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隶定而产生的"隶定字"是汉字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字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字书或多或少都有收入了一些隶定字。本文主要从构字部件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的部分隶定异体字。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中所收的俗写变异字来源于《龙龛手镜》《改并四声篇海》《宋元以来俗字谱》及其他传世古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增加或减少构件形成的异体字;二,构件相似导致书写混同而产生的异体字;三,因避讳而形成的俗写变异字;四,为求字的平衡、美观而产生的异体字;五,类化产生的异体字;六,俗字中保留古体残余而产生的异体字。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梳理了目前学术界对《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研究概况,阐述了对《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4.
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和书写习惯,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人部收录的14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5.
周艳红  马乾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1):79-80, 99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广泛吸取学界研究成果,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一步认同了大量异体字,但仍有部分异体字没有得到认同。文章选取10个未被认同的异体字,梳理它们的字际关系,并进行异体字认同。  相似文献   

6.
殿试卷保存至今,几年前曾引起一场“盗窃文物大案”的明代状元赵秉忠(-年),《明15731626史》无传,《中国人名大辞典》第页、新编《青州市志》第页均说他“字季卿,号140229 山其 阳,益都人”。这“山其”字笔划不多,却颇生僻:《康熙字典》、台湾《中文大辞典》、《汉语大字典》均未收,《汉语大词典》亦未收以该字为词头的词。观其形,当为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其义应为山名,怎么读音却无依据。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参与《汉语大字典》编纂,在“审音组”工作的王建明副教授说,根据汉字审音规则,当读q(音其)。《汉语大…  相似文献   

7.
《汉语大字典》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大型历史性详解汉语字典,但是千虑之失,在所难免。《大字典》对古今字的标注方面确实存在遗漏、失注的问题。笔者对此现象立论,进行整理补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版《大字典》第六册若干字为例,对其字际关系的沟通、尤其是异体字的认同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出现的十三个例子,补充了《汉语大字典》中所缺书证,并讨论出土文献对于辞书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本根据《论衡》一书中“劣”字的用例,对《汉语大字典》解释该字三个方面的缺失进行了补正:一理解例勾欠准确;二、义项不全;三、例证过晚。  相似文献   

11.
在文白异读的处理上,《汉语大字典》“差”字的音义有以下两点不足:义项缺漏,例证与音项不合。通过几部字典的比较,指出当前字典里文白异读字处理上的不足:注音不统一。并指出:现在的文白异读字是个封闭的词群体。数量不多,宜标明〈文〉〈白〉之别。  相似文献   

12.
"通假"与"同源"是我国文字发展及其使用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两种现象有同有异,有本质区别。通假义与同源义亦有本质区别。但是《汉语大字典》对这两种意义却一律用"通"词条来概括,似有不妥。工具书的目的是向使用者展示字(词)的储存义(理性意义),及其意义发展的脉络。因此,对于具有本质区别的通假义与同源义应区别待之。拟对《汉语大字典》中"通"用法做一辨析。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具有较大影响的权威性字典,使用时发现有若干瑕疵,现予举正,以供再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汉语大字典》无疑代表了我国目前汉语字典编纂的最高成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笔者查阅了其中的一些字条,觉尚有两个方面末能完全达到预定的要求,一是字义方面的问题,二是引证方面的问题。现就这两方面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依据钱大昕"连篆成文"原则分析《说文解字.示部》"斋"字释文,指出《汉语大字典》对其断句失误之处,并为之重新断句。《汉语大字典》和苏宝荣《〈说文解字〉今注》断句为"斋,戒洁也"。笔者认为应该依据钱氏"连篆成文"的原则断为"斋戒,洁也"。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是在汉语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大型工具书。收字众多,释义详尽。但书成众手,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即以《言部》为研究对象,从七个方面具体探讨《汉语大字典》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主要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出现的十三个例字,补充了《汉语大字典》所缺部分书证,说明出土献对于辞书编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挠"的标音有失误.文章先指出三部字、词典的错误所在,其次从<广韵><集韵>出发,根据古文献中的音义材料论证判断三部字、词典标音失误的依据,并逐项提出参考性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9.
据形、音、义皆备的、具有分化孳乳能力的母文表义这一思路,把《汉语大字典》中收录的60几个“奄”族字加以剖析,分成具有“大”义、“覆盖、蔽藏”义、“覆盖、遮蔽、盛装物体的东西”义、“相及、相合、比长短”义、“不明、黑、污浊、肮脏”义、“疲乏、病”义、“急遽、忽然”义、“不奢侈”义这几组同一母文(右文)而古音相同、相近,意义相通的字,简析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及其外化符号有密切的关系,并把《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这60几个“奄”族字与母文的关系用表示意于文末。  相似文献   

20.
《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汤”的标音有两方面的失误;第一,弄错了部分音史关系;第二,“汤”作通假字时没有按本字的读音来标令音。本文依据古代字书、韵书、音史书及现代汉语方言对三部字、词典两方面的失误作了辩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