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出+N"结构根据动词"出"搭配的名词论元(N)不同,展现出多种语义和事件结构,原因在于名词论元具有不同的物性结构和词汇类型结构,其中包含的语义信息可以作用于动词的事件结构,拉长事件持续时间或引入新的事件阶段,最终改变其体貌性质。生成词库的多层语义结构理论(包括事件结构、物性结构和词汇类型结构等)能够对词汇语义进行深度描写,超越传统词汇语义学理论的解释范围,为一些后者无法驾驭的"出+N"结构体貌转换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当中,"吃"除了可以搭配食物类的常规宾语论元语义结构以外,还可以搭配非食物类的非常规宾语论元语义结构。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结构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则基于认知语义学视角对"吃+NP"结构的语义进行研究,以明晰这一结构语义。  相似文献   

3.
吴婷婷 《文教资料》2013,(12):23-24
"把"字句状语的分布和语义指向十分复杂,本文根据"把"字句的特点对其状语进行语义指向分析,不仅阐述了"把"字句状语的位置分布情况,而且结合例句对不同位置的状语的语义指向作了详细的解释,把形式和意义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揭示了句法成分在语法上和语义上的不平衡性,指明了句法成分之间的种种联系,从而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谓词性结构"怒V"具有较强的类推性。"怒V"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谓词性结构"怒V",其语义结构为"‘怒’表V的方式";一类是非常规谓词性结构"怒V",其语义结构为"‘怒’表V的程度"。两种结构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二者存在一定的交叠。两种结构的历史来源不同,常规谓词性结构"怒V"是在连动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非常规谓词性结构"怒V"是在"怒生、怒放"的基础上由"怒"用法的扩展而来。在共时用法上,两种结构规则限制不同,相较而言,常规结构对动词的音节、语义要求较高,其一般适用于书面语体;而非常规结构对动词的音节、语义要求较低,其适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两种语体。此外,两种结构中"怒"都发生了语法化,但是非常规结构中"怒"的语法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武林  吴哲 《林区教学》2014,(5):64-66
汉语中的"动词+名词"结构译成俄语时,如果动词后面所接名词不同,那么,动词译法也可能大不相同。基于此,从"做"的语义出发,通过对"做+名词"结构的俄译进行对比研究,归纳总结了该结构的六种俄译法,并对其译法不同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语言结构相同,但其语义却不尽相同的现象。对日语宾格助词"を"进行概括总结,并针对不同宾格名词和同一意义的动词搭配时,由于名词的类型不同而产生不同语义范畴的语言现象加以探讨,有助于学习者对日语宾格有较系统的了解,对日语宾格助词"を"的灵活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爱V不V"结构和"爱V没V"结构是大众日常用语中经常使用的两个口语句型,但使用频率却大大不同,前者明显大于后者,且它们的语义也有明显的不同。对于造成它们语义不同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结构的有效切分、句法功能和语义区别来分析。认为两个结构语义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句型中的副词"不"和"没"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被X"结构,至今已有很多学者对其语义和语用做了很多研究,但鲜有人提及其句法结构。该文在前人对"被X"结构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在生成语法理论的框架内,用三种方法对其句法结构进行分析,通过与长短被动句的句法对比,得出了"被X"结构在句法层面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X比Y还W"格式的语义类型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比Y还W"格式的语义类型可分为五种,其语义结构在前提句,"比Y"短语的省略,重音位置和W后的数量短语性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根据"还"在格式中的语义,可将它分化为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10.
日语补格助词"に"和"と"在句子结构及语义关系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运用得当与否,关系到句子表达是否符合逻辑.而且即使是符合逻辑的表达,意境不同,表示的意义和作用也不同,在使用和解释上也会出现差异.在研究"に格"和"と格"语法意义时,对其所照应的相互动词进行配价分析尤为重要.文章着重分析、归类"に格"和"と格"在句子结构及语义关系上运用得当与否,是否符合逻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网络新兴格式词"XX杀"进行研究,认为可将其整体看作是一种构式。本文从内部语法、意义类型和语义结构关系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析,重点探讨了该构式的整体意义类型及其前项XX与"杀"的语义关系类型,最后对其类推创新的动因和未来使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化语义学研究人类基本文化结构对语义的作用规律,它立足于语义学,发掘文化和语义交互作用的规律,揭示语义的文化本质.本文立足于文化语义学的视角,对"革命"一词的语义流变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了其与英语、日语在语义关系上的对接与转换.  相似文献   

13.
"义素"和"语义特征"的所指虽有联系但并非完全等同。"义素"分析着重同一义项的语义要素的分解。"语义特征"分析着重于对比,被运用于两个不同的领域:词汇语义学通过不同词语之间语义要素的对比,以此确定相同或相异语义要素,以便揭示词语聚合内部语义的异同;语法学用于检验句法结构能否成立、或者某些语义特征对形成句法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结构的语义差异等。  相似文献   

14.
"考+NP"结构是一个多义结构。其多义性受到了结构中各个成分语义的影响,如"考"的词义"考核"和"考取"义,其受宾语NP的[±顺序][±有生性]等语义特征的影响。与此同时,其多义性还取决于是否处于相同[+顺序]的序列,如"考大学生"和"考研究生"的区别就是决定于"研究生"跨越了两个不同的序列。这些因素互相制约,与"读+NP"结构比较,发现VP的语义会制约宾语NP的语义提取;而宾语的[±顺序]也会制约"考"的"考核"和"考取"义在组合中的实现与否。可见语言交际采用自主疗法,规避"考研究生"的歧义,可达到更有效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正>"不再"和"再不"都可以放在谓语动词前边,对其进行修饰限制。但由于构成成分的位置的不同,这两个语言单位在语义和用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很多情况下,两者不能互换,有时即使可以互换,但句义可能也已经不知不觉地改变了。加上一些教科书或语法书也常常认为其两者结构相像,很多情况下二者可以互换,这更加剧了两者的迷惑性。本文通过对"不再"和"再不"的语义差异和语法分布进行深入地探究,希望找出辨别与区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的角度讲,"类同"是现代汉语副词"也"的原型意义,"并存"、"添加"、"递减"等意义是人的认知能力作用于"也"字的语义结构——比较框架进行概念化的结果,是对"也"字语义结构中不同部分的凸显,也是"也"字语义理想化认知模式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动补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特殊结构类型的动词短语,其补语部分语义指向的多样性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徐通锵、黄正德分别从不同的语法理论体系出发,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对两者研究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两者理论基础不同,但是研究的切入点是一致的,即对于动词的语义分析,印证了语义对于不同语法理论体系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然,不同语法理论体系进行语义分析的具体方法各有特色,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有四个不同的"说不好",有动宾结构的"说不好",两个述补结构的"说不好",还有揣测副词"说不好"。对其主要用法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说不好"的功能随着语义的发展发生了变化。同时分析揣测副词"说不好"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VP+去"结构语义复杂且存在歧义结构,研究价值甚重。语义关系方面,从"去"的词性和由此所组成的两种类型的短语结构入手。歧义结构方面,从"去"的词性、VP与"去"语义关系及VP的不同语义特征三个方面分析该歧义结构中VP和"去"之间同时包含两种语义关系的原因,并通过变换分析法和配价分析法寻找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是每种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同时反映着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认知过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颜色词进行过讨论,但颜色词的认知推理过程是怎样的?为此,我们探讨了汉英"黑"和"black"词汇语义的异同,并尝试用"始源域"和"目标域"对汉英颜色词的基本颜色义异同进行分析,将引申义视为概念意义折射后的联想意义,从而得出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影响,汉英"黑"和"black"的词汇语义异同并存,汉英颜色词的语义异同主要归因于不同民族的不同内省结构以及大脑折射后所产生的不同联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