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用来传情达意的工具,如果没有语言,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即使在神话世界里,语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在叙述石猴(即孙悟空)出世后,就假定“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使石猴得以与众猴沟通,顺利登上了“美猴王”的宝座。语言是如此重要,那么何谓“语”,何谓“言”?“语”“言”并举,为什么就能指代人类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2.
词语作为最小的语言单位,不仅是阅读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语言的重要载体。加强词语积累,正确理解词语,对于课文的学习、语感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好词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段、篇的含义。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词汇预习,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情境创设,鲜活词语学习;注重词语朗读,感受语言韵味;借助电教手段,创设语境氛围。  相似文献   

3.
在古汉语教学中,有时为了讲授的方便,并不十分强调“字”和“词”的区别。这是由于古汉语单音词较多,而汉字是一种表意的音节文字这两个原因决定的。但是,不强调“字”“词”的区分,也会带来一定的麻烦。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中就在这个  相似文献   

4.
麦克西西,你帮助我学习汉语,我帮助你学习英语,我们这叫"互相"帮助,对吧?西西对,也叫"相互"帮助。麦克哎,等等,"互相"和"相互"这两个词不是由一模一样的两个字组成的吗?  相似文献   

5.
说“词”     
通行的“词”实际上指两种词汇单位 :词位变体和词位。词位和词位变体处于词汇系统的不同层级上 ,前者是词汇基本单位 ,由词汇材料成分构成 ;后者由词位变体构成 ,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词场 ;在词汇系统中 ,后者位于前者的上一结构层次。弄清“词”的所指 ,对词位理论、词汇系统理论、词类理论的建立健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词的标记是英汉语言的差异。汉语中不存在这一语言现象。这是中国人学英语的一个难题。本文除提及形容词的标记之外,作者认为:名词也存在着无标记中性词。  相似文献   

7.
“粘”与“黏”是音义不完全等同的两个字。“黏”音 nian,①像糨糊、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如黏液、黏胶。也指具有黏性的。如:黏豆包、黏汗、泥黏雪滑。②特指骈俪文字或近体诗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之间的平仄协调。平仄  相似文献   

8.
吴丽华 《出国与就业》2011,(16):250-251
越南作为中国的邻邦,在语言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中,称呼词既与本民族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同时也较大程度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探究越南语中的称呼词,越南语与汉语称呼词的差异,以及称呼词反映出的两国文化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研究中国文化与越南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10.
“说”和“是”与关联词语组合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玲 《中国语文》2012,(5):437-446,480
"说"和"是"分别是言说动词和判断动词,二者添加在关联词语之后的用例不断增加,有时可以任意替换而不影响语义表达,甚至还出现了同时附缀在关联词语之后的用法,这使得二者原有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中和。学界一直将"说"和"是"与连词等的组合作为独立现象进行考察。然而,"说"和"是"与关联成分的组合在很多情况下既是对立又是中和的,孤立的考察显然难以揭示这种附缀现象的本质特点。本文考察"说"和"是"与关联词语组合的参差局面,探讨二者对所附缀关联词语功能的影响,分析二者对立与中和的机制和动因。  相似文献   

11.
李富林 《学语文》2024,(1):89-92
话题词语指充任文章话题的词语,它是文章语义的源头。话题词语有不同的层级。话题词语生成文章有不同的途径。话题词语具有一定隐蔽性。话题词语之间有两种语义关系:“根节”关系和上下位关系;根性词语和上位词语都是文章语义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正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基础,不容忽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可是,提到词语教学,教师们大多唉声叹气:词语教学太枯燥了,要么难读字注注音,要么难写字练练笔,要么重点词理理意。这样浅层次的教学缺乏对词语内含与外延的开发,缺乏对词语文化内涵的开发,显然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说"也渐渐失去了光彩。那么,怎样才能为词语教学撑起一片美丽的天空,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平面几何中构造圆来解决有关角度相等的问题、动点的轨迹问题等是十分巧妙而且有效的解题方法.本文针对如何构造圆,构造圆后怎样解决相关问题予以举例说明.一、四点共圆1、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四个顶在同一圆上如图1,四边形ABCD中,若∠A+∠C=180°(∠B+∠D=180°),那么A,B,C,D四点共圆.  相似文献   

14.
说“套词”     
本文中的“套词”是指词的作者在形式上使用同一词牌,用相同韵字或句尾字,内容上同时为同一题材而作,并相互并列、补充的词。该词类兴起于北宋,南宋后有渐多之势。其创作者往往才情一发不可收,字斟句酌中有逞才应景之态,也存在作品内容各取一端、感情相互映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支点。扎实细致的词语教学,既能深化阅读理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能品味言语之奥妙,具有点石成金之功效,从而促进学生言语系统中积极语汇的生成,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然而,日常教学中,词语教学大多"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如鸡肋,如赘肉,弃之不舍,却又无关痛痒。针对这一现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6.
阮琼 《文教资料》2012,(26):107-109
王安石词作数量不多,佳作也较少,但是我们却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其词作的题材内容与传统的香软词有显著的差别。本文拟就王安石词作的题材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在"词为艳科"的文学背景下王词内容中的"脂粉语"问题,从而确定王安石词作在词史上的独特位置。  相似文献   

17.
老庄的道教思想以及道教文化带给西林春精神上的安慰和创作上的财富,拥有道教以及道家的西林春是坚强的,脱离了以道教为代表的宗教的文人是弱小的。文人和宗教相互关联,这是贯穿整个文学史的幸运和悲哀。  相似文献   

18.
罗曼 《华章》2012,(11)
本文从三个方面简析陈廷焯的“沉郁顿挫”词说:(1)理论内涵方面,指深厚的情感、意境的深远、表达的含蓄曲折跌宕起伏;(2)理论意义方面,对于诗、词的异同和高下问题,提出了比较全面的看法;(3)对文学鉴赏与创作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历史科高考都有个别试题引起争议,多数是关于优劣的问题,关于正误的争议也偶有出现,但不多。而2007年各地高考卷中涉及正误问题的“硬伤”却不少。有的是由于考查的知识点过细,结果与史实有出入,如全国卷I第20题,  相似文献   

20.
说“无”     
新版《辞源·无部》; 无,“無”的别体字。今《易》“無”字皆作“无”。参见“無”字各条。这条注释是说:①“无”、“無”是别体字;②“无”只用在《易》一书中;③“无”、“無”的词义完全相同。《辞源·火部》所列“無”的义项是:(一)没有。亦作“无”。(二)副词。1、不。2、不可。通“毋”“勿”。3、非。4、未。(三)不论。(四)语首助词。(五)雖。(六)问词。用同“否”、“麽”。(书证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