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拜读了贵刊2008年第8期中王老师的一篇文章——《"重"字怎么读》,对于文中"花重锦官城"的"重"(zhòng)应该读"chóng"的观点,想与王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2.
《师说》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论说“师道”的文章,作者对当时流行于士大夫阶层中的耻学于师的风气作了针对性极强的批判,发人深省。本文是篇文质兼美的古文典范之作,然而后人对文中字句的理解依然存在着分歧,“受”字就是一例。文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现行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三册对该句的注释是:“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生、解释疑难问题的。……受,通‘授’。”大部分学者对“受”的解释是一致的,认为“受”与“授”通。如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古文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等。笔者以…  相似文献   

3.
细读文本,就是要走进文本,咀嚼语言,细心体味。感受和发掘文本语言所蕴涵的深刻内蕴。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在文字上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相似文献   

4.
《师说》中有两处“者”字:一处为“古之学者必有师”,课文将“者”字注释为“求学的人”,但对于“者”字的词性未加说明。另一处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课文注释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对照翻译与原文可以发现,其中的“者”字没有翻译出来,而是在全句注释后面补充注释“者,助词,用在主语后表示判断”。在整个中学阶段的文言学习中,一般都将“者”字理解为语气词或助词,起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读完孙绍义老师的《浅谈“推敲”二字的意境》(见《中学语文》2000年第11期)后,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然而新则新矣,文中却有几处明显的缺憾。首先,孙文说“僧人访客归来”,将作者的原意完全曲解了。“敲”字出自贾岛的五律《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云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从内容上看,贾岛在一个月夜去拜访友人李凝,因主人外出,所以题诗一首示之。并非访客归来回到自己的住处。孙文又说“在那样深,那样静的夜晚,再冒出一个人来,《题》诗中仅贾岛一人,又能从何处“再冒一人”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在《“举手”小议》(见《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合刊)中,就学生发言“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的问题做过初步的探讨。近日读了刘瑞清老师《有了答案你就喊》(见《宁夏教育》2004年第3期)一文后,我认为该文中提倡的不举手就抢答的做法值得商榷。在该文中,作者认为“先举手、后发言”的教学要求与课程改革理念相矛盾,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发散性品质的培养,因而让学生们只要想好答案不用举手就抢答,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张扬个性。“不举手就抢答”的形式是否就有利无弊呢?让我们从A教师类似的教学片段说起。教学片段实录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吴辛君 《宁夏教育》2004,(7):116-117
笔者曾在《“举手”小议》(见《宁夏教育)2003年第1-2期合刊)中,就学生发言“举手好、还是不举手好”的问题做过初步的探讨。近日读了刘瑞清老师《有了答案你就喊》(见《宁夏教育)2004年第3期)一文后,我认为该文中提倡的不举手就抢答的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老师讲授排比的修辞手法,常常先举课中出现的例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相似文献   

9.
《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章的内容很多人十分熟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文章开头的两句,两句中各有一个“师”,这两个“师”怎么解释,其含义相同,还是不同?这个看似没有争议的问题,却麻烦不断,教材、教学用书三易其口,迄今为止,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0.
赵晋全老师发表于《语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5期的《〈兰亭集序〉主旨索隐》,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了南渡后世家大族的名士们逃避现实、崇尚隐逸、及时行乐的心理意识。正是由于贪恋生的享乐,才把生看得很重,……其所以批判庄子混同生死.并非批判庄子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只不过是以否定庄子的达观的方式.代之以另一种更适合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而已。这种方式.单纯地追求玄远.重视身心逍遥,其本质仍是虚无没落的人生观”。笔仔细研究王羲之的生平、思想及《兰亭集序》的背景资料。发现赵晋全老师的观点有失偏颇.大有探讨的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章的内容很多人十分熟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文章开头的两句,两句中各有一个“师”,这两个“师”怎么解释,其含义相同,还是不同?这个看似没有争议的问题,却麻烦不断,教材、教学用书三易其口,迄今为止,莫衷一是。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教材、教学用书,一方面讲《师说》开头的二“师”含义相同,都作“老师”解释,一方面又节外生枝,弄得是是非非。如1993年的教参上写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见《新编中学语文教案》语…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1期刊登了金月明、王金秀两位老师撰写的《凑十法,简?烦!》一文。文童中说“凑十法”作为一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几乎在每个版本的一年级数学教材中都出现过。  相似文献   

14.
谢道权和陆星梅老师都谈到文本解读的价值取向。的确,文本解读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跪读“”站读“”俯读”三种阅读姿态的思考对一线教师大有裨益。但是我也有三个疑问。什么是误读何为对文本的误读?我以为,“与文本所体现的人文思想背道而驰”才是误读,比如学习《狼来了》一文得出“骗人不能骗三次”的结论就是名副其实的“误读”。而《检阅》这节课的误读又在哪里?谢、陆两位老师把文本内涵定位于“尊重残疾人就是给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权利”,而认为我引导学生所体会的“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是误读。其实,这两种解读是同…  相似文献   

15.
读完《班主任之友》第10期中周玲老师的《谁扔的纸团》后,笔者心中满是对周老师的敬佩之情。周老师用她的宽容和独特的育人艺术让学生主动认识到错误,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周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引用了赞可夫的一句话:“在你叫喊之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老师。”多么警醒的话  相似文献   

16.
2001年以来,科学课随着课改大潮逐渐在全国铺开,许多实验区的老师率先成为科学课的执教者。在各种讨论和交流中,常听到一些实验区的老师发出执教科学课的感慨。略加归拢,不外乎以下几点:1.学生主体地位更加明显了;2.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了;3.教学时间开放了;4.教学空间开放了;5.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合理、多元化了;6.对科学课更加充满热情与期待。最近读了《科学课》2004年第1期孙金华老师的《我教科学课》一文,笔者想借孙老师的文章谈一点自己的感受。一、自然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明显孙老师说得不错:“科学课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  相似文献   

17.
18.
<正>《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高中)2014年第9期刊登了齐先复、王媛两位老师题为《意识是物质派生的吗》的文章。文中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2013年4月第4版)教材阐述物质与意识关系时所用的派生一词提出质疑,认为用派生一词来解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会陷入理论的混乱。该文特意针对教材的两处派生进行发难:一是第12页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  相似文献   

19.
为阐发教师对文言文本的"发泡"功夫,张伟忠老师在《语文学习》2011年第4期《还原文本丰富性 提高学生感受力》一文中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样文,做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文本细读示范.该细读探幽入微,卓见迭呈,令人折服,不过张老师对苏文情感复杂性的把握似嫌不够,自觉抑或不自觉间陷入了"言必归旷达"的苏文解读魔圈.  相似文献   

20.
张立华 《江苏教育》2004,(12B):16-16
拜读了两位老师发表在《江苏教育》(9B)“争鸣”栏目中的章《好课拒绝“彩排”》,我也就“好课”生发出了一些思考,既是“争鸣”,就理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我想说就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