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改革者要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墨菲定律说:“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在搞清楚风险之前,盲目快速推进只会把风险变成危险。  相似文献   

2.
语言准确严密,是议论文语言的突出特点之一。写议论文的宗旨就是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这就要求文章应有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严密的推理,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常体现在句中的定语、状语等成分上。如“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句中“在中国共产党出生以前”和“向西方”两状语,前者限定了他们“寻找”的时间,后者说明他们“寻找”的范围和方向,使句意非常明确。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还体现在恰当的词语或句序上。如“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句中“怀疑”、“思索”、“辨别”三者前后相承,有明显的层进关系,既明确了“怀疑”的具体内容,又指出了“怀疑”的三大步骤,先后次序分明,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3.
在外语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有同学反映:“老师,我的记性不好,单词记不住,硬是记不住呵!”本来,青少年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代,应该记得快,记得牢。可为什么会有不少人觉得记性不好,学过的东西记不住呢?问题在于是否勤于思索,是否通过艰苦的努力。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就可以变得聪明,只要努力,就可以增强记忆。渊博的知识来自点滴的积累。积累知识靠什么?记忆是一种办法。要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应做到两点。一是理解,必须充分而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学的东西。古人说:“俯而读,仰而思”。意思是埋头读一会儿书,再抬起头来把书中所讲的道理咀嚼消化,仔细思索一番。  相似文献   

4.
“我家宝宝可黏人了,整天跟在我身后,只要一离开他的视线,他就会哭闹。”“我冢宝宝总喜欢一个人在那里安静地玩玩具,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得了自闭症。”……一般来说,依恋关系真正地确立,要到宝宝1岁左右,也就是能够理解到爸爸妈妈的消失是暂时的,即使有时候  相似文献   

5.
“怀疑一切,察其所由”。伦敦经济学院院长霍华德·戴维斯在2004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反复强调“怀疑精神”。然而,中国大学校长对“怀疑一切”本身产生了“怀疑”。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怀疑一切”属于一种西方的狭隘经验主义的观点。当然,中方校长并未全盘否定戴维斯的观点,朱清时就认为“怀疑”可以培养“独立思考”,中国人可以改良西方的怀疑精神。面对外国校长在“怀疑”上的“投怀送抱”,向来迷信舶来品的中国校长所以表现出了罕有的拒绝,大抵出于对那些停留于流俗层次大众怀疑的警惕吧。街头巷尾流行着老婆怀疑老公外遇的破事…  相似文献   

6.
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写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变迁? 老师: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想,凡事要变,总有它变的原因。我们对“变”的现象进行观察或调查,是为了分析探究“变”的缘由,反思“变”的成效。同学们在观察周围事物或环境的时候可以作进一步的思考:比如,城市绿化的大面  相似文献   

7.
写字有学问     
字,不但要写得正确规范还要写得美观,要这样,就得研究。鲁迅先生说:“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写字也是如此,大有学问。一、分清似是而非的笔画  相似文献   

8.
只要有认知,就会有错误,它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里特点。“错误”更接近个体(教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实践证明,“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究,“错误”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因此,如果教师善于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平时作文要打草稿,要互相交流,要有必要的参考篇目,最后才是写作、修改。这是我在上次文章中谈到的平时作文的四个方面。有人也要质疑:你这样训练作文?考试时怎么办?我以为只要平时真的认真思索了、写作了并认真修改了,就会在大脑里留下痕迹,这种“痕迹”包括写作的构思主意、名言警句、名人事例,几类文章会写了,就犹如弹会几首钢琴曲,只有弹得真正娴熟,以后遇到新曲子时才可以比较容易入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只要自己写作自己修改,真正把平时的一篇篇文章写好(当然不是说写得十分出色),你就会掌握一些写作的“套路”,也就是基本的章法,积…  相似文献   

10.
姐姐解心结     
怀疑别人,只会伤害自己我在班里的人缘不好,同学们都讨厌我、躲着我。这使我的疑心越来越重,后来发展到只要有人接近我,我便会猜想他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企图”。为此我非常苦恼,帮帮我吧!你用怀疑的眼光去看你周围的人和事,用怀疑的态度封闭自己、拒绝他人,怎么能奢望别人的认可与亲近呢?想想如果他人所“企图”的只是你的接受与友谊,你是否可以打开心锁,用真心去坦然面对呢?为理想而坚强我是个比较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差;近来爸爸妈妈也总是吵架;我最近的一次考试又考得很糟。我有些灰心了,可是并不想放弃,因为我有自己的理想。现…  相似文献   

11.
“妈妈,我爱你。”“我也爱你,孩子。”凡是看过译制片的人,一听就知道这是西方影视中的对白。是的,西方人的特点是善于表达,心中有爱就说出来,而我们中国人内心有爱却不习惯用语言直接说出来,尤其是在亲朋之间,往往是用比较含蓄的方式来表达,有时“含蓄”得让人觉得有些冷漠、疏远,甚至会产生误会。仅仅有爱的情感是不够的,还要有传达、实施、表现这些爱的途径或方式方法。这就是会不会爱的问题,即爱的能力问题。爱也有能力高低之分吗?许多人很可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毫不怀疑地认为,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只要有爱就够了,用不着  相似文献   

12.
赈黉 《中国培训》2003,(7):59-59
很多情况下,处于被动应付与恐惧之中,往往多一些盲目和非必要的投入。而事过之后痛定思痛,就会多一些省悟和理性。比如“非典”对人们的袭击以及“非典”之后给人们带来的思索,就属于此类。处于“非典”高潮期,人们谈“非”色变,似乎大有晴天也见不到太阳的感觉。“高潮”对人们造成冲击,带来恐慌。而当政府发挥了作用、科学发挥了作用、群策群力之时,于是,“高潮”就走向了低潮;往日的昌盛和繁荣又来到了人们身边。人们由此感到:“非典”这东西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人们有了治的意识和动力,就会有控制和治愈的效果。我们由此前后之…  相似文献   

13.
怀疑,诚如鲁迅所指出:“并不是缺点”,在一定的主体条件下,它可以说是思索的引擎,创造的起点。但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有些被说成是有益的理想的特性,如果不伴随有其它特性,那么实际上就可能成为有害的特性。”怀疑之于人们的认识活动,尽管有引发创造的特性,有些情形下,却也可能成为有害的障碍。欧州文艺复兴之后,一方面有“比埃  相似文献   

14.
学则需疑,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索,有思考才会进一步学习,然后才会有所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应带有主导作用,为释疑而教;学生的学应带有主动性,要带疑而学,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成。一、带疑而学中养成预习的习惯。新课改的最显著特征是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探究者。为了使预习能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布置一些要开动“机器”才能完成的思考题。如教《孔乙己》时,教师可先布置学生思考三个大问…  相似文献   

15.
电冰箱     
H ello!大家好,我是海尔牌的电冰箱。我是长方形的。有1.80米高,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大家都叫我“白马王子”。只要通上电,我的本事就大啦,食物放在我“肚子”里就不会变味了。我的“肚子”很大,有两层,上面一层是冷藏室,下面一层是冷冻室。冷藏室里有一层食物搁架,每天主人吃剩的菜就放在搁架上。我“肚子”里还有灯,每次,小主人打开我的“肚子”,灯就会亮,他就能把我“肚子”里的一切都收在眼里。我的“内肚皮”上有两层食物搁架,可以放鸡蛋、饮料、啤酒之类的食品。冷冻室里有3个抽屉,第一个抽屉是给女主人放鸡、鸭、鱼、肉的;第二个抽…  相似文献   

16.
“学贵有疑”,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读出疑问,且能于无疑处生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作品读透。深思、慎问、明辨,是读书的要旨。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他的《怀疑与学问》中指出:“我们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是盲从,是迷信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为了进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在文中还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的例子。可见学问的获得与从小成的深思慎问、经常质疑的习惯是有着密切关系的。质疑,就是发现问题,发现矛盾,从而产生疑问,引起思考和探索。真理永远是相对的,智者千虑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会接触到多种文体,下面仅以阅读文学作品中的小说为例,谈谈如何在阅培养深思慎问的质疑的品格。  相似文献   

17.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凡事只要有“疑”,就会有“思”,也就会有解疑及实践。实践证明 ,精心设计疑问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求 ,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是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的一把好钥匙。首先 ,如何设疑呢 ?我认为应在教材和学生自身上下功夫。抓课前预习 ,改变预习方式 ,让学生在预习中找问题 ,针对字、词、句、课题、段落、篇章等内容寻找不理解不明白之处 ,多问些为什么 ,并对提问认真或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给予肯定、表扬、奖励 ,以此激发他们寻疑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发现问…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工具,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恰当、适度的提问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过“度”的课堂提问,会成为学生学习思考上的一种阻碍,会抑制学生的发展。由此,要想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把握课堂提问中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择了“面对良心的拷问.我们要选择为人行事无愧于心”这个观点来写.那么.怎样才算是“为人处世无愧于心”呢?考生分别从“为人。应不幕荣华富贵,不求功名利禄.只求凡事都无愧于心。才会活得心安”“为人.应不畏权贵,不惧奸邪.做事要对得起良心,才会活得坦然”“为人.应不怕艰难,不怕困苦.只要对得起良心,就活得有意义”三个角度.从民族、国家、道义层面一一予以回答和论证.使文章的中心很突出.观点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20.
我总喜欢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放上一把椅子。学生们都知道,那不是随便就可去坐的,而是一把特殊的“思考的椅子”。只要班级里有谁出了些不愉快的状况,就有可能被“请”去坐一坐,想一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