投影片、录像机、印有简易杠杆尺图形的纸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录像 :公园里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 ,引起学生的联想 ,重新回味自己玩跷跷板时的感觉。)提出问题 :1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 你玩过跷跷板吗?3 说一说你是怎样玩跷跷板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郑东华 《科学课》2008,(8):40-42
一、提出研究问题师:(课件出示一个跷跷板和一大一小两个男孩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到了什么?生: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师:这样一大一小两个小朋友玩跷跷板,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课件出示课题: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生:不能。因为那个大个子太重了。  相似文献   

8.
河南泌阳县泌水一中的薛英良同学周日和家人去公园玩,一家人玩起了跷跷板游戏,爸爸的体重为72kg,爸爸坐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薛英良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  相似文献   

9.
跷跷板是幼儿常玩的一种游戏,可他们总是玩不好。通过观察,我发现,主要原因是幼儿没有很好地掌握平衡。 今天,体育活动的内容之一又是玩跷跷板,我和詹晨小朋友两人分别站在跷跷板的两端。她用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有把我跷起来:“江老师重,我轻,我跷你不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一、情境导入   1.师生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跷跷板吗?   (课件演示:在美丽的大森林中山羊、小猴、小狗、小兔在做游戏)   2,让学生猜一猜:如果让山羊和小猴玩跷跷板,会出现什么情况?   (课件演示:出现跷跷板不平衡的画面)   3.提问:怎样才能让小动物开心地玩起来呢?……  相似文献   

11.
当了10年大学生辅导员,记不清和多少学生谈过心。一位男生说自己失恋了,找我网聊。我便用跷跷板的原理和他交流,希望他尽快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点。我说,玩跷跷板不像拔河,无所谓胜负,只需要两人体会其中的乐趣。其一、玩跷跷板要选好对象,如果两人的体重悬殊,是无法达到平衡状态的。我建议他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人恋爱。  相似文献   

12.
下午游戏活动时,孩子们有的在玩跷跷板.有的在玩攀登架,还有的在滚轮胎,忙得不亦乐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星期天的下午,小明陪奶奶到公园里散步,他们遇到一群小朋友玩跷跷板,跷跷板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你能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判断他们的轻重吗?  相似文献   

14.
一、说一说 师:你们去过游乐场吗?玩过什么? 生:我在游乐场玩过碰碰车、蹦蹦床。 生:我在游乐场玩过很多电动玩具,还有跷跷板。  相似文献   

15.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一课是鄂教版《科学》教材《课外活动》单元中的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教材首先是让学生交流平时玩跷跷板的经验。玩跷跷板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两个体重差不多的小朋友坐在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可以玩。第二,两个体重不同的人,重的坐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也可以玩。当学生交流了这些情况后,教材提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玩跷跷板     
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和妹妹高兴地到公园去玩。公园里有滑滑梯、旋转椅、跷跷板……妹妹说:“我要玩跷跷板。”坐上跷跷板,我这边立刻沉了下去。妹妹被跷跷板抬到半空中,开心地大笑起来。过了一会,妹妹想下来,她用力往下压,怎么也压不下去,着急地大叫起来,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好。这时,一位阿姨走过来,把妹妹抱了下来。我哄了半天,妹妹才露出笑脸。不远处有个伯伯在卖苹果,伯伯拿着秤杆称苹果。我忽然发现,秤砣离秤杆的提绳越近,秤尾就翘得越高;秤砣离得越远,秤尾就落得越低。玩跷跷板不是和它一样的道理吗?如果改变一下离跷跷板支点的距离,不…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1.课前谈话。 问题1: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有什么感受? 问题2:有一种科学仪器。它与跷跷板很相似,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1.跷跷板中的不等式例1小颖、小虹和小聪三人去公园玩跷跷板,她们三人的体重分别为a,b,c,如图1可知,她们三人体重大小的关系是( )  相似文献   

19.
坐在跷跷板上,一上一下地跷呀跷,是多么美好的童年回忆啊。对于跷跷板,我们除了想到玩之外,还能想到什么呢?但是,世界上却有一个人因受到跷跷板的启发发明了一项诊疗工具。那么,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到底发明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如图6,小胖和小瘦去公园玩标准的跷跷板游戏,两同学越玩越开心,小胖对小瘦说:“真可惜!我现在只能将你最高翘到1m高,如果我俩各边的跷跷板都再伸长相同的一段长度,那么我就能将你翘到1.25m,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