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而崛起的日本新闻事业,尽管有发行量世界第一的《读卖新闻》(1400多万份);尽管有既不以国家拨款为主要经济来源,也不以广告收入来维持生计,而靠观众“自觉”交纳视听费来运转的 NHK 公共广播电视台;尽管有……然而,正如“大有大的难处”这旬中国古话说的那样,高度发达的日本新闻事业也有自己的难处。一曰人才难。日本的新闻事业那么发达,大学里却没有新闻系,更没有专门培养编辑、记者的大学。编辑、记者主要是其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才上岗位的。过去,各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都争着去当编辑、记者。什么工作最受欢迎?民意调查中新闻工作排在前5名。可是现在降到了30名。干新闻这行没白天没黑夜,更没什么星期天和节假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国家,其信息产业被称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之一,其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更是占有绝对的位置。本人在日本常驻4年,对日本的新闻事业及新闻机构有了一些粗略的了解。介绍出来供同仁们参考。新闻机构多普及率高日本的新闻机构有的称1000多家,有的称2000多家,众说不一,仅公开发行的报纸、杂志就有800  相似文献   

3.
为与日本共同通讯社联合举办《中国摄影展》,分别于去年7月和今年6月两次访日。这使我有机会对日本新闻界有所耳闻目睹,虽说都是些直觉印象,对我们也不乏借鉴意义。一、共同社写真局共同通讯社在东京有两座较为豪华的办公楼。一座在都港区赤坂街,一座在都港区虎门街。在日本期间,几乎每天都要进出于这两座大楼之间。两座楼中都有写真局的办公室,我看到这里几乎全是数十人一间的大办公室,写真局长滨田宽先生与职工虽同处一室,所不同者,他的办公桌面对职员。这种格局,大概更利于现代化管理,更适应现代人际关系吧。日本人工作生活节奏快,人一忙闲话就少了。尽管每人桌上堆满了文件、书籍和稿件,每桌都安置电话,显得人多物杂,但整个屋子里十分安静,人人都坐在自己  相似文献   

4.
刘德有同志曾长期担任新华社驻日记者(1964年9月—1978年6月)。我系特请他为全系师生作了关于日本新闻界情况的报告。下面是报告的记录稿。  相似文献   

5.
日本新闻界选用新员工,不拘一格,新闻系毕业生没有任何专业优势。日本新闻界已形成普遍共识:新闻从业人员应该知识结构多元化,每家媒体都有自身特点,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提供符合本单位需求的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无冕之王”少有“王”相在日本,新闻的收视率超过娱乐性节目。正因为如此,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新闻记者也常常以此而自豪。在日本这个以金钱为价值取向的社会里,仅仅从收入的高低来衡量记者的社会地位并显示不出什么特殊之处。日本的记者常常以新闻战中的勇士自居,只有那些历尽千辛万苦采集来的新闻才最受观众青睐,在这种现实面前,“无冕之王”们给人们留下的是疲于奔命的身影和面对被采访者谦恭的笑容,“王”相可谓是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7.
“无冕之王”少有“王”相在日本,新闻的收视率超过娱乐性节目。正因为如此,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新闻记者也常常以此而自豪。在日本这个以金钱为价值取向的社会里,仅仅从收入的高低来衡量记者的社会地位并显示不出什么特殊之处。日本的记者常常以新闻战中的勇士自居,只有那些历尽千辛万苦采集来的新闻才最受观众青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新闻记者这种职业富于挑战性,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显得魅力无穷,吸引了众多的求职者。日本的传统观念认为,文科学生的择业倾向一是进官厅从事政治,二是进报馆从事新闻。在以上两种工作求而不得的情况下,才退一步进商社搞贸易。招收记者,可以“千里挑一”。著名电影制片人德间康快,早年从早稻田大学毕业进入读卖新闻社的时候,就是5000名竞争者中的六名幸运儿之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八年日本报纸的重大新闻有:日中和平条约的缔结,日苏关系,与战时立法、机密保护法相关的防卫问题,自民党总裁选举,日美贸易谈判等。报纸着重报道的还有:长期萧条、日元升值、教育问题、高合化与社会福利、对工资劳动者的高利贷剥削等问题,以及洛克希德事件、西山事件关于药品付作用问题的判决、日话电影公司黄色影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新闻记者这种职业富于挑战性,在年轻人的心目中显得魅力无穷,吸引了众多的求职者。日本的传统观念认为,文科学生的择业倾向一是进官厅从事政治,二是进报馆从事新闻。在以上两种工作求而不得的情况下,才退一步进商社搞贸易。招收记者,可以“千里挑一”。著名电影制片人德间康快,早年从早稻田大学毕业进入读卖新闻社的时候,就是5000名竞争者中的六名幸运儿之一。但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人们的择业方向也在悄悄地转移。据日本有关部门的统  相似文献   

11.
打击图书盗版行为有三难沈伯文一、盗版书对消费者不直接产生危害以及价格因素微小,难以引起读者的各觉。近些年采,消费者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警觉性越采起强,而对盗版图书的警觉性较差。一是因为盗版书并不署于都是逼染色僵、凶杀、暴力的坏名。二是读者刘《著作权法》意...  相似文献   

12.
日本舆论界认为,日本各大报之间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混战时期,这便是由《朝日新闻》于去年春天掀起的“加张战”。去年3月24日,《朝日新闻》将东京总社区域内的日报(日本各大报除出日报外,还出晚报)从24版增至28版。仅仅两天以后,《朝日新闻》的主要对手,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如法回敬,紧接着《每日新闻》又不甘落后,同样加张到28版。《朝日新闻》决定加张的直接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新闻界称:组织实施一次大型事件的摄影报道为“打一场战役”。比如,报道北海道西南海岸地震、日本皇太子婚礼庆典,被作为近年来日本报业公司成功组织大型摄影报道的范例。日本的一些大报,如《每日新闻》,关于这两组报道见报照片都分别多达五十和三十多张,前老连续报道长达一周。  相似文献   

14.
在日本,被称为报纸的生存竞争的“经济情报战”,日趋激烈。具体来讲,这就是:《朝日新闻》从今年1月25日的晚报起,每星期六增加有八个页码的经济特集《周末经济》,把它夹入《朝日新闻》日报,送给读者。作为对抗,《读卖新闻》于2月20日创刊《读卖家庭新闻》,每星期出四版,八页,在东京都发行五十万份,订费每月二百日元。同时,以经济专业报自居的《日经新闻》也从2月24日起,每星期一增加十二个页码的“日经星期一版”。《每日新闻》从1月起,每星期三增加两页经济报。各政治团体的报纸和地方报纸,如《北海道新闻》《中日新闻》《西日  相似文献   

15.
记者俱乐部·日本新闻界的怪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日本著名的新闻杂志——《新闻研究》在媒体内部,发起了一次有关日本全国性报纸新闻报道的调查。被调查的对象是51家媒体的记者,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日本新闻内容雷同化”的占67名;认为报道风格呈现“一个面孔”的占69.7%,认为新闻报道缺乏个性的占40%,认为报道主观和客观并存的占22.9%。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被称为报纸的生存竞争的“经济情报战”,日趋激烈。具体来讲,这就是:《朝日新闻》从今年1月25日的晚报起,每星期六增加有八个页码的经济特集《周末经济》,把它夹入《朝日新闻》日报,送给读者。作为对抗,《读卖新闻》于2月20日创刊《读卖家庭新闻》,每星期出四版,八页,在东京都发行五十万份,订费每月二百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新闻界认为,新闻媒体是一种社会公众的服务机构,应保持“独立”、“公正”的社会形象,尽管报社和广播电视也同其它产业一样纳入市场经济之中,但不混同一般企业而各自有自律、自戒:1、报社、电台、电视台发展自身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贷款,也向本报社职工集资募股,但日本的法律规定,为保证新闻事业的“独立性”,限制其股票转让,一般也不上市.2、报社、电视台的经济来源主要为两大类.一是报纸的发行销售,和向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征收费用收入(公众电视),二是广告收入.几家主要大报的广告和发行销  相似文献   

18.
去年4月初,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抛出了“国家秘密法”,又称“防止间谍法”。它一出笼,立即在日本新闻界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4月18日日本新闻协会编辑委员会集中15家报社的编辑、评论员等,成立了旨在对付防止间谍法的小委员会,专门研讨这一法律草案中跟采访报道自由有关的问题。日本为什么要搞国家秘密法呢?据分析,  相似文献   

19.
十分关注而且消息灵通六月中旬,日本新闻界就开始报道六中全会予备会议的情况了。六月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即新华社公开报道六中全会公报之前,《朝日新闻》已经先后刊登十四条消息,报道六中全会的日程和内容。《共同社》、《时事社》也连续播发了有关六中全会的消息和评论。这些消息和评论,予言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时事社》六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播发了该社驻北京分社写的《从六中全会到建党六十周年》专稿,专稿写道:“四  相似文献   

20.
去年4月初,日本自民党政务调查会抛出了“国家秘密法”,又称“防止间谍法”。它一出笼,立即在日本新闻界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4月18日日本新闻协会编辑委员会集中15家报社的编辑、评论员等,成立了旨在对付防止间谍法的小委员会,专门研讨这一法律草案中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