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谰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笔者认为就是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要了.教学后记主要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写教师的"教"1.总结"亮点"指出,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曹云 《教育革新》2007,(11):17-17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却有可能成为名师。"《学记》中也有:"学后知不足,教后然知困也。"可见,写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教育后记是进行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进行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源泉。叶澜教授主张:“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纳也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所以,深入细致地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升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有位教育家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他坚持写三年教学后记,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教学后记如催化剂,能推动教师茁壮成长起来,向教育家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5.
教育后记是进行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进行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源泉。叶澜教授主张:“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学者波纳也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所以,深入细致地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升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但现实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7.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认真写3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3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名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是多么重要!那么写教学反思,就从写教学后记开始.  相似文献   

8.
方旭 《四川教育》2003,(11):44-44
课后“二度设计”是指上课之后的教学反思(或教后记),可以把它写在教学设计的右边或最后。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二度设计”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1.记成功做法把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经过改进的现象更加明显的演示实验,引起学生高密度思维的提问等)认真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设计了…  相似文献   

9.
有位教育家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他坚持写三年教学后记,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教学后记如催化剂,能推动教师茁壮成长起来,向教育家迈出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写好教学后记的重要性,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曾说过:"为了尽快和出色地掌握教育的艺术,每一节课后,都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同时要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弄清原因是在备课时造成的,还是在上课时直接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笔者认为就是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要了。 教学后记该怎样写?写些什么?这是令部分老师感到困惑的。因此常见到这样套话的教学后记,譬如“这节课是成功的,学生较容易接受,学习效果良好”、“本节内容较难,学生掌握不佳,有待于课后加强练习”等。其实写教学后记并不难,教学后记没有  相似文献   

12.
有专家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后记,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一时间,教学后记如潮汹涌,应者云集.但教学后记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3.
王艳玲 《文教资料》2006,(8):174-175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讲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的关系,强调二者要结合起来。其实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和思二者也应该结合起来。教是思的过程,教后再思则是对教过程的反馈、总结。形成书面也就是教后记。新课改的核心是理念的更新,反思我们的教学思想,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教后记则是反思的反映。在此,我想对一个被许多人忽视的而又必不可少的备课环节——教后反思,谈一下个人的认识。一、教后反思的价值1.教后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叶谰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  相似文献   

14.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了二十年书不进行教学反思,不可能成为名师,执教三年,坚持写教学反思,就能成为名师。实践告诉我们,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倡导“时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谓反思,就教育工作而言,笔者认为就是是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及其潜在的教育观念的重新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写好教学后记就显得更加的重要和必要了。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写好教学后记的重要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曾说:“为了尽快和出色地掌握教育的艺术,每一节课后,都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同时要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弄清原因是在备课时造成的,还是在上课时直接造成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这些都说明教学之后进行归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年轻的小学英语教师坚持每天写教学后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利于纠正教学弊端,提升教学能力,也有利于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提高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冯红 《科学教育》2010,(4):71-72
1教后记的着笔内容 教后记就是教过一节课后,教师对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的反思,对成败得失等经验教训所作的记录。写教后记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好形式。如何写?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说,在教师对上节课作全面回顾、体味和搜集了学生住处反馈之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笔。  相似文献   

18.
教学后记是教学过程的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需.写教学后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也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学后记应该把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灵感等记录在案,然后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就可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教学效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数学教学要经常解答习题,而数学习题练习的方法很多,效果也不一样.学会反思,一方面可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  相似文献   

20.
徐志能 《甘肃教育》2008,(12):15-15
新课改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并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叶澜教授也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众多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教改先行者的成长经历,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教学反思有教前反思、教中反思和教后反思,教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实践,教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后反思则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以此再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