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英译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译文本未曾真实呈现源文中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翻译与文化误读现象产生的视角出发,结合笔者的翻译实践,提出避免在花腰傣婚俗文化英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误读现象的对策,旨在与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学者进行探讨交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由于笔者来自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在民族地区的生活和学习,对于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误读问题一直很关注。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沟通与对话是民族发展的必要手段。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论是国内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还是差异更大的中西文化交流,都存在这个问题。而不论是从文学,还是从文化来说,文化误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梁艳  翟莲 《华章》2011,(36)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一种文化中的人在理解另一种文化时会产生一定的误读,而这样又严重影响到的文化传播的准确性,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因此,减少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变得越来越必要了.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产生误读的原因及现象,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误读这一视角出发,采用文化误读的相关理论对作品中改写的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奇进行分析,通过列举和分析作品中的有关实例,试图探索汤亭亭对中国故事进行文化误读的原因,旨在论证汤亭亭对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和神话传奇的文化误读,是在继承了传统中国文学特色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全新的美国现代神话,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纳入学校体育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体系的建设,是对中国55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凝练,是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的基础,是一个新的体育科学体系的构建。因此,将民族传统体育学纳入体育学科中,不仅在于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和推广,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继承、交流和弘扬。  相似文献   

6.
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从发展历程上看,巴特"作者之死"理论扫清了"作者权威"的障碍,向合法误读迈出了第一步;布鲁姆首先提出"误读"术语,把它作为作家克服"影响的焦虑"的策略,而后扩大到阅读领域,提出"一切阅读皆误读";德里达、德·曼、米勒等人则从语言修辞的角度深化了误读理论,把误读作为解构式的修辞阅读来加以倡导;德里达文学批评中的泛文化色彩、米勒把解构批评运用于文化研究的自觉努力,共同推动着误读理论向文化批评的转向.  相似文献   

7.
翻译过程中出现误译是很常见的,误译多半源自误读,即对源语的错误解读.对源语的误读又分为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金瓶梅>英译本中存在较多误译和不当翻译.人名和某些事件的误译只不过是译者的某种"失察"而已,而习语和文化术语的不当翻译根本原因在于译者源语文化意识和修养的欠缺.考虑到英译本非直接译自中文,误译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其母译本.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的生存。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 ,旅游业之所以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云南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类型多样。森林提供了云南各民族衣食来源外 ,造就了他们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中 ,森林孕育着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形成 ,森林推动着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发展。故本文在探讨森林与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关系 ,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 ,也是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辽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境内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和回族,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特点表现在分布、自治情况、来源、文化遗产留存、风俗、语言文化、各民族融合及与地方文化联系情况等。  相似文献   

10.
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是使具有南方少数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汇集一起,通过对其进行合理有序的继承、开发、利用、发展,使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广东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型产业。从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研究概述入手,分析其发展的现实意义。针对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加速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与发展的东亚一体化战略眼光相悖,目前中日之间的误读现象已成为一种潜流混淆着两国人民的视听。造成两国误读的原因是复杂的,消弥误读只能从文化角度切入,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儒家文化体系,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区域共同体意识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从寻求东亚安全,稳定和发展的角度考虑中日之间的文化重建则是东亚一体化战略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2.
文章指出译论界对盛行全世界的主流翻译理论———奈达理论的三大误读。一种误读是奈达主张译文在意义和风格上与原文对等;第二种误读认为奈达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要求译文在译文读者中产生与原文在原文读者中完全等同的效果;第三种误读认为奈达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主张功能完全等同。文章指出第一种误读是由奈达的翻译定义的错误中文译文造成的。第二、三种误读是由“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中的“等”和对这两个术语的错误解释造成的。文章同时提供奈达翻译定义和Functional Equivalence原则的试译译文,最后呼吁澄清被引用了数千之多的翻译定义的错误译文和存在了20多年的“功能对等”、“动态对等”两个术语及其错误解释在译界所造成的严重误读。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 ,如何处理好“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矛盾 ,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为此 ,正确认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明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原则 ,确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的内容及其规范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词汇中有一些外来术语,它们的译入引进了世界上其他民族先进思想与先进学术。可是译入后常常被误读、误用,甚至被变异、同化。这样会影响我们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应该还它们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或文化活动,它蕴含了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价值认同、心理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所存在重竞技性而轻大众性、重形式而轻内涵、重传统性而轻现代性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后继乏人等问题,因此,应从正确应对体育全球化的冲击;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机制;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发掘和整理传统体育项目等方面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失去文化传统,意味着失去文化根基。文化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如何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这一潮流中争得一席生存之地,为各少数民族文化留住文化根基,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笔者以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安全为例,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安全的现状、主要威胁因素及出路三方面浅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与发展的东亚一体化战略眼光相悖,目前中日之间的误读现象已成为一种潜流混淆着两国人民的视听。造成两国误读的原因是复杂的,消弥误读只能从文化角度切入,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儒家文化体系,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区域共同体意识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从寻求东亚安全,稳定和发展的角度考虑中日之间的文化重建则是东亚一体化战略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化学术语的中文名被误读现象非常普遍的情况,根据化学用字的特点和误读类型,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将其列表罗列,以便给科学工作者能正确读出化学术语的中文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化学术语的中文名被误读现象非常普遍的情况,根据化学用字的特点和误读类型,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将其列表罗列,以便给科学工作者能正确读出化学术语的中文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周刊C版》2017,(12):209-210
传统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在学校教学中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地依据少数民族文化的优势来辅助幼儿园教学,实现对于幼儿情感认知、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