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介绍了“等强度梁冲击动应力、动荷系数及固有频率测试”实验的设计方案,井用实验结果对综合应用《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建立的动荷系数表达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中国小说产生于诗歌散文之后,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才初具规模,唐以后逐步走向成熟。但是笔者通过对先秦诸子散文之一《论语·微子》中《荷丈人》的研读,认为《荷丈人》与小说发展有一定渊源关系。1.小说人物与《荷丈人》之人物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人物、情节和环境。据比较分析,《荷丈人》也具有生动而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特定而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说艹条艹条艹条艹条艹》、明《荷丈人》具有小说的某些特征。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荷丈人》中共出现五位人物…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自诞生以来,散文文坛就为之“颇不宁静”。八十多年来,解读者、分析者、质疑者、争辩者热闹非凡,尤其是对《荷》的“不宁静”情愫的探讨,莫衷一是。许多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荷》的真谛,有社会学的,有心理学的,有伦理学的,甚至涉及刮意识和潜意识等问题。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人们大多部认为《荷》一文,抒发了“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尤其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几乎都沿用了这一说法,使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也深信不疑,都这么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4.
《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文)是朱自清教授于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清华园写的一篇情景交融的著名散文。它诞生到现在已70年了,其魅力却历久不衰,见仁见智的分析鉴赏文章也层见迭出。对《荷》文,笔者中学读过,大学读过,工作后多次讲授过,闲来无事还品玩过...  相似文献   

5.
罗贤良  凌浩然 《江西教育》2009,(12):16-17,23
肖莉属于“爱荷一族”,这位赣州市章贡区教研室主任,最喜欢的画是办公室墙上悬挂的水墨画《荷韵》,最爱背诵的古文是周敦颐的《爱莲说》,连开博客也取名叫“清清心荷”。她对《爱莲说》情有独钟,对篇中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着独到的感悟——莲之”不染”“不妖”是因为它具有“我思故我在”的独立精神。  相似文献   

6.
黄玲玲 《教育》2014,(12):75-75
《清塘荷韵》选自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二,作者季羡林是著名国学大师,还是文学家、佛学家、史学家.因季羡林对我国古典散文的熟稔、对散文艺术性的重视以及对“真情”的强调,使其散文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选自其同名散文集《清塘荷韵》.文章表面上是写景状物的散文,以荷的生长过程为线索,描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生长过程;实际上,作者融入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并在文章字句间渗透出淡淡的禅意.  相似文献   

7.
法国和荷兰的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在欧洲引发了政治经济震荡和欧盟宪法危机,给欧盟的深化和扩大投下了阴影,对今后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值得人们关注的广泛影响。《欧盟宪法条约》在法、荷分别受阻的原因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法、荷对《欧盟宪法条约》的相继否决,无疑是对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沉重打击,但从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实践看,它并不会中止欧洲联合进程。  相似文献   

8.
一、比较法1.不同文体的比较。文体即表达方式,反映作家个人的情趣、思想感情和潜意识结构;这些又通过意象选择、章法结构和语言风格呈现出来。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周敦颐的《爱莲说》、李渔的《芙蕖》三文都写“荷”,而文体各异,表现手法不一。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生动描写荷的叶、花、香味,处处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他在文章中虽然没有直接写出对荷的赞美之情。实是借用荷花、月色这些传  相似文献   

9.
一、《论语二则·荷蓧丈人》中“以杖荷蓧”一句,课本注释为“用杖肩挑着草编的田器”。对“蓧”字只注了音(diào),未加解释。依据这句的注释,“蓧”当然是“草编的田器”了。是什么草编的田器?真令人费解。《说文大字典》注“蓧”为“荷草竹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蓧”为“古代除草用的农具”,《辞海》将“蓧”注为“一种竹器,古代芸田所用”。因此,把“蓧”注为“古代除草的竹器”,把“以杖荷蓧”释为“用杖肩挑着除草的工具”,既通俗易懂,又符合文意。二、《书博鸡者事》引用《孟子》里的典故,称姓臧的上司为“臧氏之子也”,致使此人怨毒顿  相似文献   

10.
一、解题目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清塘荷韵》. (师板书“荷”.) 师:荷花大家太熟悉了吧? (生点头,微笑.) 师:美丽的夏日之花,一到夏天,我们学校就被荷花所围绕,荷花朵朵,荷香脉脉.荷还有另外的名字,大家知道吗? 生:莲. 师:对,莲,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在专题《荷》中选用了苏轼的一首诗《莲》,配套教参上的赏析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2.
每当盛夏来临,漫步于荷花池边,看那枝枝清荷亭亭玉立在青萍碧叶之上,随风摇曳于波光水色之中,一如风神绰约妩媚的少女,娴静多姿,冰清玉洁;又如志趣高洁不凡的雅士,风度翩翩,意在幽远;更如洁身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不苟世俗。微风起处,阵阵清香随之飘散开来,沁人心脾。在悠悠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无论是诗歌辞赋还是散文小说,都飘逸着缕缕的荷莲清香。汉代闵鸿的《芙蓉赋》因文采华丽,群起而效之,后有潘岳的《莲花赋》、孙楚的《莲花赋》、初唐王勃的《采莲曲》等。观荷、赏荷、咏荷、赞荷、采荷的诗篇,尤以唐宋为盛。如王昌龄的《采莲曲》:“…  相似文献   

13.
《荷(艹条)丈人>(以下简称《荷》)是《论语》里的著名章节。作为先秦初期哲理散文,《论语》的章节,往往三言两语,属于大纲形式;文句内容常给人“无因而至,突如其来”(李渔《闲情偶寄》),忽然而前忽然而止的感觉。《荷》虽篇幅较完整,但仍具有上述特点,深文隐蔚,不易理解。为具体体会该精悍短章的韵味,下面拟从其奇特精湛的论辩哲思、缜密严谨的结构形式和简约隽永的语言艺术几方面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荷”究竟指什么重庆市垫江县龙岗小学熊元龙古诗《小池》中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句。有的教师将“小荷”解释为荷花骨朵。“小荷”是不是荷花骨朵呢?《说文》云:“荷,扶渠(即芙蕖)叶。”段玉裁则从语源上加以说明:“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  相似文献   

15.
荷,生浅水中,夏季开花,名曰荷花,有红白粉诸色。又别称为“菡萏”、“芙蓉”。《尔雅·释草》:“菡萏,莲花也。”《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明东清初李渔文《芙蕖》:“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菡萏即荷花。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自居易《长恨歌》:“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芙蓉系指荷花。“菡萏”为未开之花,既开之花为“芙蓉”。而荷的得名来自长江下游的南岸地区。《尔雅·释草》:“江东呼荷”。  相似文献   

16.
《塞湖月》、《青雀舫》、《月峰》、《月荷》、《月舟》等五首避暑山庄御诗,反映了乾隆夜游塞湖,观赏月色下的峰峦、树木、荷花以及荷叶上晶莹闪亮的露珠等自然美景.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三册载《论语·微子》中《荷蓧丈人》一文,本文有句话:“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所出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荷蓧丈夫对子路说的话,即荷蓧丈人的话是用来指责谁的?关于丈人的话指责谁有三种权威的说法。一、吕本中《紫微杂说》:“四体不勤二句,丈人自谓也”。清人俞越《古书疑义举例·助词用不字例》中说:“‘丈人盖自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学史,论定孙犁为“荷花淀派”盟主,其实这一流派根本不能成立,其一,从未形成过具有“荷派”风格的作家群体;其二,追溯孙犁个人创作的历程,虽曾写过《荷花淀》及其同类短篇小说,但自中篇《村歌》始,荷派风格渐次消失,作变征之唱,创作具有了折人风致,所谓“荷派”云,不符合史实。  相似文献   

19.
翻开中国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让人默默地感动。《诗经·郑风》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之佳句,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成为咏荷的千古绝唱。从诗歌源头《诗经》,再到现代散文,莲以清丽的容颜、高洁的情操,深植于中国文1人的血脉中。《清塘荷韵》选自苏教版《语文读本》必修二,  相似文献   

20.
《荷塘月色》和《荷花淀》分别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孙犁的作品,他们又都是以“月”和“荷”为写景对象,以明月与碧荷构成素淡恬静的写意画,从而表达各自不同的情怀,表现为月荷相映、情景生辉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