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货"一词本带有贬义,常用来骂人,但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该词在感情色彩上逐渐趋于中性甚至褒义,用法也有所变化。而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姐姐个子很高,身材微胖,嘴角边有一颗痣,远远看去像是刚偷吃过东西留下的印迹。大人们常说,有这颗痣的人可以吃遍四方。她呀,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姐姐时常走遍大街小巷吃东西。她会去吃南门口的臭豆腐、李公庙的糖油粑粑、四方坪的李记飞饼,还会去吃文和友的小龙虾……说到小龙虾,我又想起了“虾壳山”。一次,我们一起去吃小龙虾。  相似文献   

3.
妈妈总是对我说,要想成功必须"特别能吃苦",可是我只做到了前四个字——"特别能吃"。我承认,我是一个非著名的"吃货",因为,我在这"吃"上是经常丑态百出。"朱一鸣,今天我们一起到外面吃饭!你阿姨请客!"什么?一听"吃"字,我的口水立刻高兴地"蹈达"了出来。"不过,你可得注意你的吃相。"妈妈不放心地叮嘱道,"可不能像上次那样,一见好吃的就……""知道了!知道了!快走吧!"  相似文献   

4.
武地 《作文》2023,(5):50-51
<正>小时候,爹让我喂牛。我觉得,喂牛很容易。我把草料筐放在地上,将铡好的草倒入筐内。可是,牛只吃了几口筐内的草,便挑三拣四,不好好吃了,并且不时地用嘴将草拱到筐外,用前蹄胡乱地刨着,将好端端的草料糟蹋了。爹对我说:“你得想想法儿让牛正经吃草啊!”我说:“要不就加点儿饲料吧。”爹说:“加上饲料牛就更不会吃草了!”“那怎么办?”我有点儿为难了。  相似文献   

5.
李蓓佳 《初中生》2018,(14):30-31
小宝是邻居刘阿姨的小儿子,“萌娃”一枚,还没满周岁.他长得白白净净,浑身肉嘟嘟的,总让我情不自禁地想捏一捏他的小胳膊.小宝很爱笑,一笑就露出了两颗小乳牙.你别看他只有两颗乳牙,却是个超级小“吃货”呢!  相似文献   

6.
7.
<正>邻居家的小妹妹又胖又黑,跑起来身上的肉一颤一颤的,自黑为“移动的小煤球”。她比我整整小三岁,个子比我矮了一大截,可是体重却比我多出许多。她天天嚷着减肥,却总是抵不住美食的诱惑。她经常“偷”吃食物。可是几乎每一次,都会被她的妈妈发现。为此,小妹妹很沮丧。被她妈妈发现之后,她总会嬉皮笑脸地说:“妈妈,这原本是我拿给你的食物,我只是尝了一点点而已。”然后,她会把“偷”来的食物乖乖地送进妈妈嘴里。  相似文献   

8.
9.
当今网络风行天下的时候,我们讲究网络语言的交际艺术是顺势而为,所以要求在网络交际中,语言运用必须切合网络交际的特点,把握网络交际的语用规律,以获取最佳的交际效果。本文分别从言简意丰、幽默诙谐、形象可感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地论述。  相似文献   

10.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气味:新鲜的、陌生的、麻辣的、青草味儿的、沙味儿的……爱上一个地方的理由成千上万,但对于“吃货”来说,美食永远是最王牌的诱惑,小吃街则是最欢乐的目的地。往大了讲,这叫饮食文化,连圣人也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来阐释治国之道;不过说白了。就是“馋馋”欲动,吃饱喝足。处处都是天堂。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我的哥哥是个小“吃货”。一天,他来我家做客。我拿出一大盘零食招待他:诱人的巧克力豆、甜甜的苹果、香辣可口的豆干、薯片……这些可是我一个星期的零食。哥哥一看到这些吃的,两眼放光,张大嘴巴,好像从没见过这么多零食一样。他拿起一包巧克力豆,撕开包装袋,仰着头往嘴里一倒,我感觉一包巧克力豆都进了他的嘴里。他嚼了起来,时不时感叹:“好吃,好吃,真好吃!”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爷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吃货,我总觉得,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去吃.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是一列日夜奔驰的火车,总是在“况且况且况且”——也就是“狂吃狂吃狂吃”.我想,给爷爷封个“国际吃货”的称号应该是不为过的.如果你不信,就来看看我给你搜罗的爷爷贪吃事迹吧.  相似文献   

15.
妈妈适完街刚进家门,我就跑过去看妈妈又买了什么美食。“哇塞,妈妈,您可真了解我。”我连忙接过妈妈手中的袋子——装着葱香饼干和详葱圈的袋予。“不许吃!”  相似文献   

16.
在“吃货”这一极具文艺气息的名词还未滥大街的时候,出于十来岁少女的“娇羞”与“形象至上”的原则,我习惯在别人面前极力掩盖自己好吃的本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脸皮厚度的加固,以及同道中人的增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网民在网际交流时所用语言现象的长期观察及调查,对网络语言的命名,范围界定,特点、成因等作了简单的分析。笔者就当前网络语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就如水、电和空气一样,互联网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于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化、网络语言、网络广告、网民、网虫……铺天盖地、蜂拥而来,2011年"Hold住"及"Hold住姐"等词的出现,为网络语言的流行带来了又一高潮。本文通过对流行网络语言构成的归纳与总结,并通过模因论剖析网络语言的内在生成机制,分析了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关于“网络语言”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主要讨论网民之间上网聊天时用来彼此传递信息的一些特别的信息符号和用法,且称之为“网络语言”,对于这类网络语言,人们的褒贬不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化现象,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应当重视它,研究它,不能视而不见,或简单地予以排斥,本从网络语言的构成,形成网络语言的原因和条件,网络语言的性质和前途三个方面作讨论,力求对这种特殊的言语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切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天有数亿人在网络上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为了节省上网时间,提高文字输入速度,创造了一种具有创新性、简洁性和形象性特点的语言文字,即我们常说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不少便捷,目前正风靡全球,在年轻人当中尤为流行。为帮助我国学生更好地与欧美年轻人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本文收集、介绍了部分欧美常用网络和短信语言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