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量词丰富是现代汉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的用法最为特殊,不仅有名量词、动量词,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借用量词;它充当句子成分时,各有特点和要求;在运用过程中,语义、语用情况千差万别。这里从语法、语义、语用这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量词作一全方位的考察,以期进一步揭示它的功能特点和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歧义”是语言中实际存在的一种现象。就句子的深层语义结构同表层句法结构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歧义。”语法的歧义,语义的歧义,语用的歧义。它们分别属于语言的三个不同平面:语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探讨和区分这三个不同平面的“歧义”,可以帮助我们较正确地分析确定歧义语言片断的结构层次、歧义的语义内容、歧义的语用价值。“歧义”有合理的歧义句,有不合理的歧义句。合理的歧义句是由语言结构或语言表达所致,不合理的歧义句,完全是由于表达上的缺陷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4.
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常常可以听到"(你)还别说"这个口头禅式的短语。本文作者通过对青岛,湖南,上海,北京,四川和广东等地区的调查发现,这是一句有点语气成分的口头禅,基本上用在口语中,书面语不是很常用。在口语中使用,有自己特有的的语境。广东、上海等地区还把"(你)还别说"说成"(你)莫讲啊"。从结构上说,"(你)还别说"中的"你"可以省略,"还"也可以省略,但是两者必有其一。下面就对"(你)还别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6,(1):80-85
量词"顿"的名量词和动量词用法呈现互补分布,分别凸显[+计物]和[+计事]的语义功能,单纯依赖句法或语义并不能将两种性质有效区分开来,需将句法和语义两种手段结合起来考察。"顿"在语义上具有量指"常规量"和"参照量"的功能,而其主观大量义并不明显,只有在流行语"一顿VP"中,整个构式才表达一种主观大量义。  相似文献   

6.
7.
量词陌生化是指量词与名词的超常搭配,主要通过运用喻体化量词、词类借用和变异搭配而实现,具有神韵美、具象美、想象美、动态美、情感美的语用功能;在文学作品中,这种新颖奇特的句法组合和丰富多彩的语义关系,具有特殊的审美效应和惊人的语用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8.
华滢 《文教资料》2009,(24):47-48
词类是一种语义语法范畴,词类的划分应该以反映句法关系、组合特征为目标,以形式与意义相结合为划分标准.传统从词源或分布角度进行的分类,不能全面地反映量词的功能.本文以语义为基础,寻求反映意义的形式标准,对量词进行语义语法分类.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类工具书对"满意""满足"的词性、语法功能等的界定存在区别。本文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检索BCC语料库、MLC语料库,运用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结合的方法,结合定性、定量分析和对比、描述等方法,从三个平面对两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满意"与"满足"句法功能、语义和语用的异同,希望能进一步明确两词的意义与用法,丰富和完善现代汉语实词系统。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从不同角度研究现代汉语中人体器官量词的语义和语用性质。语义方面,原型人体器官量词的意义已经完全虚化,而非原型人体器官量词则具有临时性、可容性、可附着性和工具性。语用方面,人体器官量词通过扩展和重叠等方式来表达主观性;人体器官量词具有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强调、夸张等表达效果;人体器官量词主要使用于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  相似文献   

12.
语义及语用视角下的英语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语法中没有“量词”这一独立的分类,英语对“量”这一概念的表述往往要借助于名词,这使得英语量词的内涵和功能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文章在语义和语用的角度下分析了英语量词,发现英语量词具有不仅能够“表量”,而且能够“表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论证"究竟"义"到底"是个追问标记,有语力限定作用;然后,从句法角度考察"究竟"义"到底"句的使用限制;接着,从语用角度考察"究竟"义"到底"句的语用背景、话语模式,用询问行为的预备条件和真诚条件来解释"到底"在句法分布上的限制;最后,考察语法化之初"究竟"义"到底"表示追究语气用法的形成过程,用询问行为的编码手段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解释"究竟"义"到底"创新意义的形成原因,用生成词库论的物性逼迫、语义类型转换和共组机制来重构这种创新意义的获取和固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呛”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义现象,而“呛声”则是目前我国台湾地区书面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不仅在生活领域,而且在涉台新闻媒体频频出现,呈现出一种多义倾向。它是当前台湾岛内政治局势在语言中的折射和反映。就两词最近的引申义来看,它们是等义词,但句法、语用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离合词,“呛”与“声”的结合不严密,它总是以一个自由语素的身份与其他词语构成新词,其构词能力很强。这在我国其他方言区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15.
双宾兼语句是指双宾语句中带兼语的句子,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句式。从三个平面的角度对双宾兼语句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更全面了解这种句式的特点,从而加深对现代汉语句法结构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从固定性、灵活性这两个角度梳理汉语惯用语的语法特征,从双重性、变异性等两个方面分析汉语惯用语的语义特征,从浓烈的感情色彩、鲜明的口语色彩方面探索汉语惯用语的语用特征,希望进行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言语表达中,汉语的量词,可以准确地表现和区分事物的各种细微特征。然而量词也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其中尤以近义量词"对、双、副"为代表。本文对其从字义溯源、搭配描写、语义分析、认知原理等诸方面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解释,力求对其有一个全面、充分、明晰的认识,能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略论语音、语义、语法、语用之间的相互制约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语音、语义、语法及语用这些不同的平面之间,不但有区别而且有联系,不但不平衡而且相互制约。这方面过去一直被忽视了。本文作者强调这些平面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是相互补偿的,凡在这一个平面上规则简单的,在相应的平面就比较复杂;而在这一个平面上比较复杂的,则在另一个平面上则必然比较的简单。这在共时态、历时态都是如此。作者认为,只有从三个─—也许四个平面─—的相互制约性方面来考察同一语法现象,也许才能更有利于语法学的发展和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语义、语法、语用的角度,评述学界对“半”的论断,分析古人诗词和当代社会对“半”字用语的巧妙运用,列举生活中一些“半”字用语的例子,得出“半”字用语反映出社会变化。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人而无信”式语法、语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而无信”这种语法形式是“体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 而 谓词(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结构)。在先秦文献中,这种语法形式常见,本文试对其语法、语义作以探讨研究。 一、“体词 而 谓词”语法、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