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样板戏是文革时候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京剧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主要的材料是源于同名的现代京剧.本文主要针对《智取威虎山》的两个音乐版本进行对比分析,从其所具有的特点上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与京剧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的不同进行了比较并且做出了两者不同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以来,一股红色经典改编的热潮在当代中国涌起。红色经典回归潮流的涌动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社会、美学等多种因素。《红灯记》电视剧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改编的。与其他红色经典改编失败遭遇不同的是,《红灯记》的改编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好评。因此,我们在探析红色经典改编热潮的文化心理的同时,重点讨论分析了《红灯记》改编剧的美学理念、艺术特色、人物形象,揭示出《红灯记》等红色经典改编所具有的赓续、传承与重构新世纪“红色文化”的多元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3.
电影《智取威虎山3D》融合好莱坞商业元素、武侠片精髓及时下流行元素,成就了红色经典到商业大片的转变。相比前文本,影片淡化了旧人物刻画上的意识形态色彩,强化了其辨识度与趣味性;新人物的加入,则在丰富影片情感因子的同时升华了影片主题。但影片过度渲染场面的壮观,又使得人物在性格化塑造上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4.
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3D》,充分借助现代商业片、类型片叙事模式,融合高科技的影像呈现,将著名的红色经典打造成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新主旋律电影,从而成功地实现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又一次变奏。其创作立意和艺术创新之道,不仅拓展了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题材和方法,而且对中国主旋律电影走向世界都具有积极的探索、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红色经典"《红色娘子军》中人物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来的电影文本与改编后的电视剧文本的比较研究,厘清两个时代不同文本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所表现出的不同审美诉求,以此探寻"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时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18日的《新民晚报》载有《精彩老朋友够精彩》一文,文章说:"1966年,毛泽东观看《智取威虎山》演出后,还欣然动笔,把《打虎上山》中的一句唱词改了一个字,由原来的‘迎来春色满人间’变为现在的‘迎来春色换人间’。"毛泽东为《智取威虎山》改词是文坛著名掌故,许多人都知道。不过,这里讲得不准确。其实毛泽东是把"迎来春天换人间"改为了"迎来春色换人间"。"春色"比"春天"含蓄浪漫,并且  相似文献   

7.
时下,将“红色经典”改编成电视剧正在成为一股热潮,但是观众对改编后的电视剧的反映却并不理想。“红色经典”改编遇到困境的原因在于几个基本的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其一,什么是“红色经典”?其二,“红色经典”为什么能够重新“热”起来?其三,“红色经典”在改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尊重原著?  相似文献   

8.
牡新 《学子》2015,(5):39
近日上映的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结尾时有段大胆设想,威虎山上有飞机跑道,飞机上杨子荣与座山雕一场激战……据专家考证,徐克的假想,绝非子虚乌有。"东北剿匪"时,我军真的就动用过飞机。1945年秋天,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毛主席决定派方强到东北工作。北满分局任命方强为合江军区司令员。当时,这里盘踞着四  相似文献   

9.
内容:1.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2.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目的:1.对学生进行祖国民族文化艺术教育。2.初步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欣赏京剧的兴趣。教具:录音机、磁带,幻灯机、灯片、脸谱挂图,打击乐器。年级:五年级二期课时:一课时。  相似文献   

10.
<正>威虎岭曾是抗日根据地《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林海雪原》,里面描述了老匪座山雕的山寨,称这座威虎山有九群二十七堡环绕的规模宏大的威虎厅,修得特别结实,依山而建,用圆木盖顶,前面的射界十分开阔。在地堡外五十米处,有丛丛的鹿砦,地堡与地堡之间,山包与山包之间,有交通沟相连,下面全是地道,一直通出几十里,是一座极为坚固的防御要塞。曾有作家专门前往海林,参观座山雕被俘时的老巢,过  相似文献   

11.
在杭州执教鞭的老同学托学生送来一套《珍藏原版革命现代京剧精选》盒式音带。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年月不详(但肯定是“文革”后的),共两盒。收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杜鹃山》、《奇袭白虎团》五个剧目的二十三个唱段其中李玉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段,正是浩亮的绝唱(姑且这么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以《红旗谱》为代表的红色经典作品中存在的国家历史叙事和民间叙事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红色经典文本在当下语境的改编中存在的定位偏差和文化启示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自小酷爱读书,书是我成长的脚步。10岁之前,我买的最多的书是一本本连环画,《小兵张嘎》《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每当买回一本,我都视为珍宝,记不清读了多少遍。读后,又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在一个纸盒里,精心收藏起来,直到现在,我还有50多本小画册呢!  相似文献   

14.
“红色经典”是特定时代的精神产物,又被称为是“革命历史小说”,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但在1988年王晓明、陈思和发起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之后,“红色经典”重新踏上历史舞台,并掀起重拍、改编的热潮。为了更好地理解“红色经典”,有必要对当下改编热潮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的黑话多含有大量的社会方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其种类繁多且词义隐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英译黑话,更是极具挑战性。本文以徐克导演的3D版电影《智取威虎山》为例,通过对其中涉及的黑话及其字幕英译的分析来探讨黑话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21集电视连续剧《红色娘子军》是典型的"红色经典"改编剧,相对于改编前的原作(1961年电影《红色娘子军》谢晋导演),电视剧综合自身的艺术特性与观众的心理定势、期待视野等因素,在情节处理上,注重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增改,大量戏剧式情节串成一个故事链;在时空安排上,顺叙式开放型的叙事时空吸引观众;在节奏处理上,注重内外节奏的差异设计,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后的实践,有助于推进民族国家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红色经典"文学建构式、重构式改编获得成功的原因即尊重原著精神,而解构式的改编则基本不被大众所认可。因为解构式的改编往往采用过分扩大英雄人物七情六欲,甚至瓦解人物信仰等方式迎合大众。事实上,"红色经典"文学改编应该既要把握住原作所表现的核心精神,又要体现出现代人的审美追求、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永葆"红色经典"的生命力,将"红色经典"文学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红色经典"改编是近年来文艺界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一批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被陆续改编为电视剧或其他艺术形式."红色经典"改编的不断升温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在日常生活、个人记忆、审美趣味、价值选择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它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9.
荆文 《老年教育》2013,(2):10-12
您知道吗?现代京剧《红灯记》最初是由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而来的。时隔半个世纪,《红灯记》故事的最初讲述者罗国士、沈默君的名字,被知情者从尘封的历史中拭亮。然而,在当年那部署名为"集体创作"的红色经典中,究竟还有多少名字应该为人们  相似文献   

20.
老陈的故事     
老陈是我们学校年龄最老、教龄最长的老教师,今年已经60虚岁,再有半年就该退休了,但他仍教两个四年级班的数学课。有一次,我半开玩笑地对老陈说:“看来你这一生是决定要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你的光荣任务喽。”老陈微微一笑,引用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句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