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上海新编初中世界史(供9年级即初三用),颇具新意。但由于学生素质有别,教师教学水平不一,必然影响新教材的使用效果。为更好发挥新教材的作用,在当前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以下的矛盾。(-)新教材容量大与课时紧的矛盾初中世界史新教材与原人教版初中世界史相比,容量是其3倍多,而可比课时仅是原来的2倍。虽然新教材的增幅与不列入考试要求的小字有关,但小字部分,许多是与教材正文部分密切相关,教师在课上不可能对其中的大部分小字弃之不顾。即便是有选择地讲。课时紧张问题仍比较突出。教材容量的增大,确实大大增强了教…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版教材出现了小字部分,其份量要占到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其重要性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要比大字正文部分的内容相对要次一些,否则就没有以小字形式存在的必要。然而,既然把一些历史内容以小字形式排上课本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小字部分“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扩展或分析,也就是说,有的是正文的浅化,有的包含高水平的要求。”小字部分与大字部分的关系可以说是枝叶与主干的关系,血肉与骨络的关系。正文大字部分是骨干,是精华,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则是更具体更生动的补充。无论是大字正文…  相似文献   

3.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高中历史新版教材出现了小字部分,其份量要占到整个教材内容的三分之一左右.就其重要性而言,历史教材中的小字部分要比大字正文部分的内容相对要次一些,否则就没有以小字形式存在的必要.然而,既然把一些历史内容以小字形式排上课本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上海版中学历史新教材有许多特点,加突出德育功能,重视培养能力,贴近现实生活,增强趣味性等。这些特色的具有,是与教材的另一特点:大小字体结合分不开的。小字,在整个历史新教材体系中,占总篇幅的1/3强。其内容丰富多彩,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在目前教学中,对小字的处理存在两种偏差:一种把小字全部作为教学内容,这不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还会加剧课时紧张的矛盾。另一种是教学中很少用到小字,即使用也不一定有很明确的目的,势必影响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两种偏差的产生,主要在于对小字目标…  相似文献   

5.
现在初三学生使用的历史教材,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的方式,其中大字部分言简意赅,是教材的重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小字部分则生动丰富,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材更具有灵活性,教学层次更加鲜明。如果我们仅仅为完成教学目标只进行大字的教学,就必然将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变成干巴巴的几条筋,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何实现大小字的融合?怎样发挥小字的作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高三历史备考,教师与学生一般只重视教材的正文内容,而忽视了教材中的辅助信息,如小字内容、相关史料、示意图、图片、表格等,使得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支离破碎。这样就出现了学科备考的盲区,导致备考的效率低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历年高考历史试题的深入研究,笔者深感历史教材辅助信息的重要。下面就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具体谈谈如何活用这些教材辅助信息。一、有效利用小字内容,吃透对教材正文的理解并不是所有的小字内容都要一视同仁、予以重视,而要依据其分量区别对待。小字部分中“制度、政策的具体实施与影响”等内容,如《…  相似文献   

7.
浅谈历史新教材中“小字”的使用赵一玲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然而教材的这种灵活性也...  相似文献   

8.
“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是多年来人们对历史旧教材的评价。“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则是历史新教材留给人们的印象。的确,新旧教材相比,无论在体例、内容、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在课文内容上,打破了以往以大字一统全文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大、小字相间的编排方式,使新教材更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既然是新教材,适应于它的必然是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要求。本文拟就如何处理新教材“小字”部分教学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新教材的每课内容均采用大小字相间的编写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如其分地开展对“小字”的教学,发挥它…  相似文献   

9.
不能因小失大试谈新教材小字内容的利用于保水目前所用高中历史教材除引言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小字内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回避的课题。显而易见,大量的小字内容自有其存在价值,不能因为是小字而忽略了它们在教材中的地位,也...  相似文献   

10.
桂俊 《历史学习》2005,(7):11-12
2005年高考综(全国卷)试题合理地涉及到教材的小字内容,是对考纲内容的延伸与深化,同时也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小字内容的试题涵盖范围较广,本择其典型进行分析,以此和大家探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小字内容。  相似文献   

11.
如何处理历史新教材中大小字内容的关系兰州四十五中学符雪芳历史新教材有大小字之分,大字部分是教材的正文、重点、难点所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大字部分的叙述,往往比较简洁、概括,同时也显得平淡、单薄。小字部分是大字部分的补充、延伸、拓宽,既能加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考对教材小字部分的命题有如下规律:第一,考查的小字都是《考试说明》已列入的范围,大都属于考试范围三级子目下的内容.并不超纲。第二,考查的小字都是主干知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是能够形成学科内专题知识的内容.也是我们当今时代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如科技革命、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问题、中国古代史上的水利工程、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国联和联合国,等等。  相似文献   

13.
“九义”地理教材中的“活络丸”──有感于小字内容在教学中的作用桂林余琼秀与初中地理原教材相比,人教社“九义”地理教材排印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课文兼用大小两种字体排印.这种排印,并非形式上的标新立异,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深感小字课文对学生加深理解基础知...  相似文献   

14.
陈瑛 《甘肃教育》2009,(12):47-47
初中历史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小字内容”,每课小字内容大致是大字内容的一倍,甚至还要多。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这些小字内容.会起到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一、“小宇内容”的四种类型1.背景知识型:即小字内容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大字内容发生的历史背景(或原因),与大字内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199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颁布了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课教材,至今已近4年了。新教材总结了原教材的经验,并汲取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的成果。在注重素质教育,反映时代要求,体现中师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求新求实求活的探索。新教材除正文之外,附有点评、资料卡、名言和活动建议。其中,与旧教材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增添了很多辅助文。下面就辅助文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首先要紧紧围绕正文,处理好辅助文。正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辅助文是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是对正文内容的补充说明。辅助文尽管从地位上讲处于补充地位,但其在教材中…  相似文献   

16.
新编历史教材一改旧教材面貌,采用大小字编排,图文并茂,创造了历史教育的新氛围。然而,要开掘教材深度,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达到对国情了解的既定高度,还是要补充一些材料的。为此,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补充材料,开掘教材深度作了尝试,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高三生物复习中可通过回归教材中的黑体字、结论性语句、图片、相关信息、小字等回归教材。  相似文献   

18.
新编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1982年秋季始用本)中的“北京人的群居生活”,是第一章《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中的重点之一。在这部分教材中叙述了北京人生活的环境、社会关系、语言和艰苦的生活。共四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教材与试用本相比,有两点变动。一是第一自然段的小字,改为大字(修订本取消了小字);二是原四、五两自然段,精简合并为一段。下面按课文顺序对教材作些分析并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新编历史教材以图文并茂、史料多、容量大著称 ,在一节课内既要完成基础知识的讲授 ,又要培养能力 ,的确不易。如果仍然按传统的教法逐句讲解 ,那是很难办到的 ,时间问题就成了教学改革的主要难题。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摸索出了以下两点经验 ,效果不错 ,兹简述如下 :第一 ,精讲精练 ,讲练结合。新教材大字小字相结合 ,史料与图画众多 ,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选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又能充分说明问题的小字 ,加以精讲 ,而对那些与课文主题关系不太大的图画和小字以及史料 ,则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就是大字的内容 ,也要尽量精讲 ,留足训练…  相似文献   

20.
覃社科 《教师》2012,(1):71-72
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一般每课课本由导入框、大字部分、楷体小字部分等十个部分组成,大字叙述课本的主题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求学生掌握。小字部分是教材内容的具体化、浅化,其功能是增加情趣,补充内容,扩大阅读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但不作为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