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它是基于译者对原文意义解构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且译者的原有认知影响这一认知活动过程.无论是译者对原文和作者意图的解构,还是译者的原有认知基础都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以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为例,分析以上两种因素如何影响文中有关伊斯兰教和阿富汗词汇的翻译,得出:主流社会文化意识影响着译者的社会文化认知,从而操控着翻译过程;译者对原文和作者意图的解构决定着译作的成败与否.提出翻译文学不能一味地迎合目的语读者而忽略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2.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通过"四空间模式"分析翻译过程,揭示了翻译实际上包含"解读原文"与"创建译文"两个概念整合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在目的语中寻找相同的概念表达和重构原文中的认知联系来将原语中的意义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从而在目的语读者头脑中唤起与译者同样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翻译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念整合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首先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Gills Fauconnier提出,其"四空间模式"已被广泛运用到语言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通过"四空间模式"分析翻译过程,揭示了翻译实际上包含"解读原文"与"创建译文"两个概念整合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在目的语中寻找相同的概念表达和重构原文中的认知联系来将原语中的意义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从而在目的语读者头脑中唤起与译者同样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4.
赵微  贾岩 《海外英语》2022,(15):8-10
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新范式,侧重研究译者主观活动及其翻译过程。从认知翻译学视角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词汇英译,进而探索古诗词英译过程中译者对意象词汇的识解与重构,对认知翻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乌夜啼》两英译本,将译者的识解过程分为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维度,分析总结不同译者的翻译重构策略,以此反映译者的认知机制,丰富认知翻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义三角形理论,分析了翻译延并与认知的联系,并以《道德经》的不同荚译本进行了例证,对翻译延异进行了认知层面的探究,旨在表明:翻译是译者理解原文本、生成内化意义与用译入语将其阐释的动态过程。它以译者的认知为前提,尤其受到先知识的影响,不同译者带着不同先知识去解读原文本必然会建构出不同的译本。  相似文献   

6.
杨志亭 《外国语文》2023,(4):131-137
后经典叙事学将叙事界定为信息传递的普遍方式,是构建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以此观点解读科技翻译的本质及其过程,可以摆脱以往叙事与科技的二元对立,使叙事与科技得以融合。科技话语从本质上看是叙事建构,而科技翻译则意味着对科技叙事的重构。叙事文体学结合叙事学与文体学的相关理论,为科技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可以更好地阐释科技话语的翻译属性问题。译者通过在目的语中再现原科技话语的叙事语言与叙事逻辑,可以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实现科技叙事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解释,解释本身即蕴含对原文本意义的解构与重构过程。理雅各的《礼记》翻译是较典型的解构与重构的产物。具体而言,译者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礼记》,同时也造就了英文《礼记》。本文拟以解构主义视角探讨理雅各在其《礼记》英译过程中如何将解构的碎片重新组合,完成异域文化元素在本土文化中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汤伟  杨亚兰 《考试周刊》2011,(86):102-103
翻译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译者如何在双语间进行语言和信息转换。关于翻译过程的研究与二语习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对翻译过程的认知描述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二语习得模式上。翻译过程中使用目的语会促使二语习得者注意为成功表达意义而采用恰当的言语表达方式,而翻译行为最终体现为二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科技翻译过程是心理认知过程。认知框架是一种心理建构,是译者的概念理解和知识经验形成的心理投射,在理解翻译过程和提高译者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文本激发了译者关于科技术语、原理和语言文化等背景知识和记忆的认知框架,译者根据科技文本语域特征和翻译目的做出适合的翻译策略选择。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专用科技文本的翻译,可优先采用原型策略,而对于科普性较强的普通科技文本的翻译,可优先采用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翻译即篇章连贯重构过程。在此过程中,探究语域变量之语场的功用不仅必要,而且重要。结合英汉翻译实例对语场这一语境功能的参数进行研究,有望揭示影响译语文本意义重构的因素,有助于译者或翻译研究者理解语境功能参数之语场在译语篇章连贯重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钧平 《英语广场》2023,(16):23-26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从认知翻译观视角研究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译者主体性在《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体现。研究发现,翻译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译者在其中会和多重关系发生互动,其中包括译者与文化背景的互动、译者与作者的互动和译者与目的语读者的互动。另外,本文还讨论了“认知差”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的文化翻译是通过文化输入和文化建构,在目的语文化中再现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的过程。不同的文化群体拥有不同的文化心理图式、构建出不同的文化框架;这赋予了译者新的角色——文化协调者。传统的解码-编码方法已不能满足文化翻译的需求。本文从文化框架出发,认为文化翻译必须根植于文化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解构源文化框架,源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框架转换,重构目的文化框架;其中框架转换是整个翻译过程的核心,主要通过归纳、删减、曲解这三种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解构主义翻译观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对世界的二元划分,反对原文和译文的传统界限,认为原文并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封闭的、自足的体系,相反,原文的意义具有多重性和不确定性.原文意义的多元性和译者对原文意义的参与性决定了翻译是译者的决定过程.译者对其选择承担责任.解构框架下的"信",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翻译的标准和尺度,它成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需做的选择和必须承担的责任."信"在解构主义的背景下,成为译者社会伦理道德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译者的认知能力与译文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就是意义从源语到目的语的再现。而意义的形成与人的认知关系密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逐年增多,还形成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但从译者的认知能力来探讨译文质量的研究还不多。文章从认知视角、认知结构和认识逻辑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认为译者的双语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对译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决定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思远 《英语广场》2023,(12):27-30
相较于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模式,解构主义翻译观是对结构主义逻各斯“中心化”的拆解,消解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下产生的主体与客体、能指与所指、共识与历时及作者与译者等二元对立,提倡意义的延异及重构,强调译者的中心地位。解构主义翻译模式较适用于文学作品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本文将举例浅析解构主义翻译视角下的诗歌翻译,其翻译过程尤为突出译者主体性,彰显出解构主义翻译下重构性和创造性等优势,为诗歌翻译打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Beaugrande&Dressier(1981)提出的话语建构七大原则运用到翻译实践中,帮助译者整体上从互动话语交际出发,解构源语话语和建构译语话语,实现译文与原文意义和风格上最大程度的接近。通过对伯特兰·罗素散文“What I have Lived for”及其译文对比分析,探讨如何使用话语分析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文化差异的普遍存在,译者必须谨慎处理原文文本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过程就是译者对其在原文文化语境中和意义相互作用关系的解构以及在译语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对该关系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王寅先生新近构拟的认知语言学翻译框架,即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互动翻译思想,以及当代语言学中的科学语义观,本文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入语意义的多维建构。即翻译时除传达源语之概念意义外,可能条件下还需在目的语中努力实现其内涵意义、联想意义、风格意义和主题意义等维度的动态建构。分析表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互动翻译观对翻译实践确实具有一定的阐释意义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扬  张婷婷 《海外英语》2022,(22):65-66+69
框架语义学关注个体经验、知识背景与认知背景对语义的建构,对于典籍翻译研究具有启发意义。该文以《传习录》心学框架的文化元素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如何通过框架操作来构建并强化目标语读者对心学框架的认知,以期从认知层面上为中国哲学典籍的外译与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连贯是文学语篇必不可少的特征,准确识别和重构连贯是文学翻译保留原作诗学价值和研究意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译林版《简·爱》中的语篇连贯为切入点,分析译者在译文中是否能识别、重构文内有标记连贯,从而指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识别并尽可能重构原作变异连贯模式下所采用的语篇连贯手段,做到“以无标记对无标记,以有标记对有标记”,以此保留原文陌生化手法构成的有标记连贯之诗学、艺术效果,还原经典文学作品在文学性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