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是易碎品。”人们常常这样说。“新闻评论大多也是易碎品。”一位对新闻评论颇有研究的同志这样说。读了一些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新闻评论,我颇有同感,其中绝大多数的确与年俱老了,但是也有少量作品并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破碎”;相反,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后仍葆有生命力。《不要害怕反对的意见》就是这样一篇佳作。《不要害怕反对的意见》是1956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距今整整三十年了。  相似文献   

2.
从踏入新闻单位第一天起,老报人就向我灌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思想,且说不管新闻观念如何更新,这一条万万不能更新,不但不能削弱,反要日益强化。这是因为这儿指的生命,不是指某一个人肉体式的生命,而是指整个新闻事业的生命。有许多读者,把新闻当成真实的现实教科书来读,他们把这样的“生命”奉为至宝。然而如今有些新闻已严重地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且作假细节愈来愈离奇、恶劣。那篇臭名昭著的《熊掌风波》已为世人所知,这里就不说了。  相似文献   

3.
梅松武 《新闻界》2001,(1):13-15
新闻的真实性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新闻界》 1996年 1期有两篇文章引起了我对新闻真实性的进一步思考。一篇是何光同志撰写的《新闻真实论》,另一篇是喻权域同志撰写的《世妇会报道对新闻学的启示》。前者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本质真实论”在理论上不能成立,在实践中无法操作,认为它不能作为检验新闻真实性的标准。后者分析了某些西方传媒对世妇会的报道“本质上不真实”,认为“本质真实的意思是对的”。近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真实性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   我是不赞成“本质真实论”的。这不仅因为“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我也赞成,任何“合理想象”,或者缩小、或者夸大,移花接木,胡编乱造,都不符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都会损害新闻的价值。但是,我们能否说,凡是真实的新闻,都具有新闻价值,或者都能起到它的社会效应呢?不一定。所以,我又不完全赞成“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一命题。因为它在表述上不完整、不准确。何以见得?不妨举一个例子。最近,在一家全国颇有影响的法制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刘市长治赖人》的通讯,介绍了山西省临汾市的市长清正廉洁,敢于碰硬,依法整治一批无事生非、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的无赖之徒的事迹。这本是一篇好通讯,但就在这篇好通讯的导语中有这样一段话:“1987年底,山西省  相似文献   

5.
朱学诗、许万全两位老新闻工作者编著了《守护生命线——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一书,邀请我作序。因为"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是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资助的研究课题,我理所当然应该写几句话。这是一个应该重视的课题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根本问题。离开了真实性,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新闻失实又是从新闻事业诞生起就如影随形相伴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报刊披露,新华社记者李锦因为违背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弄虚作假,被撤销掉《不要忘记他们》组照所获得的1987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金牌奖,建立在假照片基础上的论文所获得的“新闻摄影学术研究成果奖”,个人所获得的“十佳摄影记者”称号也被撤销。《不要忘记他们》是一组反映大别山区情况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称为“小夫妻”的  相似文献   

7.
博览     
从三方面理解真实性的涵义林枫在《河南日报通讯》今年第四期上撰文提出;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报道必须根据于和符合于客观事实。二、新闻的真实性,要求局部真实和整体真  相似文献   

8.
新闻必须完全真实,这是新闻学的一条重要原理,并无分歧。然而,这里的“新闻”二字指什么?“真实”的科学涵义又是什么?至今意见纷纭,争持不下。这种状况,影响着当前的新闻实践,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新闻知识》去年第8期发表了我的《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和涵义》的小文,针对上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1987年10月6日、7日连续发表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的觉悟》(以下简称《方位》、《觉悟》),受到广大读者的你赞和新闻界的重视,被人们誉为是一种新的新闻文体(体裁)。这是一种什么文体呢?《方位》与《觉悟》的作者这样说:“两篇文章,说是通讯也行,专访也行,评述性新闻也行,解释性报道也行。”他们把这两篇文章称之为“四不象”的综合写法。他们认为,先不要急于给这样的文体下定义,只要承认它们是新闻就行了。首都新闻界公认这两篇文章是新闻  相似文献   

10.
五月二十四日是河北日报创办《昨日新闻》专栏一周年,这个专栏是省市报纸设立短新闻专栏中创办较早的一个,受到读者欢迎。该报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办好“昨日新闻”》的短评中说,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昨日新闻》时间性很强,稿件处理流程短,这就更需注意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11.
问:你在《新闻写作概要》一书中,说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四条,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和新闻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而《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却把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真、新、快、短、实”这两者有何不同,为什么说法不一样?答:我过去在新闻教学中大多讲《概要》一书中列的四条。前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有些议论,有的人认为新闻只是提供情况,沟通信息,不要多讲思想性;多讲思想性也容易带来在新闻中堆砌政治术语以至于空话大话等弊病。这种看法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12.
媒体扫描     
网络传播如何维护新闻真实性魏轶群在《网络传播如何维护新闻真实性》一文中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网络新闻也不例外,虚拟世界同样需要真实。把握和利用互联网新闻信息资源的真实性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绷紧政治家办报这根弦,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坚持  相似文献   

13.
我在工厂搞职工教育,去年才有稿子在报上发表,其中省级报纸6篇,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有下面几点体会。一、“丑姑娘不要怕丑”。开始时,我写稿子不敢给人家看,怕人笑话。后来,我与《新闻与写作》交上了朋友。《新闻与写作》上的各类文章我看后,都仔细琢磨,尤其  相似文献   

14.
在倡导采写短新闻的今天,能不能和要不要适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主张“能”和“要”的人认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持相反看法的人认为,三五百字的短新闻,容量有限,只有把新闻主体事实写清楚就行,就不必面面俱到。其实,短新闻与背景材料并不矛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用不用背景材料,而在于如何恰当地使用背景材料。有一条在全国电视短新闻评选获奖的新闻,题为《黄河奔流千里达到天津》,最后写了这样一段资料:“由于路远,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水到津后每立方约花一元多,市民用水每立方才收八分八厘。”这一背景资料是…  相似文献   

15.
踏宽蹊径     
对于新闻,独辟蹊径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又不是举手可得的。要在文风、文体上别出心裁是困难的,即使是选材上的与众不同,也非易事,因此,我推荐《经济参考》今年5月5日与21日刊载的长篇通讯《中国的“婆婆妈妈”》。居委会,居委会的婆婆妈妈,居委会的婆婆妈  相似文献   

16.
四十年回想祝《新闻战线》四十周年安岗我对于新闻工作,一直有这样一个认识:出报很重要,但有两件事一定要跟上,一件是培养人才,办新闻学校;一件是办新闻刊物。只要在新闻领导岗位上,我总是想办法做这两件事。1955年奉命创办人大新闻系,办了一份《新闻与出版》...  相似文献   

17.
今天,有机会能参加《新闻知识》创刊三周年座谈会,我非常高兴。《新闻知识》这份刊物,是新老新闻工作者和广大通讯员的良师益友。这样的评价,我认为是恰当的,它当之无愧。第一,《新闻知识》从创刊至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知识讲座,这  相似文献   

18.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原则性问题。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一文中谈到办好新闻的基本要求时,第一个就谈真实性问题。真实性包含着许多内容,例如,反对“客里空”,光明面与阴暗面的问题,全面与片面的问题,如何掌握好批评武器的问题,等等。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在采访,中如何得到真实材料的一些作法,可作参考。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在真实性问题上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闻、文学真实性之比较丁柏铨编者按:关于新闻真实性问题,本刊发表过许多研讨的文章。丁柏铨教授这篇《新闻与文学真实性之比较》则从另一个视角阐述了他的看法。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恐怕是个永恒的话题,只要新闻事业在运行着,便有一个真实性的问题。而对新闻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20.
一束来信     
●《新闻知识》越办越好了。它已是一份具有全国影响的新闻刊物。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深受读者喜爱。实践证明,刊物不在于属于哪一级,而是看是否解决不同层次读者关心的问题。我希望这颗明星今后更加光彩夺目。杭州大学新闻系桑义磷●我们感到《新闻知识》在全国省级新闻专业刊物中办得最好,高、中、初专业工作者及通讯员都能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都能得到益处,这不仅是我这样说的,我接触的看《新闻知识》的同志都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