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军号角,高水平的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后勤,而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成是建设高水平后勤的必要条件。因此,继续深入探讨如何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早日建成高校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校后勤的基本内容和地位作用1.1.高校后勤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曹衍江 《文教资料》2009,(14):149-151
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后勤保障体系现状的分析.借鉴现代国内许多走在后勤改革前列高校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作者试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构建后勤保障体系的路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壮大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支撑。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领导、校长,女士们,先生们: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代表,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合肥出席首届中国高校后勤改革校长论坛。我谨对首届中国高校后勤改革校长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预祝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努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支撑;高校后勤具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关系到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也启动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总结和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明确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即为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对此,全国高校也纷纷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力度。但在具体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上,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认识,才能真正确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综合考虑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明晰高校后勤工作发展的思路,改革后勤工作体制机制,方可有力地保障和促进高校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1999年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第一次会议至今,我国高校后勤经历了艰苦但卓有成效的改革发展历程。我校同各兄弟院校一样,始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后勤改革,牢牢把握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内涵,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自身实际的改革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出了一条既符合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又适应我校办学实际的后勤改革之路,初步建立起新型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行业管理,本文从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性质、作用及其得以发挥的条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后勤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好当前高校发展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辽宁师范大学经过 3年的改革实践 ,已经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 ,建立了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在 2 0 0 2年底基本完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内容(一 )改革的基本思路深化后勤改革 ,从根本上转变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是我校党委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及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 ,相继出台了《辽宁师范大学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辽宁师范大…  相似文献   

10.
浅析科学的高校后勤服务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走过十个年头了。在这十年里,不同的高校选择了不同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不同的成绩。现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全国的高校后勤系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高校后勤改革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从1999年开始,经过十年的改革研究和社会化实践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解决了高校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连续扩招带来的吃住行服务和保障的难题,开阔了高校管理者的视野,转变了后勤干部职工的观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发展,队伍建设的强弱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败的影响日益彰显。因此,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结合实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加强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切实推进后勤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的后勤改革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分别经历了快速推进阶段、规范内部管理阶段和深化后勤改革阶段三个时期。在此期间,大多数高校实现了后勤系统从学校的整体剥离,  相似文献   

14.
搞好后勤工作是高校其他工作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而高水平的后勤管理队伍则是搞好后勤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后勤社会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而要提高后勤管理队伍的素质,关键在于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从1999年开始,经过十年的改革研究和社会化实践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解决了高校在国家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连续扩招带来的吃住行服务和保障的难题,开阔了高校管理者的视野,转变了后勤干部职工的观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国有企业的主辅分离、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都在启动,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综合改革酝酿发动;  相似文献   

16.
刘树琛 《教育》2012,(23):52-53
高校后勤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基本目标是高校后勤社会化。自1999年高校后勤改革大幕拉开以来,由于高校后勤系统的特殊性、传统体制和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服务系统承接能力不足等原因,当时,后勤系统实现了企业化管理,但在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面的成效并不大。这一现实中,围绕提高质量、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等目标,讨论如何强化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后勤改革的"企业化"实质高校后勤是指为高等学校师生员工提供生活保障服务的组织,分为教学后勤、科研后勤和师生生活后勤,具体包括餐饮、住宿、物管、交通、医疗卫生、水电、基建与维修、教工幼儿及中小学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在高校发展建设中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重任,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勤社会化则是高校后勤工作适应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统一的渐进过程,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第三产业,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法人服务体系.它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二是社会职能由事业属性职能变为企业属性职能;三是服务手段由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和法律为主的市场手段;四是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组织形式变为企业法人组织.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已走过十多年历程。随着时间推移和形势发展,当下的高校后勤,正如高校教学、人事、财务、学生管理等职能部门一样,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探索前行。研究高校后勤"窗口"服务模式,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方面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后勤不能完全适应学校和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深层次的问题逐步突显,如资产权益、  相似文献   

20.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几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成了阶段性的目标。但高校后勤社会化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仅尚未完成,而且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后勤财务管理体制的滞后,制约了后勤改革的深化进行,由此建立适应后勤的财务管理新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