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学源流和时代背景的考证来商榷鲁迅先生提出的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观念,认为其存在叙述上的逻辑混乱.同时作者认为唐人小说观念并未独立自觉,依然处于传统思维方式指导下并为其束缚.  相似文献   

2.
论唐代小说中商贾描写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贾形象在唐人小说多彩多姿的人物画廊中是相对暗淡的,人们很少去注意唐人小说中的这类形象。然而,商贾作为传统文化负面价值的体现者,所蕴涵的文化意蕴却是十分丰富的。本文从本末之辩与题材选择;富贵之分与身分认定;义利之别与道德评判几个方面对唐代小说中商贾描写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开掘与提炼,期望本文的一孔之见能对当代小说中商业题材的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亲像"属于闽方言短语,其有表示"相似"之义、推证之词和譬喻之词三种用法,并且大量运用于潮汕方言小说《和尚舍》中。本文通过以《和尚舍》中"亲像"的使用为例,并比较小说中的类似用法,对"亲像"的语义进行分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龙是古代小说的重要题材。龙宫是龙的住所,自然也成为中国小说的书写对象。唐人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成熟的标志,有大量对于龙宫的书写。唐人小说中的龙宫是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体现出神秘性色彩、世俗化倾向。结合时代背景,不难发现,唐人小说中的龙宫书写是佛教思想和文人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论唐人小说中的科名前定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人小说中的宿命主题,体现了唐人无所不在的命运前定思想。唐代社会,随着科举制的出现,门阀制度被打破,科举一时大兴,伴随着社会风尚、社会心理、时代精神、唐代士人的情绪以及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唐人小说中所反映的科名前定思想,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功名富贵、个人命运的关注;对宠辱得失、荣枯沉浮的迷惘;对坎坷人生的不平、痛惜;是感伤、无奈、得意、困惑、愤慨、自慰情绪的发泄。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学源流和时代背景的考证来商榷鲁迅先生提出的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观念,认为其存在叙述上的逻辑混乱。同时作者认为唐人小说观念并未独立自觉,依然处于传统思维方式指导下并为其束缚。  相似文献   

7.
唐人小说《徐玄之》和英国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利立浦特游记》都有奇异色彩,具可比性。本文从现代叙事学中的背景、情节、主题和叙事模式四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揭示它们共同的审美特性及其异质,并对形成其异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是文言小说的高峰,更是中国志怪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它包含许多传统文化思想。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聊斋更是兼具各种文化心理,很难全部都把握到位。本文仅仅探讨该作品中"因果报应"思想的体现,这一思想受儒释道诸家的共同推崇。《聊斋》无时无刻都透露着因果报应的必然性,篇幅最多的莫过于对因果报应的故事和描述。本文简要分析蒲松龄这一观念形成的渊源和具体作品中的体现,从而进一步分析他在《聊斋》中大量描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这样的思想的创作意图及其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繁荣的唐代经济为文人创作以经济为素材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主要以<太平广记>中的唐五代小说为文本,通过对唐人小说中士商、工商、农商关系的分析,展现文人对四民的认识--新"四民"思想,即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排序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朱东华 《英语辅导》2008,(5):146-149
斯坦贝克的小说《珍珠》内涵丰富,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加以解读。本文从隐喻的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作者在小说中既运用了丰富的隐喻语言,又巧妙地使得"珍珠"具有多层隐喻义。"珍珠"即讽喻着"邪恶"之义,又可以从《圣经》的角度得到与《圣经》相关的道德观念的隐喻及诠释,这种邪恶与美善的交融加深了作品的内涵。本文试将分析文中隐喻语言的特征并对"珍珠"的隐喻义在语篇中的建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唐人婚恋小说在唐人小说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优秀之作多能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歌颂青年男女的纯真感情,表达对理想爱情的美好愿望。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深受东方思想影响的塞林格在其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也间接浸入了这些元素,尤其是中国的道家思想。本文从小说所表现的人和自然的对立与"合一"、自我和他人的疏离与"合一"以及人和自我的分裂与"合一"三个角度分析和归纳了中国道家的"合一"思想在该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本书例句、根据具体语境、查考故训、依据内部形式、引申推义等方法,对《廿载繁华梦》的三个复合词"奇异""张煌""说项"进行考释。小说中"奇异"表示"怪异、奇怪"之义;"张煌"表示"高大、堂皇"之义或"铺张"之义;"说项"表示"说情、说好话"之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德里达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对谭恩美的小说《沉没之鱼》进行了新的解读,发现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初步的解构主义思想。通过文本细读.本文发现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体现了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并且有意无意地消解了几个主要的二元对立概念,进一步突出了其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小说发展史上,人们往往以"唐传奇"称谓唐人小说.实际上,传奇小说的创作兴盛于唐,而"传奇"小说概念命名始于南宋,这是小说史上值得思考的一个学术问题.本文以传奇小说的衍变作为考察对象,阐述了传奇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唐人杂传体--宋人丽情小说--南宋末期传奇命名及其衍变,传奇小说的概念命名、文体题材特征逐渐明确,其文体类型也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唐人小说中首次出现了大量以刻画女侠形象为主的作品。这些女侠不但武功高强、技艺过人,而且还有着奇术异能和超人的本领。文章主要以唐人小说中的女侠形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这些女侠在唐人小说中出现的原因、侠女类型与存在特点及其价值意义。通过对这类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而更好地解读唐人小说。  相似文献   

17.
冯梦龙在《古今小说》中曾说过:"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唐人小说,作意好奇,深受文人的爱好;而宋代小说,通俗易懂,普通群众非常欢迎。冯梦龙通过唐宋两代小说的不同特点及其所吸引的不同读者群的分析,明确地指出了小说创作要依靠和凭借多数人能够接受的道理.小说创作要适俗,其它的文学样式同样如此.柳永词之所以能"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它的"适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中,以诗歌入小说的现象由来已久.明代学者胡应麟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他收集了大量小说中之诗歌,并以唐人传奇中之诗歌为中心,对历代小说中之诗歌进行悉心体味,归纳总结,认为小说中之诗歌有渲染意境、以资娱乐等作用,同时提出小说中之诗歌创作应态度审慎,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19.
用"短"来表示"拦截"义在很多方言中都有体现,但"短"何以有"拦截"之义却少有人论及;除此之外,一些地区方言中还有表示"追赶"义的"断",其本字亦未可知。通过文献论证,考证出表示"拦截"义的"短"本字当为"断",其"拦截"义源于"断"之"截断"义;而方言中表示"追赶"义的"断"当是"追"的记音字。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的主题解读历来是多重的,本文就从传统文化角度入手,以“度”这个关键词为核心,深层挖掘了小说《长恨歌》中传统思想在各个方面的体现,认为“贵和尚中”的中和之“度”是作者在该小说中体现出的一个潜在的思想,并从审美层面、人事层面及城市摹写三个层面,层层递进地举例分析这种“度”之体现,从而试图阐释在王安忆的小说中这一文化潜意识的流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