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苏轼的诗歌中有一百二十多首有序言,其诗序的实质就是直接以“文”的形式作为“诗”的一部分,就是“以文为诗”。苏轼的诗序内容丰富、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诗序与诗歌正文在内容、用韵、意蕴、风格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有在诗歌整体中,超越诗序与诗歌正文的内容意义与审美风格才会呈现出来,诗序只有在诗歌整体中才能实现其价值与功用的最大化。“文”成为“诗”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苏轼就这样以诗序的形式对“以文为诗”作出了发展。而苏轼笔下的诗序之所以有如此风貌,既根源于宋代的文化思潮,也是苏轼精神主体之彰显、内在素质自然流露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题画诗共计157首,内容丰富。这些诗不仅反映出苏轼其诗画理论观、艺术观,其实也让我们窥见了文人生活的一个侧面,看到宋代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人生——高雅的艺术爱好;平凡的交际应酬;以及宋代文人的进取精神与趋于平实的审美风貌。题画诗是文人感受世界的媒介,是文人交际往来的媒介,亦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相似文献   

3.
苏轼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而其中的子由诗占了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情感真挚,内容丰富,通过对苏轼子由诗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苏轼的个人思想,以及这些诗歌中表达出的他与弟弟子由的深厚感情.这类诗歌或抒发人生哲理,或追忆兄弟幼时的相处时光,或嗟叹分别的哀愁,或记录自己见到的人世民俗."子由诗"中有的借寄子由之名抒发自己对社会政治的不满,有的体现了苏轼旷达的人格,更有些诗歌尽管是描写兄弟之间的情意,却深刻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他在这种政治浪潮下的无奈,体现出了苏轼作为一代文豪的毫放情怀.  相似文献   

4.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大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方面有杰出的成就。尤其是他的诗歌更是自成一体,成为宋代诗歌的冠冕。今存苏诗近二千七百余首,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苏轼的诗风,主要以豪放、旷达和清雄著称。豪放恣肆的风格贯穿了苏轼的一生。但一个伟大作家的艺术风格往往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化,特别是象苏轼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经历丰富,才气横溢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诗风不可能是单一的。认真研读苏诗之后,我们会发现:在苏轼纵横四十余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除了豪放雄迈的大量诗作外,还创作了相当数量具有平淡古朴风格的作…  相似文献   

5.
宋代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讲究理趣,这一时代审美风尚在苏轼诗歌创作中得到比较集中的体现。苏轼的诗歌具有两大特征:一是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索;二是充满禅趣。因此,苏轼的诗词,情与理完美统一,理与趣相互交融,使宋代诗歌达到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6.
宋代诗人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苏轼。苏轼诗歌体现出对儒家文化的精诚实践、对道家文化的个性诠释以及对北宋书画文化的彰显,由此形成了苏诗的文化底蕴特点。  相似文献   

7.
古代诗歌语言凝练,一词一句即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甚至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其中,以动词为最。
  诗歌中动词,对诗歌的表现,可分为三个层次:首为表现动态,第二为体现并强调变化过程,第三为深刻反映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苏轼很早就接受了在宋代已广为流传的南宗禅思想,并在诗文中也有表现。苏轼被贬岭南后,与南宗禅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他拜谒南宗禅祖庭,开始频繁地与南宗禅领袖人物交往,接受了南宗禅思想,并以此作为自己在贬谪之地的精神支柱及精神归宿。南宗禅思想对苏轼生活态度及生活方式产生极大影响,并且反映在苏轼创作之中,苏轼在岭南诗歌中推出了一个饱含宗教和哲学意味的意向:曹溪水。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教材第六册选编了宋代词人苏轼和柳永的代表作各一首(即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苏轼和柳水分别为宋代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其词作的文学风格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鲜明特色。从这两首词作入手,深入细致地研讨文学风格与作家个性的关系,对于指导学生欣赏和领会包括古代诗歌在内的各类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是很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苏轼一向被认为是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他长达四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以及大量的散文作品。创作时间之长,作品数量之富,在宋代作家中首屈一指。因此,探讨和研究苏轼的创作分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苏轼文学创作的理解。事实上,对苏轼创作进行分期,自宋代以来大有人在。分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苏轼《和陶诗》作于扬州、惠州、儋州三个时期,共一百多首。以清人王文诰"和韵"与"和意"说为视角,《和陶诗》可分为用陶韵复和陶意的诗歌、只用陶韵而抒己怀的诗歌及改陶韵的诗歌三类。苏轼的《和陶诗》不仅丰富了其个人的诗歌创作,而且经由苏轼和陶,其门人及时人多有仿效,和陶在宋代蔚然成风,绵延至元明清而不绝,和陶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苏轼《和陶诗》作于扬州、惠州、儋州三个时期,共一百多首。以清人王文诰“和韵”与“和意”说为视角,《和陶诗》可分为用陶韵复和陶意的诗歌、只用陶韵而抒己怀的诗歌及改陶韵的诗歌三类。苏轼的《和陶诗》不仅丰富了其个人的诗歌创作,而且经由苏轼和陶,其门人及时人多有仿效,和陶在宋代蔚然成风,绵延至元明清而不绝,和陶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苏轼诗歌对整个金代文学影响颇深,文人作诗"大旨不出苏黄之外"。金元之际,"遗山接眉山",一代宗匠元好问在肯定苏轼诗歌的卓越成就之余,对其"俳谐怒骂""为风俗所移"之弊进行了指正。他的作品在诗风、诗理、诗句三方面表现出对苏诗的自觉承传,并通过复归传统雅正格调、革新长篇歌行体裁、注入历史反思精神完成对苏诗的发展,从而诠释了《论诗三十首》中雄浑、雅正、自然、创新等诗学主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现存诗歌143首,其诗歌用韵可归纳系联出24个韵部,基本上与王力先生考证的宋代音系相吻合。辛弃疾诗歌用韵情况对于全面考察宋代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对苏轼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也直接表现在诗歌创作上。通过对苏轼诗语出白居易诗歌的分析,从苏轼对白居易诗歌的受容与警惕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苏轼诗风与白居易的联系以及苏轼晚期诗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苏轼这首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人们常把此诗和《吴中田妇吟》《乡村五绝》等诗放在一起,作为一组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歌。就这么一首诗,解放几十年来,人们评价起来并不一致。当说到苏轼诗歌的人民性时,就在这首诗里分析诗人如何表现劳动人民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受压迫的苦难生活。当说到作者反对王安石变法时,又从这首诗里分析诗人  相似文献   

17.
文章用苏轼三首具有代表性的茶诗反观宋代茶文化的特点,,宋代茶文化的反叛与延续的双重性,使宋代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史中独树一帜。延续性在于宋代茶馆文化传承前代茶馆文化的血脉,为中国茶馆文化定型,对后世茶馆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禅宗在宋代空前发展,文人与它的联系颇为紧密。禅宗不仅深入影响到了苏轼的生活态度,它的幽默特色及思维方式都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诗人的创作理念中。从表现方式,意象特色上对苏轼诗歌尤其是贬谪诗的谐谑特色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诗歌本源于性情,性情个人有千面.在苏轼的诗歌中,竹诗不下百首.苏轼对竹了解甚多,感情至深.竹象征着诗人虽饱受忧患却保持傲骨劲节的倔强性格,竹又象征着诗人浑朴豪放的坦荡胸怀.本文从苏轼的几首竹诗说起,探寻苏轼与竹的不解之缘,揭示竹诗背后诗人旷达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王芳芳 《教师》2010,(29):123-123
诗歌本源于性情,性情个人有千面。在苏轼的诗歌中,竹诗不下百首。苏轼对竹了解甚多,感情至深。竹象征着诗人虽饱受忧患却保持傲骨劲节的倔强性格,竹又象征着诗人浑朴豪放的坦荡胸怀。本文从苏轼的几首竹诗说起,探寻苏轼与竹的不解之缘.揭示竹诗背后诗人旷达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