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是指反刍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去。牛就是这样一种反刍动物。牛靠反刍,将草料细咀慢嚼,充分消化,化为养料。“反刍式教学法”就是将牛的这种“反刍”原理借鉴应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温故知新的反刍和不断触类旁通的迁移,让学生充分消化知识营养,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反刍,即倒嚼。原指牛、羊、鹿等动物先将食物吃进胃内,然后返回到嘴里咀嚼,再咽下去消化的生理现象。这里借作教师作文讲评法中的一种。那么,如何运用反刍法呢?就是在作文批改后,老师将优劣作文范读或刻印,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比较、辨析,揣摩文章的深意和遗词  相似文献   

3.
留住童心     
反刍,是生物学的名词,也就是农民说的牛“倒嚼”。牛吃下食物,先到瘤胃,再到峰巢胃,然后回到口中咀嚼,再入重瓣胃,最后入皱胃。经过反复,粗食草料,变成可吸收的营养。人们读书学习知识,把它消化和吸收,也和牛的反刍一样,也须有一个不断咀嚼、消化、吸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反刍,也称倒嚼,指某些偶蹄类动物将粗粮咀嚼后下咽的半消化的食物再次细细咀嚼再消化的现象,也可比喻对过去事物反复的追忆和回味。这种方式也可运用于教学研究中。对教师而言,教学研究源于课堂,应围绕课堂进行,可以是他人的课堂,更应是自己的课堂。教师如何为自己的教学把脉,站在第三者角度多方位评价日常教学呢?笔者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反刍,即倒嚼。原指牛、羊、鹿等动物先将食物吃进胃内,然后返回到嘴里咀嚼,再咽下去消化的生理现象。这里借作教师作文讲评法中的一种。那么,如何运用反刍法,就是在作文批改后,教师将优劣作文范读或刻印,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比较、辨析、揣摩文章的深意和遣词造句的匠心。采用反刍法,宗旨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辨微、悟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 标题的反刍 文章的标题在讲评中为何值得“思”,这是因为标题与主题关系十分密切,正如眉目和灵魂不能等同一  相似文献   

6.
所谓“四程序复习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复习过程划分为四个上下之间存在程序关系的四个环节。 1.尝试回忆 所谓尝试回忆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回想一遍。有人将它比喻为“反刍”,就像牛或羊一样,把已经进入胃里的食物再返回到口腔里细细加以咀嚼。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己检查自己,逼着自己进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7.
我们吃进肚里的食物,先要在口腔作初加工,这对食物消化有三项作用,第一,坚硬的牙齿就像一部粉碎机,细细咀嚼,把食物磨碎;第二,唾液像洒水机那  相似文献   

8.
取得营养是一切生物体完成全部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前提。在动物界,营养的获得包括了食物的摄入、消化和吸收等过程。食物的消化就性质而言,一般均可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两个过程。物理消化一般包括食物的咀嚼研磨、搅拌以及与消化液的混合等过程。它虽然不直接涉及食物成分的变化,但其机能的强弱却直接影响动物对食物的化学性消化和吸收效率。因此,物理性消化机制的发展和完善是推进动物在演化中不断向着积极主动发展方向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原生动物、扇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在演化中相继出现原始的消化腔和消化管,使食物的胶消化或细胞…  相似文献   

9.
《红领巾》2006,(11):21-21
千真万确。牛的胃可以分成4个部分。第1个胃里有细菌,能分解没有咬碎的草。第2个胃负责(fùzé)把食物弄成块,再由嘴巴重新咀嚼(jǔjué),这叫反刍(chú)。重新咀嚼后的东西会被送到第3个胃里。第4个胃会把消化后的东西送到肠里。牛有4个胃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0.
道德反刍现象的类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本是指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咬断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 ,然后再咽下 ,通称倒嚼。用于人 ,则比喻对过去的事物反复追忆、回味。以此观照道德生活 ,这种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道德生活中 ,在外在因素的作用下 ,经常产生道德主体内部的心理矛盾运动 ,进而对业已形成的道德进行反复地追忆、回味、琢磨、筛选。这种追忆、回味不是简单的不变的过程 ,而是在追忆、回味中通过再认识、再评价、再选择 ,从而达到一种新的道德平衡。对这种现象 ,笔者冠之为道德反刍现象。现象总是代表着事物内在的一定的规定性 ,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1.
有些爱吃零食,不爱运动,营养过剩的同学喜欢吃汤泡饭,特别是没有对味口的菜肴时更是如此。其实这种习惯很不好。我们吃进肚里的食物,先要在口腔作初加工,这对消化食物有三项作用:第一,坚硬的牙齿就像一部粉碎机,细细咀嚼,可把食物磨碎;第二,唾液腺像洒水机那样不断分泌出唾液,舌头又像搅拌机似的将唾液与食物拌在一起,唾液里的淀粉酶,就可和食物中的淀粉发生化  相似文献   

12.
反刍阅读展开联想——《月光曲》教法新探□深圳市宝安区沙井教研室张云鹰一、撷取重点,反刍阅读。“反刍法”教学的特点就是不按照文章结构的顺序去逐段进行讲读与分析,而是像牛吃草一样,粗粗进食以后,再细细咀嚼。即在学生初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教师把引导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3.
牛有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即把草吃进胃里,经过初步消化,吸收一部分营养后,又将难以消化的草料从胃倒排到口里,进行咀嚼,再次消化吸收,如此反复三至四次,才能全部消化吸收,这就是牛的“反刍”现象.对于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掌握,必须反思,找出还未理解的地方,再深入探究,如此反复,直到掌握.显然,学习数学“如牛反刍”须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不要泡饭吃     
徐君 《良师》2003,(24)
有人喜欢用水泡饭吃。这是一种不利于健康的习惯。我们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是一种消化酶。在反复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就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如果用水或汤泡饭吃,牙齿  相似文献   

15.
写给中学生     
细细嚼,慢慢咽。咱们在很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就这样劝告咱们。为什么要细细嚼呢?因为食物一送进咱们的嘴,消化作用就开始了。最先忙起来的是牙齿,牙齿把食物切断,撕开,磨细,嚼烂。  相似文献   

16.
谜之园     
1.白胖娃娃泥里藏,腰身细细心眼多。(猜一种食物)  相似文献   

17.
三、幼儿膳食一周岁以上的幼儿,由于乳牙逐渐出齐,具有了咀嚼食物的能力,消化机能也逐渐发育完善,所以饮食的种类及份量应逐渐增多。(一)幼儿食物配制的原则1.一岁以后幼儿的食物应由乳类改变为粮食、蔬菜、鱼、肉、蛋等混合食物。食品的品种、数量、烹调制作方法应适合幼儿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2.有一定数量的鱼、肉、蛋、肝等含动物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及豆制品,以增加蛋白质的供应。3.保证一定数量的蔬菜和水果,以供应维生素和无机盐。4.配备乳类或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代乳粉,补  相似文献   

18.
启发学生解题后“反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进食后,需将食物再吐出来,经过不断的反刍,把食物进一步分解消化,转化为能吸收的元素.学生解完一道数学题后也需要象牛那样“反刍”.通过对解题活动的回想,深究数学解题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篇文章得细细咀嚼”、“读书不要急来抱佛脚”。人们听了以上的话,一般都能理解:“咀嚼”不是指“用牙齿磨碎食物”的意思,而是指“对事物反复体会”;“抱佛脚”不是指“(烧香时)用双臂去抱住佛像的脚”,而是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上述“咀嚼”、“抱佛脚”两词语的前一个意思,乃是词的本义,后一个意思,则是词的比喻义。  相似文献   

20.
姬武 《家教指南》2003,(1):24-25
有一口好牙齿是每个人的幸福。是的,如果有一口好牙齿,当你吃东西时可以做到满口咀嚼食物,自己觉得吃进的食物很有味道,别人看见你吃得又香又甜,也会感到很愉快。可牙齿有疾患的人自己吃东西不香,别人看着也觉得你很痛苦。可见口腔无疾病、又有一口好牙齿是多么重要。保护好孩子的牙齿、防止口腔疾病的发生,是做家长的责任。牙齿好不但能防止由龋齿、牙周炎引起的内科疾病(如肾炎、风湿病等)的发生,而且用健康的牙齿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消化食物和减轻肠胃器官的负担,还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保护好孩子的牙齿,要防止龋齿的发生。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