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童的"童年与成长"系列小说是一组以作家亲身经历过的童年记忆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这类小说以回忆的笔触,非成人化的视角讲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游荡于"香椿树街"的一个个少年的故事。这种回忆式的写法蕴含了作家真实的生命体验,同时特殊视角的运用也体现了作家的人文关怀意识和作品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2.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凡读过这篇课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人,一定对那位在西瓜地里拿着钢叉刺猹的少年英雄留有深刻印象吧。“‘闰土’虽是一个典型人物,但所取材,不少来自一个真实的‘闰土’。”(周作人《鲁迅与“闰土”》)这个真实的“闰土”就是鲁迅少年时代的好友章闰水。  相似文献   

3.
《血与铁》是一部追朔文革记忆的小说,作品真实地记录了那一代人在那个时代的心路历程,小说以一个少年的视觉,描写了从那个时代中走出来的孩子是怎样经历了心灵的洗礼,如何在与朦胧的性觉醒的搏斗之中,如何在饥饿的煎熬之中艰难地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4.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他以先锋小说作家的身份登上文坛,凭借作品《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而一举成名,随后,苏童又发表了《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等一系列作品,受到文坛瞩目,奠定了其在当代文坛中的重要地位。苏童的小说兼具先锋文学的实验性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精神,他的小说讲究"如何叙事"同时也讲求"形象塑造",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香椿树街少年"和"红粉"可称之为其作品最为著名的两大形象系列。本文关注苏童小说中的"香椿树街少年",以少年的欲望为核心,通过对时代背景与少年生活环境的把握,探求这种欲望背后所体现出的孤独与空虚,看到作家对少年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从曹文轩的《根鸟》等几部长篇少年小说,可以看成是我国当代成长小说的典型文本。小说以少年的精神的动态成长为核心,以成长的视角为主视角,并精心设置了成长的引路人的角色,对少年的成长作了形象的阐释。曹文轩通过小说也对成长作出了独特的美的关怀。他的长篇小说可以被看作为中国当代出现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6.
正少年作家、儿童写小说近几年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少年作家韩寒于2000年出版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引发"韩寒现象"讨论。2003年,刚满13岁的邹琳虽不如韩寒、郭敬明一般星光耀目,但也是一个足以令人瞠目的文学怪才。10岁时邹琳发表童话小说《露茜梦游奇遇记》,随后又发表长篇武侠小说《踏莎行》和《少年英侠》。一、写小说,起源于连载日记笔者班级的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日记里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到六年级,他们已经不再满足记日记,而是用连载的方式写起了他们喜欢的小说。一  相似文献   

7.
课内检测(一)常识填空。1.《孤独之旅》是作者_______用诗化般的语言写的一篇反映少年杜小康成长过程的小说,"孤独"既指杜小康失学后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境况,也指杜小康随父亲离家去放鸭,面对"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时精  相似文献   

8.
雷蒙.卡佛的《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的结尾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读者不仅无法知道"故事"层面上的冲突将如何解决,也无法在"话语"层面上对人物做明确的价值判断。对小说的"文本世界"进行考察后发现,该小说存在两个互为矛盾的"文本真实世界",隐含作者同时发展了这两个世界,同时又没有肯定其中任何一个世界。这种叙述方式悬置了读者的判断,从而造成了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9.
艾伟小说常常以少年的视角诉说故事,这一点颇具个人特色。利用少年视角可以以陌生化的角度观察世界,唤起我们对少年心理的独特审美体验。这些少年往往是故事的参与者、见证者,他们的喜怒哀乐、音容笑貌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他们心智的单纯、他们年轻的冲动,引发了一个个哀伤的故事,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我们看见了人性的隐秘与苦痛。艾伟小说中的少年大多孤独暴力,他们渴望成为英雄,渴望被尊重,他们的精神之痛值得我们深思。艾伟的少年小说最终呈现出虚无一切皆空的哲学理念,"英雄情结"必定走向毁灭。  相似文献   

10.
<正>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少年成长"为主题,编排了《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四篇小说。相对来说,《故乡》的主旨更广、更深远。尤其是小说末三段,矛盾重重,有对现世生活的不满;有对"希望"的想象,期待"新的生活";但又开始害怕,这所谓的"希望"是不是"自己手制的偶像";最终通过"路"的比喻求得一个令自己心安的结果:"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初中课堂上讨论鲁迅  相似文献   

11.
<正>小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小说由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组成,其中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刻画人物形象是一部小说的重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环境描写除了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外,还可以给小说带来生命力。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对小说的兴趣往往比其他文学体裁更高。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我们易于对各种各样的故事产生好奇心。然而,对于小说的教学来讲,教员所要教给学生的并不仅仅是"读故事",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单纯的"读故事"到"会读故事"再到"写故事"产生一个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自问世以来,受到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作者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证明Pi海上旅行的重要伴侣———老虎Richard Parker,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Pi真实本我的外在表象和象征。少年Pi所描述的的整个奇妙的海上旅程,不过是Pi内心中的防御机制出于对主体的保护作用,虚拟出的一个白日梦而已。文章通过剖析小说主人公Pi的心理活动的深层次的原动力因素,揭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正>【导语】恩格斯1888年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薛宝钗的"世故圆滑"、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等都是这些典型的鲜明特征,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鲜活的富有魅力的生命。小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倾向,并与时代精神相应和。因此,鉴赏人物形象进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马车"作为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伴随着苔丝人生命运的悲欢离合,推动了情节的自然发展,真实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生活侧面,折射出当时社会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在加深小说寓意的同时也表露出哈代的自然主义宿命论。"马车"这一形象在小说中具有多元的象征意义,它在悲剧故事呈现、社会现实揭露和作者人生观表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五陵"是西汉陵邑制度下产生的一个概念,它往往成为权力、富贵的象征,"五陵少年"名义上看便是出身于这个权力、富贵之乡的少年群体。其实,唐诗中所描写的"五陵少年"往往是一个泛称,它已经超越了其固有的区间概念,指代的是活跃于长安一带的游侠少年。  相似文献   

16.
我想你们     
下了晚自习,我独自躺在寝室里读小说.是这本小说催发了今晚的一切. 当初离家出门时爹妈交待:到城里读书,也学点惦记.你这孩子,打小就不晓得惦记人.三叔把我送进这所中学时也提醒:抽空回去看看你爹妈一眼,二老不容易呢.今天课堂上班主任又讲:人,应该懂得以某种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感情.我手头这本小说也正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俄罗斯少年只身骑着枣红马冒雨夜行三十公里回家,仅仅为了对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父母幸福得快晕过去了.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中国孩子,在两个多月的美国国际交流中,于阿拉斯加少年飞行培训学校学会了驾驶直升飞机,在2000多米的天空飞行——在中国家长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这确实是"我的‘绝活’"。作者真实地叙述了在学习驾驶时如何战胜恐惧,挑战自我的极限,并经历了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挑战自我又考验勇气的同时,更能感悟生活的真谛。叙述生动形象,兼有抒情性。  相似文献   

18.
"框架叙事"是著名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叙事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探讨了其短篇《礁湖》《卡伦》《青春》、中篇《黑暗之心》、长篇《吉姆爷》等小说中"框架叙事"模式的特点和作品主题,对康拉德"框架叙事"模式的形成、发展和革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指出这种看似作者(叙述主体)不介入的叙事实质上是作者为了让其小说显得真实和可靠而有意为之。这实际上却恰恰表现出了作者对道德和人性的关怀。  相似文献   

19.
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或多或少都受过"饥饿"的胁迫,不管出于何种动机,他们都撒了谎,并且都因此受到了惩罚。马特尔通过描写小说"说谎人物"的命运以及所受惩罚,试图探究在伦理和道德视角下谎言的本质问题,并做出了关于"谎言"的伦理价值判断,即"凡说谎均为恶,均应遭受惩罚"。  相似文献   

20.
洋洋哥哥 《少年科学》2007,(Z1):167-168
洋洋哥哥:我每年都订《少年科学》,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从今年起,《少年科学》每期多了一张可以拼成一个"热气球"的"双语知识卡片"。我一收到《少年科学》,就会把"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