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元和九年至十二年的淮西之役中,负责统领北部战线的李光颜,通过两个阶段的军事行动,打通并维护了扬州至郾城的运粮通道,保障了官军的物资供给;抗击了吴元济的主力部队,为李愬奇袭蔡州提供了条件。李光颜积极进取的军事行动,是朝廷在淮西之役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其叔父汉王朱高煦仿效朱棣的靖难之役发动叛乱,但很快就被平定.明宣宗平定高煦之乱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明朝中央实力的加强和藩王力量的削弱;明宣宗治国经验丰富、知人善任;来高煦有勇无谋、失道寡助;明宣宗应敌策略得当.  相似文献   

3.
万历时期之名将陈璘一生经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其中播州之役为其军事生涯之巅峰;在此战中,陈璘身先士卒,多次在明军处于被动时,带领兵士勇猛作战扭转局势,为明廷最终平定杨应龙之乱奠定基础。陈璘将军保卫祖国统一之不朽功绩,必将为后世所铭记。  相似文献   

4.
洪武平滇战事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下曲靖"克昆明"平大理",还包括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颁平云南诏之后至十七年(1384年)三月傅友德等班师回京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乌部"之役与"两广(广西、广南二府)"之役等.颁诏前战事以征伐为主,颁诏后以平叛为主.  相似文献   

5.
《诗经》有将近十分之一作品是以行役者的生活为创作题材的。具体从三个角度加以表现:一是直接描写征夫、役夫的怨与恨;二是从思妇的角度间接描写行役之悲;三是从下层官吏的角度反映行役之苦。《诗经》行役诗所体现的情感特征是哀怨的。它的形成是受到了时代和社会、部落情感以及作者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诗经》行役诗的哀怨情感构成了西方美学中悲剧论的审美范畴,它展现了行役者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在不幸之中的抗争,从而激活了人们逝去的热情,使人在悲剧的氛围中享受到了生命的力感。  相似文献   

6.
寇准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三次拜相,为官清正,曾经在澶渊之役中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澶渊之盟的订立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北宋政权的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明朝初年,统治阶级采取了重典治国的方略,这一治国方针对一个新兴的王朝来讲有利有弊.但总体是弊大于利;“靖难之役”则是一场明初统治阶级内部对于最高权力的争夺战。表面上看起来.二者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但是,民众基础对于一场战争的结果有着很大影响.而统治阶级的治国方略又对社会的人心向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考察“重典治国”方针对明初社会民众基础的影响.可以加深我们对“靖难之役”结果的理解,并进一步认识到社会进步与变革中人民大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惠济区岗李村发现明代《故武略将军李公墓表》石碑一通,碑文记述墓主李斌于明初从于行伍,后又参加靖难之役,因屡建战功,由小旗逐步晋升为千户,致仕后卒葬故里,其后世子孙亦承荫世袭千户之职等史实。关于"靖难之役",虽文献记载颇多,但作为碑刻资料目前尚不多见。新发现的李公墓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历史查证:"靖难之役"及其"攻破京师"解疑某次历史课堂上学生针对课前预习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朱棣发动的旨在夺取皇位的战争为何叫‘靖难之役’?  相似文献   

10.
寇准为北宋时期一代名相,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在澶渊之役中表现出极为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他力挽狂澜,一举扭转战场颓势,为维护北宋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文通过对澶渊之役前后相关史料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力图揭示寇准分析形势、知人善任、和谈力保宋朝利益的历史本相,深入认识寇准对北宋初期宋辽军事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明代云南卫所武职多因“洪武征南”或“洪武填南”入滇,亦有永乐元年(1403)京卫武职调入者,还有宣德、正统、景泰年间调入或定卫之靖难新官之裔。云南各卫约有3名、4名至7名、8名新官,整体数量不多但世袭职级较高,属于卫所中较有权势和地位的群体。与贵州等其他省区相比较,永乐时期几无新官调入云南卫所,应与沐氏与朱棣朝廷的关系及“云南兵”在靖难之役中的创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一重要论断,既是一种称谓表达与价值评判,又触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与品质特征,还关涉中国共产党的主体作为与践行方式,分别构成马克思主义"行"之谓、"行"之实、"行"之倚。从"行"之谓到"行"之实,从"行"之实到"行"之倚,如一个链条那样相互衔接,将马克思主义由内至外、由对象性存在到主导性力量,由可以"行"到能够"行"、由"行"之根据到"行"之实现,一一展示出来,构成一幅马克思主义"行"的逻辑运行图景。"行"之谓是总结性概括、提炼性结论,"行"之实是内在性根据、根本性支撑,"行"之倚是关键性因素、决定性环节,三个层面共同诠释了"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要义与真谛。  相似文献   

13.
靖难之役中,方孝孺因践行圣贤之道而拒绝为朱棣草拟即位诏书,遂被灭族。通过考察他个人的成长和求学经历,本文将他维护圣贤之道思想的形成,以随父任济宁知府和从师宋濂为标志性事件,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靖难之役”并不是主张革新的文臣集团与守旧的亲王、武臣集团之间的斗争,所谓藩王、武臣集团也纯属子虚乌有。实际上,建文君臣并未实行过什么新政,而朱棣也并非一切都遵守祖制。“靖难之役”的实质是争夺皇位,削藩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载是关中理学的创始者,其美学思想既具有传统儒家美善合一的伦理美学观念,又将内心修养的趋于完美与亲身实践美政理想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天理之美、人性之美和名行之美三个方面。天理之美广布周遍而清湛明净,是宇宙间的至美;人性之美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层面,天地之性作为气的普遍本质构成人与天地万物的本性,而气质之性则体现出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气质;名行之美是天理之美和人性之美的实践表现,在内完成持中敦厚的自我完美,在外实现匡时济世的“四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明朝末期,明廷与后金在辽东、辽西战事频繁。在崇祯六年的旅顺之役中,明廷总兵官黄龙表现出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旅顺博物馆藏之《显忠祠碑记》称,黄龙由此被“特诏予溢忠烈”。  相似文献   

17.
由于孟子赋予“天”多个含义,每一个“天”的含义就对应着一种天人关系。他的天人关系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说明:在自然之天面前,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在主宰之天面前,民心向背可以对天的意志产生影响;在命运之天面前,人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只要行仁义就是“正命;”在道德之天面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法北宁之役以清军的落败而告终,清军广西提督、淮系将领黄桂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勿庸置疑。但应该看到黄桂兰在北宁布防上做出了贡献,北宁的陷落不能归结于黄桂兰一人之责,赵沃、刘永福等人都负有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19.
面对山水蒂物,游历中的行者由于境遇的不同,对山水的体验也不同,闲逸的游览、行役中的山水喟叹、独坐林中的体悟都呈现出多种山水情态。南朝刘宋的鲍照的山水之作多是感发于仕宦行旅之中.他笔下的山水之景也映射出了其作为行役者面对山水的独特姿态与心境.  相似文献   

20.
联夏攻金的“秦巩之役”是嘉定年间安丙发动的影响宋金夏三国时局的重大事件。安丙决策发动此役本身是正确的,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宋、夏各怀目的和宋方蜀口将帅对发动此役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