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船》是一部记录家族、争斗、苦难以及社会变迁的历史小说。该论文旨于对《古船》中的人物进行文化层面上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古船》是张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对小说外部时间架构和内部时间的剖析,来说明这部小说突破了我国传统长篇小说在时间上纵向延展的写作方法,是有意识地丰富作品的时空关系,使人物、事件、情节获得较强的立体感,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与思考。《古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国长篇小说写作技巧的一个创新。  相似文献   

3.
浅谈《古船》的结尾罗淑玲张炜的《古船》是新时期一部被誉为“具有史诗品格”的长篇力作。它以北方农村一个乡镇──洼狸镇为中心展开故事,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农村建国后近四十年的历史,对以洼狸镇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复杂的心理历程和文化积淀作了多方面的揭示,具有深沉而...  相似文献   

4.
张炜的《古船》是一部展示家族主义精神由盛到衰的小说。他把家庭这一特殊社会群落引入历史现实,通过家庭主义精神在家族个体的体现,揭示出存在于民族心理中痼疾。张炜以家庭结构为《古船》的潜结构,通过家庭主义同洼狸镇生活的融合与悖谬,从而建构出新时期民族心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1986年,《古船》刚发表,不仅大陆,而且香港,台湾的读书界都掀起了《古船》热,大陆评论界称它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基石”,香港评论界称它为“十年来大陆小说中的极品”。  相似文献   

6.
《古船》以宏大的场面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当代农民为命运进行抗争的生动画卷。尽管历史铸就的苦难象泰山一样背负在主人公身上。但作家仍然从普遍的人性,崇高的人道主义立场出发,讴歌颂扬了其笔下人物企图普渡众生的苦行僧的形象。本无意以一个道德家的口吻评《古船》的高低优劣,仅仅从人性,人道主义这个独特视角对作品进行解析阐释,轻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介绍了在全国高校中唯一开设的《中国造船史》课程(湖北省精品课程)的基本内涵及具备的特征,并在此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古船复原技术为线条,引导学生理解古船文化内涵,通过师生互动复原古船探讨了中国古船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培养理工科生既开拓又严谨的工作作风,满足社会对探索性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张炜从短篇《一潭清水》而引起文坛的注目开始,连续发了《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等一系列颇受人称道的中短篇小说,至今,又推出了气势不凡的长篇力作《古船》。《古船》所展示的基本事件是:三中全会后,芦青河畔的洼狸镇粉丝大厂为赵多多承包,并日益成为赵多多谋取私利的工具。解放前曾经营粉丝大厂的隋家族的后代隋见素出于  相似文献   

9.
《百年孤独》以其特有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对中国部分当代作家产生过巨大影响,曾获矛盾文学奖的《古船》显然有着《百年孤独》的影子。文章通过对两部作品相似的主题建构和写作手法的比较研究,揭示出《百年孤独》在鞭策民族魂,批判民族落后意识方面给予《古船》的启发和借鉴。这些借鉴扩大了张炜小说的阐释空间,而张炜对民族苦难、民族劣根等问题的思考则充分说明了作家对本民族未来的美好期待。  相似文献   

10.
《古船》以其强烈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高人一筹的深刻性,而正是这种理性的俯瞰导致了《古船》的泛象征化倾向,给人的意象含义多于形象含义,思想的理念化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淹没了形象的个性,从而显现出较为突出的人为痕迹,冲淡了作品的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1.
张炜创作的主导艺术风格和价值取向藉其主要作品《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等和部分短篇小说得以展现。其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文精神,并且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古船》阶段表现为对人的自由、尊严的追求;《九月寓言》阶段表现为对人的生存方式的思考;《柏慧》、《家族》阶段表现为对丑恶的批判;对理想、信仰的坚守。与此同时,其作品也表现出对人道精神的理解的抽象化,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片面化等缺陷,并显示出保守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张炜发表于1986年的首部长篇小说《古船》刚一问世,便因其历史再现的独特形式以及与《百年孤独》的"形神兼似",引起评论界的热切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两部作品在叙事形式尤其是时间塑形上的汇通式比较,分析它们在历史想象与再现方式上的异同,进而为《古船》这一80年代经典文本在"影响—接受"过程中所偶合的历史语境与意识形态话语提供阐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谈剧本《篱笆·女人和狗》及续作的思想内容唐文生《篱笆·女人和狗》电视剧上演后,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笔者两看不厌,又看了它的续作《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继而又找到剧本重新学习,更感到作品中的人、事儿真实、亲切,一股纯厚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英语》2011,(10):8-8
《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的制片人彼得·杰克逊的“剧透宣传”透露影片由三本漫画改编。一份美好友谊的开始《金钳螃蟹贩毒集团》,一艘承前启后的古船《独角兽号的秘密》,一次没有终点的冒险《海盗失宝》。对于丁丁的忠实粉丝来说,这部电影一定能够让他们在记忆中拼凑一次熟悉而崭新的丁丁历险记。  相似文献   

15.
看《大家》     
本期《大家》,虽有张炜、陈丹燕等“大家”的捧场支持,却少见力作。喜爱《古船》、《九月寓言》中张炜风格的读者,恐怕会对这篇《丰姿绰约的年代》(中篇)感到失望。张炜  相似文献   

16.
《喧哗与骚动》和《古船》两部作品的文化背景不同,风格也相去甚远,但都表现了历史转形时期文化道德的蜕变和不同人物的价值取向。两位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个人道德心理的审视,反映了广阔的时代画面,表达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深的道德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7.
国民性,一个充满历史忧伤的话题,虽然人们不愿去记忆,但在中国的现代征程上却不能忽视它的障碍性存在。古华、张玮、韩少功虽没有刻意暴露国民性创伤,但作家们却分明警醒着人们关注现代国民性。本立足于这一话题,通过《芙蓉镇》、《古船》、《爸爸爸》的本阐释,指出国民性改造是现代化的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张炜小说《外省书》和《古船》中塑造了有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文化内涵的老人形象。张炜小说深切地阐释和深情地关注着老人的暮年情怀及其生命精神载体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了两部电视剧,有两个人物很是耐人寻味。一部是《古船·女人和网》中枣花的丈夫——小庚,另一部是《女人不是月亮》中的“扣儿”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优秀的小城镇小说《新星》《矮凳桥风情》《古船》和《浮躁》,呈现出共同的精神走向:对小城镇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回应。对小城镇小说精神向度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中国乡镇逐渐城市化的过渡脉络,更好地见证与研究中国逐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